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戈洛溫

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戈洛溫

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戈洛溫(Фёдо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ловин,1650一1706年8月10日),俄羅斯帝國伯爵,陸軍元帥,海軍上將,西伯利亞省省長,神聖羅馬帝國伯爵,彼得一世時代的傑出活動家。尼布楚條約俄方全權代表。畢生致力於建立俄羅斯正規陸軍和海軍。著有《天球儀》一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費奧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戈洛溫
  • 外文名:Фёдо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Головин
  • 別名:費耀多羅·亞歷克塞耶維奇·戈洛文伯爵(費岳多)
  • 國籍俄羅斯帝國
  • 出生日期:1650年
  • 逝世日期:1706年8月10日
  • 職業:俄羅斯帝國陸軍元帥,海軍上將,伯爵、神聖羅馬帝國伯爵
  • 信仰東正教
  • 代表作品:《天球儀
人物生平
公主索菲婭·阿列克謝耶夫娜攝政時, 他在1685年被任命為御前大臣,出使西伯利亞以解決雅克薩戰役後的中國和俄羅斯的邊境爭端。隨行軍隊五百餘人;在行前加授布良斯克總督銜,賦予指揮西伯利亞俄軍的廣泛權力; 根據索非亞的命令,如果中國不接受談判條件,戈洛文可以不經請示對中國展開軍事行動,為此戈洛文招募了近1500哥薩克人隨行。1687年,戈洛文抵達色楞格斯克,他一方面支持噶爾丹進攻喀爾喀蒙古,一方面又直接出兵進攻布里亞特等當地蒙古部族,以鞏固俄羅斯對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的統治。1688年,戈洛文遣使前往北京,提議在色楞格斯克舉行兩國會談,中國清朝康熙帝遂派索額圖等北上,由於準噶爾與喀爾喀之間的爭戰,道途受阻,奉命折回。1689年3月戈洛文根據俄羅斯政府訓令,又派員來京,建議在尼布楚舉行兩國使臣會議。清政府表示同意。清朝大臣索額圖等銜命登程,隨帶軍隊約兩萬人,1689年7月,兩國使臣終於在尼布楚會見,展開邊界談判。9月,雙方達成一致,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戈洛文雖未能為俄國爭取到黑龍江以北至外興安嶺的土地,但是也成功保住了對貝加爾湖以東直到黑龍江流域,使其成為俄國在遠東的重要據點。 1699 年, 同中國簽訂尼布楚條約。為“ 大使團” 中位於列福特之下的第二位全權大使。
戈洛溫(左),與清朝代表簽訂尼布楚條約戈洛溫(左),與清朝代表簽訂尼布楚條約
當戈洛文返回聖彼得堡時,彼得一世已經成功地奪回政權。1695一1696年參加彼得一世指揮的亞速遠征,任亞速海俄羅斯分艦隊司令。1699年列福特死後, 他成為俄羅斯帝國海軍上將。後來任海軍衙門長官,晉升海軍元帥。1700年晉升陸軍元帥,歷任外交衙門長官、驛務衙門長官。在執政人物中占據首要地位。1702年任駐維也納大使,支持奧地利進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1月16日他成為俄羅斯第二個獲得神聖羅馬帝國伯爵稱號的官員(第一個是緬希科夫),彼得在通信中稱他為我的朋友,在他1706年死後,彼得傷感了很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