貼餑餑熬小魚(貼餑餑熬)

貼餑餑熬小魚

貼餑餑熬一般指本詞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 分類
  • 口味
  • 主要食材
菜品介紹,傳說,製作方法,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營養分析,

菜品介紹

餑餑焦面
貼餑餑熬小魚
貼餑餑熬小魚

傳說

貼餑餑熬小魚
貼餑餑熬小魚

製作方法

方法一

原料:玉米面2000克、玉米面酵面750克、小雜魚2500克、麵粉150克、花生油1500克、蔥末100克、醬油250克、
精鹽12.5克、濕澱粉100克、醋75克、薑片25克、蒜瓣25克、鹼面5克、八角5瓣。
做法:1.玉米面加入玉米面酵面,鹼面及清水1600克和成軟硬適度的麵團,放置餳面10分鐘;
2.餳好的麵團揪成25個劑子逐個用雙手來回搓,摔打至表面光滑,製成長6.5厘米、寬3.2厘米、厚1.2厘米的餑餑生坯;
貼餑餑熬小魚(貼餑餑熬)
貼餑餑熬小魚
3.小雜魚洗淨後滾勻麵粉;
4.鍋置旺火上,加入花生油燒至八九成熱,下入滾好麵粉的小雜魚,炸至硬挺,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5.尖底大鐵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75克,燒熱後放入八角炸出香味,再下入蔥末、薑片炸幾下,之後放入炸小雜魚,加入醬油、醋、精鹽、清水3500克,蓋鍋蓋,燒沸後將制好的餑餑生坯逐個貼在鍋沿四周,蓋上用高粱桿皮編織的蓋簾,上面蒙嚴濕布,先用中火燒煮10分鐘,再用微火燒5分鐘,再用中火,用濕澱粉勾芡,將小魚連湯盛出,再用鐵鏟將餑餑鏟下來,裝盤與魚一起上桌即可。

方法二

許多人談到“貼餑餑熬小魚”都是兩次起鍋分制而成,而天津蘆台農村一帶,都是一次用鍋而成,所以都這樣稱呼。“今天你家作什麼吃?”答:“貼餑餑熬小魚”。現在餐館街頭很少製作,一般都是農家自做,恐怕住在都市的人們難以吃到正宗的貼餑餑熬小魚。
製法:(1)灶具:6印雙邊鍋,鍋台與地面高70厘米,灶膛離鍋底約35厘米,砌磚而成,專適用燒柴草等。鍋蓋用細高梁桿串制而成,也可用木、鋁鍋蓋,但風味不佳。
貼餑餑熬小魚(貼餑餑熬)
貼餑餑熬小魚
(2)玉米面的合面方法:一般加適量的黃豆面(也可不加),放入盆內加開水燙,用筷攪均,稍涼把麵團合滋潤,軟硬適量,不粘手,不流為好。待用。
(3)把活小魚提前養生,吐掉髒物,然後用手擠出內臟,洗淨,控出水分。
(4)把幾種調料調成合汁。鍋內放大油燒熱,把小魚兩面煎成上色,再烹入混合汁,嘗好口,汁水漫過小魚為度,鍋加熱燒開,把玉米面分成10等從,每份100克,用兩掌上下對貼成形後貼入鍋內,鍋一定要熱,不然就滑下去了。一般常用鍋不需擦油,再用小火燒3刻鐘左右即成。
特點:獨具一格,一鍋成熟,用柴木慢燒,揭開蒙有濕布高粱桿的農家自做鍋蓋,熱氣騰騰,香味撲鼻,餑餑上面暄軟,底面成黃嘎,嚼之脆香,小魚滋味鮮美,連魚頭都是“到口酥”。因魚糧同一鍋,香味混合,故餑餑滲有魚鮮味,小魚透出玉米清香,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方法三

製做貼餑餑熬小魚,魚要選擇個頭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鱗小鯽魚,肉嫩刺軟。棒子麵是當年的新鮮糧食。農家用的大鍋燒熱後,鍋底熬魚,鍋幫四周轉著貼滿餑餑。柴禾不能燒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溫火把作料靠淨。到時一揭鍋蓋,香味四溢。餑餑出鍋,黃燦燦的結著一層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著熬小魚,連魚刺都不用吐出。
原料:(制25份)新玉米面2000克、八角5瓣、精鹽12。5克、姜25克、鹼面5克、醬油250克、小雜魚2500克、醋75克、淨蔥100克、麵粉150克、玉米面酵面750克、蒜25克、花生油1500克(實耗350克)、濕澱粉100克
製作:將尖底大鍋置於旺火上,倒入花生油(75克),燒熱後,先下八角,將其炸出香味,再將蔥、姜、蒜下入。見蔥花炸呈金黃色時,下入小魚,用醬油、醋烹。下入精鹽,倒入清水(3500克),蓋上鍋蓋。當湯燒開時,將制好的餑餑生坯逐一貼在鍋沿四周,蓋上用高粱桿皮編成的蓋簾,上面蒙嚴濕布,並將鍋移置中火上。10分鐘後,將鍋移至微火上,燒5分鐘左右,再將鍋放回中火,在魚湯中淋入濕澱粉,勾上薄芡,將小魚連湯盛入25隻碟內,即可與餑餑同食。

營養分析

餑餑用的是玉米面,玉米面的蛋白質屬於不完全蛋白質,其中所含的人體必需胺基酸不但數量少,而且品種不全。 魚蛋白質則是優質的完全蛋白質,如果與貼餑餑同時吃,可以補充玉米面中蛋白質含量的不足和缺少的胺基酸,提高膳食中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