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環境,經濟概況,社會事業,主要景點,天師故里避暑山莊,徐州珠山景區張天師銅像,藥盒子,費樓大橋,費樓國小,地理位置,
地理環境
費樓屬平原地區,無特殊地形地貌,地質條件較好,多為粘土,地面高程
在43.0-43.4之間。建築為7度防震。費樓處於北溫帶,四季分明,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年平均氣溫為13.8℃,年降雨量732.8mm。多年來沒有自然災害。
經濟概況
費樓的農業和林業和養殖業相對該村的其他產業算是發展得比較好。農業以種植棉花、花生為主;林業以種植梨和蘋果出名,且在村中有一片林地。農業總 產值占全村總產值的比例不高,相對來說,林業總產值更為可觀。該村沒有第二和第三產業。居民平均年收入為2800,超過萬元的占30%;每月平均生活費絕大多數都在300元以下,極少在600元以上;家庭儲蓄多在5000以下;家庭收入多數農民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部分居民主要用於蓋新房和孩子的教育。為了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居民都購買了水泵、拖拉機、貨車、農機等農機具;為了滿足生活的需要,居民還購買了很多耐用消費品。
費樓以的省級豐黃路(豐縣-黃口),是主要的對外交通道路,村到鎮、村到村已基本普及灰黑公路,交通較為便利。村子的規劃很規整,村內有東西向道路13條,長500m.其中有4條是14m寬的大街;南北向道路5條,長400m,寬12m。這樣的布局不僅交通方便,而且住房的排列也很規整。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費樓村向東通往劉王樓(華王線X306)的主幹道於2007年開始修建標準柏油路,於2008年正式使用,現在路寬了,村民的“路”也寬了。
社會事業
村內已經通電、自來水、有線電視等。其中,村內無污水管線、熱力、燃氣設施。村民主要依靠柴草、煤球等。村內垃圾處理多依靠自行收集發酵(發酵後轉化為肥料)以及燒毀等手段,無垃圾收集站點。村內垃圾及生活垃圾污染嚴重,致使水質較差。村內的水質有嚴重的污染。村內無污水處理管線,居民以明溝方式排向村內水塘。
費樓村村內多為平房與庭院相結合的居住形式。多數住宅為10多年的平房,部分經濟條件較好的村民居住二層樓房。其中房屋加庭院約有200平方米左右。庭院內以及室內環境相對較差,布置雜亂,且無衛生設施,院內大多數有垃圾、雜務以及家禽、家畜等。包括設施極其簡易的廁所。多數房屋條件和狀況較差, 需要改建和完善。
主要景點
天師故里避暑山莊
天師故里避暑山莊位於天師府原址附近,是費樓村靠近苗河的小漁村,是一道亮麗風景線。
徐州珠山景區張天師銅像
2013年7月,全國最大的張天師銅像落戶徐州珠山景區,9.3米高,重13.5噸的張道陵銅像矗立在珠山景區的半山腰,立於珠山瀑布的源頭,近10米高的張道陵像在天師瀑布上端亮相後,立即引起遊客的關注,成為徐州珠山景區又一個引人矚目的焦點景觀。
據市重點辦工程處工作人員介紹說,張道陵像為銅質,重13.5噸,高9.3米,混凝土基座高1.6米。為把雕像運到半山腰,施工人員先在地面上鋪上枕木,在枕木上又鋪上鋼管,在鋼管上做了一個架子,把塑像放在架子上,用卷揚機在前面緩緩拉動,前進幾米後,再抽調後面的枕木和鋼管鋪到前面去。工作人員說近20名安裝工人,用了22天,才從山腳下運到五斗瀑布上端,沿著創教路運到五斗瀑布上端後,又用鉸鏈、滑輪等,讓雕像立起來。
作為我市首個以道教文化為核心的景區,珠山景區內多個景觀打造道教文化旅遊勝地,傳遞著濃郁的文化底蘊。以徐州豐縣籍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仙路歷程(得道、修煉、鬥法、立教、升天)為主線,設有鶴鳴台、百草壇、天師廣場、創教路、天師嶺等景點,來展示道家文化。(圖文/王平 公元2013年4月)
藥盒子
“藥盒子”是地名而非物名。其位於豐縣宋樓鎮費樓村的莊前,是一個典型的毫無規則的大土坑,土坑的形成有個典故:天師張道陵祖居於費樓村,自幼在此讀書學習,修身參道。外出遊歷後,在四川鶴鳴山中得道成仙,成為世人供奉的神仙,因而與他相關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成了帶有仙氣的聖物。張道陵成仙之後,家鄉人凡患病有疾者,便到他的舊居前撮把土,帶回去煎水服用,以為能治百病。在張道陵生活的那個時代,乃至以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對於封建迷信的人們是非常篤信的。
從地名學的科學角度論斷,“藥盒子”一名的形成也有它的科學依據。地名學認為:就具體的地名來說,每一個地名都是人們對地理環境中具有特定位置、範圍及形態性的地方給予的共同約定的語言代號。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地名,只有那些對人們有一定影響,且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可辨形態、方位特徵的地方,才有可能被授予名稱。地名除具有語言性、地理性、民族性、相對穩定性等特性外,更重要的還具有社會性。地名是社會的共同創造,雖然地名形成的初期往往是由少數人提出的,但當它為社會所公認,即約定俗時,它就具有了交流性和慣用性。從語言學和民俗學的角度分析,人們為了給地理實體起個更為通俗、明確而又形象的名稱,往往是不謀而合地採用一些能夠突出說明地理實體形狀、色彩、寓意以及其它特徵的字眼,極易記憶和傳送。“藥盒子”之名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形成並流傳下來的。反之,亦印證了張道陵故居之所在。加之當時醫療水準落後,百姓缺醫少藥,有病亂投醫,無力投醫者則取把神土或求把香灰之類沖劑當藥,篤信“神水”能治病。張道陵也正是靠著“仙丹”、“聖水”、“神符”之類施法傳道,擴大其影響。由於阿房村緊靠邀帝城、牛王廟,每年的廟會和集市使這一訊息越傳越遠,方圓百里的人都到這裡來“討藥方”、取“神土”,人們把這裡說成是“藥盒子”。久而久之,便被挖成了大坑,古黃河雖將這裡幾度淹沒,但屢淹屢挖,至今這裡仍是一個凹坑。事實表明,歷代口碑相傳這裡是張道陵之故里是確有根據的。
費樓大橋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費樓大橋為傳統拱形橋,大橋連線著通往劉王樓的路,那個年代河水清澈,大河向北與苗城河相通,水利資源豐富,水草縱橫,魚兒自由遊蕩,人們打魚、夏天在河裡洗澡、灌溉等,哺育了費樓的百姓。
如今費樓大橋已經更新,老的拱形橋已不復存在,確實能勾起那個年代人們的回憶。
費樓國小
原費樓國小位於村莊最西頭,現已不復存在,作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人來說,費樓國小曾在他們童年時代留下過美好的回憶。
時光荏苒,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當年的費樓90後們不再年少,有的已結婚生子,有的剛剛步入工作崗位,還在迷惘摸索。
兒時的年代,天還很藍,河還很清的,真的感謝能生長在那個年代。值得紀念的年代!(摘自《王平回憶錄》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