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

1854年

1854年中國傳統紀年年號是清文宗鹹豐四年,劉麗川天運二年,越南嗣德七年,日本嘉永七年,甲寅年(虎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854年
大事記,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出生,逝世,歷史記載,

大事記

一月

1月20日(十二月二十二日)上海美領事向美商宣布上海為自由港。
1月23日(十二月二十五日)沙皇尼古拉一世批准東西伯利亞總督提出的“武裝航行黑龍江”計畫。
1月27日(十二月二十九日)美公使馬沙利離廣州回國。

二月

2月6日(正月九日)上海江海關移設蘇州河北。
2月13日(正月十六日)英外相以《南京條約》簽訂滿12年,指示英公使包令向中國提出修約要求:中國全境開放,外國公使駐京,長江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
2月15日(正月十八日)上海美國領事正式在租界豎旗。

三月

3月6日(二月八日)上海美船入口,艇內私載軍火,中國水師巡船逐其水手。
3月13日(二月十五日)新任駐華美公使麥蓮到達香港。
3月21日(二月二十三日)上海美軍艦抓捕中國巡船。
3月23日(二月二十五日)清政府開始鑄當百,當五百,當千大錢。
3月31日(三月三日)美國與日本代表於神奈川簽訂《日美親善條約》,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被動搖。

四月

4月6日(三月九日)兩廣總督葉名琛拒絕會見美公使麥蓮。
4月13日(三月十六日)英國新任駐華公使兼香港總督包令到達香港。
4月15日(三月十八日)包令會晤美公使麥蓮,建議共同行動。
4月25日(三月二十八日)包令再次致書葉名琛要求會晤,被拒。
4月29日(四月三日)美公使麥蓮自香港到上海。

五月

5月1日(四月五日)上海英領事阿禮國提出施行海關稅務司制。
5月2日(四月六日)諭令將直隸查獲的法國傳教士孟鎮升解回廣東。
5月3日(四月七日)美公使麥蓮會晤江蘇布政使吉爾杭阿、蘇松太道吳健彰,聲明無助“賊”之心。並要求兩江總督接晤,否則派人前往天津投文。
5月7日(四月十一日)葉名琛預定在廣州洋行接見英公使包令,包令拒絕,堅持在城內官署會晤。
5月8日(四月十二日)美國務院訓令麥蓮,支持英國修約要求。
5月9日(四月十三日)英、法、美抗議中國在上海附近設立內地海關。
5月12日(四月十六日)美公使麥蓮照會兩江總督怡良,要求會晤,並投遞國書。
5月30日(五月四日)穆拉維約夫率艦船75艘,運載哥薩克兵千名,闖入黑龍江。

六月

6月8日(五月十三日)英公使包令自香港到上海,進行修約交涉。
6月15日(五月二十日)①上海英兵槍傷潮勇4人。②美、英、法三國領事會議,協商代清軍收復上海。(時上海被小刀會起義占領)
6月21日(五月二十六日)①美公使麥蓮在崑山會晤兩江總督怡良,要求長江通商,修改條約。②上海中英兵勇衝突,包令強迫巡撫許乃釗謝罪。
6月22日(五月二十七日)江蘇巡撫許乃釗照會英公使謝罪。
6月23日(五月二十八日)諭葉名琛,防範英美修約要求。
6月24日(五月二十九日)俄船由黑龍江東駛。詔命密為防範。
6月29日(六月五日)①蘇松太道兼江海關監督吳健彰與英、美、法領事商定上海江海關章程。②美水師提督柏理自日本派艦赴台灣基隆調查煤礦。

七月

7月3日(六月九日)英公使包令於上海會晤江蘇巡撫許乃釗,要求蘇州通商,廣州進城,修改條約。
7月5日(六月十一日)①廣東省天地會首領陳開在佛山起義。②英、法、美三國駐上海領事公布《上海英法美租地章程》,規定在租界內設巡捕、徵稅。
7月7日(六月十三日)以吉爾杭阿代許乃釗為江蘇巡撫
7月9日(六月十五日)俄船抵黑龍江口廟街。
7月11日(六月十七日)上海租界成立工部局。蘇松太道吳健彰以通夷養賊罪,被革職拿問。
7月12日(六月十八日)上海新海關正式建立,由美、英、法三國人擔任海關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國海關落入外國資本主義手中。
7月15日(六月二十一日)英公使包令為廣州入城及修約事,照會兩江總督怡良,要求面商。遭拒絕。
7月21日(六月二十七日)清政府始鑄鋁錢。
7月25日(七月一日)英公使包令、美公使麥蓮與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等於上海會晤,吉允將其要求酌量奏聞。

八月

8月8日(七月十五日)兩江總督怡良奏,英美二國使臣擬同赴天津。詔命仍回廣東。並命葉名琛設法開導,諭以堅守成約,斷不容妄有要求。
8月14日(七月二十一日)英公使包令會晤閩浙總督王懿德,要求修約。
8月26日(閏七月三日)英政府取消1853年9月7日至1854年2月9日上海英商所具關稅稅單。
8月28日(閏七月五日)英、美、法三國公使會於香港,協商修約問題。

九月

9月4日(閏七月十二日)英法軍艦進攻黑龍江口,為俄軍所敗。
9月29日(八月八日)三國公使相繼到上海。

十月

10月3日(八月十二日)江蘇巡撫吉爾杭阿再與英、法、美三公使會晤,命回廣州,三國堅持赴津申訴。
10月15日(八月二十四日)①英、法、美三國代表達到白河,要求到天津修約,被拒。②鹹豐帝命長蘆鹽政文謙、天津總兵雙銳、直隸總督桂良嚴備密防,不可稍涉張皇,並命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籌撫馭之方。吉爾杭阿奏請欽派重臣,妥辦三國修約之事。奉旨申斥。
10月18日(八月二十七日)①長蘆鹽政文謙等接見英美通事麥華陀、伯駕,不允修約。②諭文謙等多方防備。
10月20日(八月二十九日)命直隸總督桂良前往天津,並派前任長蘆鹽政崇綸交桂良差遣。
10月21日(八月三十日)英、美通事麥華陀、伯駕三晤文謙,提交修約節略。
10月26日(九月五日)文謙照復麥華陀等,要求其仍回五口地方,由辦理各國商務欽差大臣查辦。
10月28日(九月七日)麥華陀照會文謙,堅持在津等候北京諭旨。
10月30日(九月九日)中俄東北邊界問題談判開始。

十一月

11月3日(九月十三日)包令、麥蓮於大沽會晤崇綸,提交修約說帖。
11月5日(九月十五日)密諭崇綸對英、美要求,一概駁回。
11月8日(九月十八日)崇綸等照會英、美公使,指駁其說帖。二公使立即復駁。
11月10日(九月二十日)①英、美公使修約不成南返。②上海租界召開納稅外國人大會。
11月19日(九月二十九日)美公使麥蓮上書國務院,建議美國總統致書中國皇帝要求修約,並派海軍前來,必要時與英法軍艦封鎖白河、長江、閩江、黃浦江。英公使包令離上海回香港。
11月27日(十月八日)美公使麥蓮二次會晤江蘇巡撫吉爾杭阿,不果後,離上海回廣州。

十二月

12月5日(十月十六日)法公使布爾布隆離上海回廣州。
12月7日(十月十八日)葉名琛請求英國海軍助剿太平軍,為香港總督包令所拒。

出生

1月8日——嚴復,《天演論》譯著者。(1921年逝世)
7月25日——孝哲毅皇后,清朝皇后。(1875年逝世)
10月16日——①考茨基德國社會主義活動家。(1938年逝世)

逝世

7月7日——歐姆德國物理學家,逝世於慕尼黑1787年出生)

歷史記載

太平軍增援北伐
鹹豐四年(1854)正月和四月,太平天國兩次派軍增援北伐。先是,鹹豐三年冬,北伐軍攻天津受阻,屯兵靜海、獨流一帶,派人回天京請援。次年正月初七日,東王楊秀清派夏官正丞相黃生才、夏官副丞相陳仕保、夏官又副丞相曾立昌與冬官副丞相許宗揚等率部自安慶出發,增援北伐軍。一路經安徽、河南、江蘇進入山東。途中,北伐援軍不斷擴大隊伍,吸收了大量起義農民、貧民及失業者。三月初,包圍運河邊工商業重鎮臨清。清山東巡撫張亮基、勝保及其先遣將軍善祿等急忙增援臨清。北伐援軍擊敗張亮基、善祿等,於當月十五日攻占臨清,清軍逃出臨清時,將城中糧草全部焚毀,使北伐援軍無以為食。隨即勝保及新任山東巡撫崇恩又包圍臨清,斷絕了城中一切接濟。北伐援軍補給困難,部分新兵軍心渙散,譁變、逃跑事件時有發生,乃於二十一日撤出臨清,擬北上阜城。沿途新附者不聽指揮,相率南行,清軍乘機截擊,北伐援軍損失嚴重,二十七日退至清水鎮。四月初一南退冠縣,又遭地方團練及勝保馬隊前後夾擊,新附者狂奔,全軍潰敗,遂由江蘇豐縣策馬涉舊黃河,淤泥陷馬蹄,除兩千多人渡河南下外,其餘全部殉難。曾立昌躍馬跳河死,黃生才在冠縣孔家集被俘,死於游擊。渡河部隊轉戰鳳台展溝集,陳仕保戰死,許宗揚逃回天京,被收入東牢。隨後,太平天國又派燕王秦日綱領兵第二次北援,但剛到舒城,就兵敗折回。此後,太平軍主力既要對付圍困天京的江南、江北大營,又要分兵於西戰場與湘軍激戰,故再無能力組織北伐援軍,實際上等於放棄了北伐部隊。
靖港激戰
鹹豐四年(1854)四月,太平軍在湖南靖港大敗湘軍。是年正月,太平軍西征進入湖南,連克岳州、湘陰,二月初九日攻克靖港,旋取寧鄉。曾國藩率湘軍反撲,太平軍在寧鄉、靖港作戰失利,撤回湖北。湘軍乘勢攻勢攻陷岳州,準備兼程東下,援救武昌,太平軍重新集結兵力組織反攻,再度挺進湖南。三月初十日,太平軍重占岳州,二十五日擊敗湘軍水陸師,再克靖港,且以林紹璋部間道取湘潭,擬南北夾攻長沙。曾國藩為解長沙之危,派兵反撲湘潭,並親自率領水師戰船四十隻,陸師八百人於四月初二日進攻靖港。太平軍以猛烈炮火轟擊湘軍水師。曾國藩以水急風利,派人於兩岸以纜繩牽舟緩行。太平軍出隊殲其牽纜之人,復以小划艇二百餘只進逼敵船,乘風縱火,大敗湘軍水師,焚其戰船之一。陸路湘軍亦被太平軍擊潰。曾國藩損兵折將,愧恨交加,在靖港對岸銅官渚投水尋死,為其手下所救。
湘潭激戰
鹹豐四年(1854)四月,太平軍西征軍隊在湖南湘潭為湘軍所敗。先是,三月初十日,西征軍再克岳州。二十七日,林紹璋率部間道攻取湘潭,擬南北夾攻長沙,曾國藩於二十八日派副將塔齊布率湘軍陸師進犯湘潭,復以湘軍水師總統褚汝航率炮船助戰,所用大炮為英、美洋鐵炮,遠校土炮精利。四月初一日,湘軍水陸並進,猛攻湘潭。太平軍主將林紹璋指揮不當,內部不和,水師系臨時以民船組成,戰鬥力較弱,致使作戰失利。初三、初四兩日,太平軍陸路、水師接連受挫,初五日被迫自湘潭撤退,是役太平軍前後水陸十戰皆敗,陣亡萬餘人,潰散亦以萬計,船隻被毀者近兩千艘。林紹璋因此被革職,久未起用。湘潭之戰後,太平軍再次撤出湖南。湘軍則長驅東下,直犯江西九江。從此太平軍不得不以重兵對付湘軍,不能再行支援北伐。
英、美、法開始第一次“修約”活動
鹹豐四年(1854)四月,英國駐華公使包令,聯合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美國公使麥蓮到達廣州,藉口《望廈條約》中有關於十二年後變通貿易條款之規定,根據“最惠國待遇”,今《南京條約》已屆滿十二年,應予修改,故致函清辦理外交事務大臣、兩廣總督葉名琛,全面提出修約要求,主要內容有:中國全境開放通商,鴉片貿易合法化,廢除進出口貨物子口稅,外國公使駐京。另外,美國公使提出:要在長江流域及其支流的任何口岸城市及港灣進行貿易,美國人可以進入中國內地任何地區貿易、傳教、居住,並取得租賃、建築的自由;法使除提出類似要求外,還要求釋放非法潛入陝西從事間諜活動而被捕的法國傳教士。顯然,這些修約內容,早已遠遠超出對某些貿易條款“稍有變通”範圍,而是企圖再次強加給清政府一個比《南京條約》等更為廣泛的不平等條約。對此,葉名琛當然不敢冒然答覆,只得採取拒不接見,避不回答的辦法。五月,包令與麥蓮到崑山面見兩江總督怡良,採取威逼利誘手段,再次提出修約要求,並揚言要到天津辦理交涉。怡良仍採取敷衍辦法,藉口辦理外交為兩廣總督職責,要他們回廣州商辦。七月,英、法、美三國公使串通一氣,又一次向葉名琛要求修約。葉名琛仍抱著“接觸愈少,麻煩愈小”的宗旨不予接見,並向鹹豐帝建議,對付外國人的辦法,“惟有相機開導,設法羈縻”。三國公使再次廣州碰壁後,八月回到上海,利用江蘇巡撫吉爾杭阿勸鹹豐帝“允其所請”,未被採納。九月,英、美公使率兵船北上大沽口,要求到天津修約。清政府深恐侵略者藉機尋釁,不願在近畿重地談判,乃派長蘆鹽政文謙與前任長蘆鹽政崇倫前往聽取英、美公使意見,要求他們仍回廣州交涉。英、美公使提出了更為廣泛的修約要求,並以修約不成,即要發動戰爭相威脅。最後,鹹豐帝僅同意減免外商所欠上海關稅和廣東茶稅,其餘一概不準。侵略者雖欲以武力達到目的,終因兵力不足,未敢妄動,只得於十月南返。第一次“修約”活動宣告失敗。
外國人控制上海海關
鹹豐四年(1854)六月,上海海關落入外國人掌握之中。先是,鹹豐三年八月,上海小刀會起義搗毀上海海關。外國侵略者藉口代徵稅金,於八月初七日奪取上海海關管理權。次年六月初五日,清上海道吳健彰與英、法、美三國領事商定《上海海關章程》。根據這一協定,六月十八日,由英、法、美三國領事分別推舉英國人威妥瑪、法國人斯密司和美國人卡爾為委員,正式成立“上海海關稅務管理委員會”,由威妥瑪總負責。鹹豐八年威妥瑪去職,由曾任英國駐上海領事館職員的李泰國接任。
第二次田家鎮激戰
鹹豐四年(1854)十月,太平軍西征部隊在湖北田家鎮與湘軍大戰失利,損失嚴重。是年八月,太平軍石鳳魁、黃再興部自武昌撤出,退守田家鎮,與奉命來援的秦日綱部匯合,自田家鎮至蘄州,沿長江北岸建土城四十里,又從田家鎮橫跨半壁山江面安設鐵鎖,並於半壁山上建營壘五座,引水為濠,嚴密布防。十月,湘軍大舉來來犯,攻勢甚猛。初四日,秦日綱與湘軍道員羅澤南、知州李續賓部大戰於半壁山,先勝後敗,傷亡數千。適韋志俊、石鎮侖、韋以德等千餘將士戰死,被迫退回。十月十三日,參將楊載福、同知彭玉麟所部湘軍水師以烘爐大斧斫斷攔江鐵鎖,自江面進攻太平軍水師。太平軍水師敗走武穴。湘軍隨後追殺,水師於江面縱火,陸師在南岸助攻,燒毀太平軍船隻約三千號。十四日晨,秦日綱、韋志俊等率部自田家鎮東向退至黃海。
沙俄穆拉維約夫武裝航行黑龍江
鹹豐四年至鹹豐七年(1854-1857),穆拉維約夫不顧清政府抗議,先後四次派遣船隻,運載大批侵略軍非法闖入黑龍江。道光二十七年八月,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狂熱的擴張主義分子穆拉維約夫為東西伯利亞的總督,授意其放手侵占中國黑龍江地區。鹹豐三年十月底,穆拉維約夫根據駐北京的俄國東正教大祭司巴拉第提供的關於中國事態的詳細情報,制定了旨在侵占黑龍江北岸的所謂武裝“航行”黑龍江計畫,即利用清政府忙於鎮壓太平天國,東北邊境兵少糧缺,各路無防之機,開闢黑龍江航線。沙俄政府特別傳言批准了穆拉維約夫這一計畫,並授權其與中國談判中俄東段邊界問題。鹹豐四年四月三十日,穆拉維約夫第一次派遣船隻非法在黑龍江上武裝航行。鹹豐六年十二月,沙俄悍然宣布成立以廟街為中心的所謂“濱海省”,明目張胆地將黑龍江下游劃入該省轄區。鹹豐七年閏五月十六日,穆拉維約夫又發布命令,宣布在黑龍江北岸建立“阿穆爾防線”,將這一地區分別置於該防線的第一、第二軍分區控制之下。到鹹豐七年十一月,沙俄在黑龍江北岸從上游到中下游建立起許多軍人“村屯”,派兵把守,並讓俄國人“移民”屯墾,企圖在軍事強占的情況下,造成既成事實,脅迫清政府認可,達到其侵占黑龍江流域的目的。
湖口、九江激戰
鹹豐四年(1854)十一月至十二月,石達開等率太平軍在湖口、九江一帶大敗湘軍,挽救了西部戰場危局。第二次田家鎮之戰後,太平軍西征部隊損失嚴重,被迫撤退,湘軍步步緊逼,猛撲九江,西征形勢危急。鹹豐四年十一月,太平天國成立西征指揮部,派翼王石達開及胡以晃等自安慶趕到湖口主持戰事,羅大綱自饒州領兵來湖口協防,青年驍將陳玉成也從江北趕至九江助林啟容守城。與此同時,曾國藩親臨前線督戰指揮,以悍將塔齊布、羅澤南等聯合湖北按察使胡林翼會攻九江,派水師撲向湖口,揚言要“肅清江面,直搗金陵”。石達開到達湖口後,親自領軍守御東岸縣城,堅壁高壘,嚴密防堵。每夜派小船下放縱火,並不斷施放火箭火毯,掠擾湘軍水師。十一月十二日,湘軍以輕便快船一百二十餘艘沖入鄱陽湖內,石達開立即堵塞湖口水卡,斷其出路。是夜,石達開派小船襲擊湘軍停於江面上的快蟹等大船,兩岸太平軍以火箭、噴筒協助,共燒毀湘軍船隻四十餘只,其餘退往九江。十二月十五日夜,林啟容自九江、羅大綱從小池口南北兩岸現時發起反攻,焚毀敵船百餘號,湘軍水師大亂,“輜重喪失,不復成軍”。石達開、羅大綱等以輕舟逆流而行,直取曾國藩座船,曾國藩驚駭至極,再次投水尋死,復為手下所救,倉荒逃往南昌。是役扭轉了西征戰場形勢。為太平軍三克武昌創造了條件。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