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一、發展目標
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高質量發展為統攬,以提高人均預期壽命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基層、建高地、提能力、優服務,推進醫療救治能力全面提升、重大疾病防控更加有效、婦幼健康水平加快提高、老年健康服務更加優質、居民健康素養快速提高、人才隊伍結構更加合理、醫藥衛生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醫療衛生服務更加公平可及,人民民眾看病就醫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全面增強,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健康保障。到2025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歲左右,主要健康指標總體接近全國水平,醫療健康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做到大病重病在本省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頭疼腦熱在鄉村解決;到2030年,全省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80歲左右,達到全國水平。
二、重點任務
(一)實施醫療救治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建立健全優質醫療服務體系,爭取國家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省級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提升三級醫院疑難病症診治能力和學科建設水平;在市(州)創建3—5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發揮市級醫院在城市醫療集團的牽頭作用;按照國家推薦標準加強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建設;依託現有鄉鎮衛生院資源建設100個縣域醫療次中心,加快推進社區醫院和發熱診室建設;更新維護行政村衛生室基本設施設備。加強重點專科學科建設,推進胸痛、卒中、創傷等專病中心建設,著力提升心腦血管、神經、內分泌、血液、呼吸、腫瘤等重點專科能力。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平台,支持建設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實現死因監測排位前列的重大疾病全覆蓋;省級科研項目向衛生健康領域傾斜。最佳化院前急救網路布局,建成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貴州),提升醫療機構急救能力和水平。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發揮中醫藥優勢,提升解決危急重症和疑難雜症的中醫藥服務能力。到2025年,全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相關病種省域外轉率降低20%,50%以上縣級綜合醫院達到國家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二級甲等以上水平的縣級中醫醫療機構達65%以上。到2030年,80%以上縣級綜合醫院達到國家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二級甲等以上水平的縣級中醫醫療機構達70%以上。
(二)實施重大疾病防控專項行動。提升新冠肺炎等新發突發急性傳染病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健全重大疫情醫療救治醫保支付政策。加強愛滋病、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治,擴大愛滋病監測檢測覆蓋面,推進新生入學結核病篩查,將利福平耐藥肺結核納入醫保門診慢特病保障範圍。大力實施癌症防治行動,開展高危人群肺癌、消化道癌等腫瘤篩查,推進早診早治;深化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和健康管理;完善家庭醫生個性化簽約服務包,合理設定簽約服務項目,適當提高簽約服務費。結合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重大疾病防控,動態最佳化項目補償標準。到2025年,全省愛滋病抗病毒治療率保持在90%以上,肺結核報告發病率降至80/10萬以下;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創建覆蓋率達40%,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過早死亡率降低至14%以下。到2030年,全省愛滋病抗病毒治療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肺結核報告發病率與周邊省份持平;30—70歲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過早死亡率降低至13%以下。
(三)實施婦幼健康提質專項行動。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市(州)制定整體解決方案,統籌區域內托育服務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機構,機關、企事業單位帶頭髮展托育服務;落實托育機構新建托位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建設托育服務設施,促進兒童早期發展;提高新生兒、兒童危急重症救治和轉運能力,縣域內建成兒童重症監護室,市級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配齊轉運設備;加強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擴大唐氏綜合徵和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先天性心臟病篩查覆蓋面;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創建兒童友好醫院,實施兒童營養改善項目。加快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推動省級婦幼保健特色專科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婦幼健康門診建設,提高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率。到2025年,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4/10萬、4‰、6‰,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3個。到2030年,全省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到12/10萬、3.5‰、5.5‰,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四)實施老年健康服務專項行動。貫徹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快建立完善綜合連續、覆蓋城鄉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構建“預防、治療、照護”三位一體的老年健康服務模式。深入推進醫養結合,創建醫養結合示範縣,支持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和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引導醫療機構提供居家上門服務,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康養、醫養結合機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應當主要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和醫養結合服務。積極開展失能老年人評估指導,加強康復、護理、安寧療護服務。強化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管理。穩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核定公立醫療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的價格收費標準。促進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到2025年,創建醫養結合示範縣20個,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60%以上,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規範管理服務率達到國家要求。到2030年,二級及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比例達90%以上。
(五)實施居民健康素養提高專項行動。紮實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健康知識進萬家活動”,深入實施“家庭健康包”入戶行動,培養自主自律的健康文明生活習慣。構建大聯合、大宣傳格局,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進社區、進鄉村、進醫院、進學校、進機關、進家庭、進媒體活動;堅持將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建立完善健康素養監測體系,深入開展基線調查、全面評估;將健康促進縣(市、區)建設情況納入衛生城市、衛生縣城創建和複審的評審體系;建立和完善健康科普專家庫、健康科普資源庫、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樹立“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倡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推動心理健康,宣傳推行公民自救互救知識技能,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到2025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27%。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30%以上。
(六)實施衛生健康人才培優專項行動。加強對醫學院校的投入,做強省內醫學院校,最佳化醫學教育學科專業結構,適度擴大全科、麻醉、感染、重症、兒科等醫學類急需專業和醫學類碩士生、博士生招生規模,推動醫療、教學、科研協同發展。加強以“5+3”為主體的醫學人才培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省級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0.5萬元;強化全科醫生住培基地建設。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骨幹人員業務培訓。拓展實施“黔醫人才計畫”,深化“醫療衛生援黔專家團”工作機制,繼續實施“銀齡計畫”。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實行編制總量控制、動態調整,落實用人自主權;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在空編範圍內不占用單位年度編制使用數額;允許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註冊,各地公開招聘編制內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時,留出一定比例名額用於定向招聘獲得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且達到一定服務年限的村醫。加強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使用和留用,鄉鎮醫療衛生機構空額編制主要用於招收訂單定向生,訂單定向生在鄉鎮達到一定服務年限並經考核合格後可就近進入當地縣級醫療機構工作,同時全面落實待遇保障、生活補助等政策;推進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縣聘鄉用”、村醫“鄉聘村用”;縣級醫院每年下沉一定比例醫務人員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村醫每月財政定額補助提高200元。最佳化衛生人才職稱評價條件,推進三級公立醫院自主開展高級職稱評審,提高醫療衛生機構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到2025年,全省衛生技術人員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比達45%、高級職稱人員占比達7%。到2030年,全省衛生技術人員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占比達47%、高級職稱人員占比達8.4%。
(七)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專項行動。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路徑,因地制宜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全面落實政府“六項投入”和“兩個允許”,完善公立醫院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後的補償政策。以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為重點推進分級診療,積極探索服務人口少、規模較小的縣級婦幼保健機構、中醫類醫院等機構與公立綜合醫院共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進醫防融合;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行總額付費,加強監督考核,結餘留用、合理超支分擔;鼓勵城市三級醫院與縣級醫院建立利益共享、責任共擔的對口幫扶體系,聯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堅持基本藥物主導地位,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藥品、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建立價格科學確定、靈敏有度的動態調整機制;簡化新增價格項目申報流程,對最佳化重大疾病診療方案或填補診療空白的重大創新項目開闢綠色通道;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積極探索中醫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推行政府辦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全成本核算、預算績效管理,建立完善公立醫院總會計師制度和總藥師制度。完善多部門綜合監督和聯合懲戒機制,深化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廉潔從業和不合理醫療檢查專項治理行動。開展看病排長隊和重複排隊專項整治,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推動健康醫療信息互聯互通和檢驗檢查結果共享互認。推廣套用“黔康碼”,提高民眾就醫滿意度。提質升級四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強與網際網路醫療機構的合作,規範發展遠程會診、輔助診療。支持有條件的公立醫院加大信息化投入、提升信息化水平。大力支持社會辦醫。到2025年,縣域內就診率達90%以上;患者總體滿意度得分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30年,現代醫院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患者總體滿意度持續鞏固。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圍繞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提高全省人均預期壽命的目標,強化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負總責。市縣兩級成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領導小組,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統籌推進行政、業務、人員、財務、藥械管理和績效考核“六統一”。
(二)強化政策支持。各級各部門要主動擔當、善於作為、密切協作,配套完善相關政策,形成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衛生健康部門要發揮牽頭作用,明確重點任務分工,細化年度工作目標,統籌推進落實。統計部門負責統計監測全省人均預期壽命。發展改革部門負責加快衛生健康領域項目審批,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省級預算內投資向衛生健康領域傾斜,支持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畫實施,推動醫療衛生資源提質擴容。財政部門負責保障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畫所需資金。編制部門依法依規落實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薪酬制度改革、職稱制度改革,支持配齊配足衛生健康專業技術隊伍。醫保部門負責落實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畫的藥品耗材供應保障、醫保支付、醫療服務價格等政策。其他有關部門(單位)負責在各自職能職責範圍內做好支持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畫相關工作。
(三)強化資金保障。各地要落實醫療衛生政府投入責任,完善公共財政保障機制,強化統籌整合,積極引進省外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入黔及省內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積極調動社會資本投入醫療衛生,多渠道籌資保障衛生健康事業發展。2022至2025年,政府投入保障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畫專項資金92億元,其中,省級統籌中央有關專項資金、省級財政預算安排資金、專項債券資金、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等投入77億元,市縣級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投入15億元,重點支持各地保基本、強基層、補短板、強弱項,繼續著力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十五五”期間,各級政府繼續加大對衛生健康事業的投入。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以本計畫為引領,注重輕重緩急、突出工作重點、加強績效管理、強化資金監管,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意識,精打細算用好經費,既保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需要,又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
(四)強化督查考核。市縣兩級黨委和政府是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畫的責任主體,要制定出台本地區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計畫並組織實施,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目標任務;每年年底前要將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年度工作推進情況函送上級衛生健康部門。省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督察機制要將有關重點任務納入綜合監管督察事項,每年開展1次專項督察,綜合督察結果報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