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個人經歷,出身與身份,費利斯·比特與中國,費利斯·比特與日本,
簡介
他所拍攝的風俗鏡頭、人物肖像以及亞洲與地中海地區的美麗風景與建築的全景極負盛名。比特遊覽過許多地方,並通過它的攝像鏡頭拍攝了那裡的風土人情,包括各個國家、國家人民及所經歷的事件等,這些照片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與感染力,並且被永久保存至今。比特也正是通過這樣的機會使歐洲與北美民眾對那些陌生的國度有一個深刻的印象。直到今天,比特所提供的照片仍然作為一些事件,例如1857年的印度反英民族大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等的重要資料。他也是最早通過照片來描述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即被稱為圖片新聞報導。比特同時對其他攝影師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對於日本的許多攝影師來說影響極為深刻、持久,因為比特在日本工作時還為眾多攝影師與藝術家上過課。
個人經歷
費利斯·比特(Felice A·Beato),出生於義大利的威尼斯市。作為戰地攝影記者參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戰地攝影工作,在中國北方拍攝了大量的照片,這些照片至今仍經常被各國採用。因此,比特被譽為“軍事報導攝影的先驅者之一”。
在來中國採訪之前,比特曾和另一位歐洲戰地攝影師詹姆斯·羅博頓(James Robertson)採訪過1853年爆發的克里米亞戰爭,隨後,他又徒步旅行繼續向東到印度和阿富汗進行攝影創作。有比較豐富的拍攝戰爭場面的經驗。
據國外的資料介紹,“當歐洲士兵由於中國人在鴉片戰爭之後(指1840年發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拒絕加強通商的條約而對中國人進行殘忍報復的時候,一位徒步旅行的幸運的攝影師費利斯·比特正好在場”,“……他跟隨向北京進軍的英法遠征軍,拍攝了象堡壘一般的皇城和沿途堆積屍體的一些令人難忘的悽慘照片,擔任防守任務陣亡的中國士兵,趴在一個要塞城堡上,旁邊擺著他們原始的土炮和弓弩”。
幾乎可以確定,費利斯·比特起初並不是一位攝影師,不過據說他於1851年在巴黎購買了他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鏡頭。1850年他很可能在馬爾他遇見了英國攝影師James Robertson,並且跟隨他於1851年抵達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Robertson1843年以前是在奧斯曼帝國造幣廠工作的一位雕刻師,1845年才開始從事攝影。1853年起,兩人開始在一起工作,組建了“Robertson&Beato”合夥公司,並且在那一年或者後一年1854年Robertson在君士坦丁堡的Pera開辦了一家攝影室。Beato的兄弟Antonio與他們倆共同參加了一支攝影探險隊。1854年或1856年時他們一行人到達馬爾他,1857年到達希臘和耶路撒冷。在1850年代,許多的電影的攝影都標註了“Robertson&Beato and Co.”的標記,人們普遍猜測其中的“and Co.”提到了Antonio。
出身與身份
由於比特的許多照片簽名並不一致,有“Felice Antonio Beato”和“Felice A. Beato”兩種。這樣就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發生,就是這一位攝影師不知緣何能夠在同一時間卻在相隔甚遠的兩地:埃及與日本拍攝照片。於是就有人猜測有位攝影師是否冒用了比特的簽名。不過在1983年,Italo Zannier所展示的東西顯示,“Felice Antonio Beato”這一簽名表明是一對兄弟:“Felice Beato”和“Antonio Beato”,他們有時在一起工作,分享同一個簽名,這些由於簽名而引發的混淆更是持續地導致了諸多問題的產生,從而難以辨認所謂兩位攝影師中哪一位才是某張照片的真正拍攝者。
費利斯·比特與中國
比特在中國活動的時間只有一年光景。但留下了很多有歷史價值的作品。如直接表現殘酷戰爭現場的《失陷的大沽炮台》(1860年8月攝),報導英法聯軍侵華活動的《聯軍占領下的廣州鎮海樓》(1860年4月攝)、《北京聯軍駐地》(1860年10月攝),和表現中國城廓和古建築的照片《北京城牆的東北角》、《安定門附近的雍和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