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坐落於雲貴高原明珠花溪河畔,它於2002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是貴州大學的一個獨立學術機構和傳播文化精神的場所。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成立的宗旨是為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在堅持以中國文化為根本的前提下,推動東西方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並致力於優秀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從而推動我國優秀歷史文化在現當代世界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
  • 書院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貴州大學北區
  • 成立時間:2002年12月18日
  • 書院宗旨:為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
概況,主要藏品,研究工作,主要著作,主持項目,研究機構,社會工作,人文環境,院門前建築,大門內牆兩側,勉學堂,遊藝軒-琴軒,勵道樓,合一亭,涵遠讀書樓,鹿鳴樓,傳習室,仁文廳,崇德室,

概況

書院宗旨
為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在堅持以中國文化為根本的前提下,推動東西方文明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並致力於優秀文化的研究與傳播,從而推動我國優秀歷史文化在現當代世界的發展。
根本目的
傳播中國的歷史文化精神及其所蘊涵的文化意象和生命智慧,而成為提升人們的精神世界、人格品質、生命境界和展現人性光輝、塑造大學人文精神的家園,並為貴州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
投資資金
以貴州省“省長基金”100萬為啟動資金,配套投資建設總計600萬餘元。
占地面積
2600多平方米,擁有研究所、中心、基地10個,大小講堂3個。
主要組成人員
張新民(院長)、周光琴(副院長)、龔曉康(副院長)、王鳳梅(辦公室主任)、張曉(科研人員)、王慶(科研人員)、龔妮麗(科研人員)等 。

主要藏品

書院有影印、線裝圖書數萬冊,包括《乾隆大藏經》、《西南文獻叢書》、《民國叢書》、《永樂大典》、《諸子集成》、《黔僧語錄》、《黔靈叢書》、《二十五史》、《中央研究院系列叢書》等,其中有部分來自於創建時所獲的捐贈圖書。其中國家圖書館捐贈了大量書籍,《乾隆大藏經》來自貴陽市弘福寺原方丈慧海法師贈送。此外,書院還獲得台灣貴州同鄉會、台灣新文教協進會轉贈陳立夫先生在九十九歲時所書字畫一幅和《禮運·大同篇》石刻一幅;香港孔教學院院長湯恩佳先生捐贈孔子銅像一座;台灣李臻先生和楊周焯先生分別捐贈台灣版本書籍兩萬餘冊;貴陽文物管理局贈送陽明石刻三件;孔子正傳嫡系子孫-孔德成先生題字“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一幅;國家圖書館任繼愈先生題字“中國文化書院”一幅;南懷謹先生題字贈書一套;此外,還有海內外朋友贈送的一大批字畫等。
孔德成題字圖片孔德成題字圖片

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

書院創辦《陽明學刊》,它是研究“陽明學”的專門學術刊物。
《印度邏輯和原子論》(宋立道著)、《書目答問校補》、《守拙齋漢語史論稿》(袁本良著)、《歷史理性與理性史學》、《滎陽鄭氏族史》、《范陽盧氏族史》。此外,書院成員還在《中華文史論叢》、《中華佛學學報》、《孔子研究》、《佛教文化》、《漢學研究》、《西南古籍文獻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共108篇,承擔國家級課題3項,省市級課題8項,校級課題20餘項,獲省社科獎4項。

主持項目

1.地方文獻《黔南叢書》的整理出版工作。該項目於2006年列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十一五”國家古籍整理規劃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由貴州大學項目組與貴州省文史館聯合成立編輯委員會,凝聚全省專家進行點校、整理工作。
2.規劃彝族文獻百部工程。項目組已與貴州畢節地區政府共同投入人力、財力啟動百部文獻啟動工程。具體規劃為每年出版20部彝文典籍,五年內出齊整套百部叢書。
3.開展錦屏民間契約檔案文書的搶救、保護和徵集工作,啟動整理研究和出版學術文化工程。
4.結合地緣性特徵,開展文化人類學調查研究。項目組成員以選擇貴州黔南惠水、黔東南的黃平等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開展了人類學、民族學田野調查工作,目的是了解各個社區和鄉村的生活習俗情況,揭示國家權利與地方社會互動的歷史過程,分析地方精英與社區秩序建構的關係,展現地方社會控制的機制原理。具體包括清水江流域地方精英與社會控制國家重點課題和“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建設”課題調研工作,後者是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進行合作,在貴州的黔東南地區實施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託下進行的。

研究機構

貴州大學中華傳統文化與貴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國本土知識與文化產權研究所、貴州大學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貴州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貴州大學陽明學研究所、貴州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貴州大學婦女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貴州大學中國試驗區研究中心。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是全國“十大學術指導機構”之一。

社會工作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致力於各項公益事業的開展。與貴州省銅仁地委宣傳部、博視文化傳媒公司通力合作展開了“良知”工程計畫啟動儀式,對銅仁普覺鎮的鄉村貧困生20餘人展開了援助行動;在貴州鄉村和貧困地區推廣傳統文化經典教育活動,貴州省約有3萬兒童受到了書院支助的傳統文化教育;舉辦傳統文化國術傳習義務教育班,為在校大學生義務講授儒家經典、儒家禮儀、茶道文化、少林拳、太極拳等傳統文化課程,為學生學習國術提供學習機會和學習平台。

人文環境

中國文化書院有清涼之人文美景,有幽靜之自然環境,有古典之園林建築,有濃厚之文化氛圍,是全校師生學習工作之靜謐家園。全院以古典園林建築風格為主導,輔以現代性建築元素,依山伴水,院牆蜿蜒,曲徑通幽,亭閣棋布。書院是貴州省人文社科基地建設經驗交流會會場舉辦地以及貴州省首批五大人文社科重點基地之一。

院門前建築

書院大門東側為錦屏縣人民政府贈送之碑刻,鐫刻有“貴山書院”四個大字。貴山書院創立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是清代貴州三大書院之翹首,既上承明代正德年間創建的陽明書院,也是貴州大學成立的前身。貴山書院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在西南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明清兩代,貴州人才輩出,形成了“七千舉人,八百進士”的文化繁榮局面,其中相當一部分即貴山書院培養的人才。
書院正門石牌橫樑前題有“中國文化書院”六個大字,乃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先生親筆所書。

大門內牆兩側

大門後牆西側為《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學規》,凡十條,傳達了辦學與科研理念。主要強調學問與人生的統一,知識與人格的統一,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明德至善”與“博學篤行”的統一。
大門後牆東側,為《禮運·大同篇》石刻,乃台灣中華新文教協進會、台灣貴州同鄉會贈送。《禮運·大同篇》強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表達了通過分階段、有步驟的漸進發展,實現人類最高理境的進步與和諧,實現詩意棲居的終極理想。台灣朋友贈送《禮運·大同篇》,也表達了海峽兩岸人民渴望和平統一的共同願望。
大門內東牆有孔德成先生題寫的“中國文化書院”豎額一幅,旁有《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條規》十條。孔德成先生為孔子七十七代嫡傳後人,乃台灣考試院院長,長期致力於文化和平工作,在海內外有很大影響。《條規》強調“書院為教育人材之地,理應砥礪奮發,敦崇學業,端方不苟,整齊清肅”,並提倡“淨化人心,端正世風,去浮從雅,變奢為儉”。

勉學堂

勉學堂為書院進德修業、傳道解惑的莊嚴講堂,學校各種重大學術活動,書院常年舉辦四季會講,國際友人專題演說。
大門前掛有多幅對聯:
其一:地美花溪,秀出龜蛇麟鳳;文興學府,廣傳禮樂詩書。
其二:校園花樹盛開,桃李爭榮爭放;金竹杏壇新建,師生同德同心。
大廳內又有多幅長聯:
其一:
憶聖人言立,五經遠播,漢開務本,唐創儒溪,宋建鸞塘,明置龍崗,清設貴山,自古黔州尊德性;
欣華夏文昌,一像高瞻,學正紀風,教興禮義,業精科技,法依民主,眾行博愛,祗今書院重英材。
其二:
念東漢講堂務本,授儒家經典,歷唐宋明清,洪範繼承,聖言昭著,宣孝悌,盡忠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引西方學理維新,運格致精神,用聲光化電,思潮迭起,國力富強,重和諧,求創造,與古今同體,與世界同懷。
孔子聖績圖(勉學堂南面北牆):聖績圖為明代著名學者仇十洲所畫,文徵明題辭,畫工精細,意境高遠。

遊藝軒-琴軒

遊藝軒坐落在書院西側,中有一桂花,亭亭玉立,秋季香氣瀰漫,故又稱桂花亭。
中國文化強調“朝聞道夕死可矣”,有莊嚴神聖思考人生重大問題的一面,也有輕鬆活潑逍遙自在的一面,故志道據德之外,也要依仁遊藝,即以藝術的方式開顯人的性情世界,充分全面地實現人的生命價值。從孔子以來,中國文化就強調陶冶人的性情,澡雪人的精神,海闊天空,鳶飛魚躍,一派活潑生機,才能達至生命的最高境界。中國文化認為人的性情必須有合理的渠道感興抒發,歷來皆重視藝術陶冶的方法。琴棋書畫既是文人雅士表達藝術境界的重要方式,又是士大夫群體人格精神自我定位的象徵。琴棋書畫四者,琴冠前居首,最能表達內在生命的追求,也是傳統雅聚酬唱的凝聚符號。故特設一琴軒以表彰中國文化的藝術精神。

勵道樓

勵道樓內有十個研究機構,二十餘位研究員。勵道者,即努力追求學術真理之意。表明書院全體同仁皆以學術為職志,追求高深之學問,探究宇宙之真際,了解生命之真諦,同時也維護學術之尊嚴,遵守學術之規範。
勵道樓南側門掛有一楹聯:養乾坤正氣,育天下英才。
東面正門亦有一聯:聖人褒貶挾霜鋒,行昭大宇;黔地師生尊泰岳,仰止高山。
勵道樓東牆鐫刻有多幅王陽明手跡及畫像,其中“洗心”兩字最能表達陽明心學的精神特徵。

合一亭

合一亭有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陽明手書楹聯:“壯思風飛沖情雲上;和光春靄爽氣秋高。”內有貴山書院沿革碑記,兩側有明清貴州進士題名錄。合一亭取意,主要指“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身心合一”、“道氣合一”,在合一中見道境,在合一中悟真理,既體現了本體,又展示了起用,故又可以稱為“體用合一”,表達了校訓“明德至善”與“博學篤行”合一的辦學精神。
合一亭合一亭

涵遠讀書樓

涵遠讀書樓意謂登高涵遠,開拓胸襟,擴充志向,放眼天下,關懷人類。讀書治學,必達此境界方為上乘。
書樓西側入口處有一楹聯:溪流智水消心火;山送仁風掃世塵。
書樓藏有大量中國古典文獻書籍,較重要者有《四庫全書》、《永樂大典》、《萬有文庫》、《乾隆大藏經》、《大正藏》、《嘉興藏》、《方略全書》和台灣中央研究院集刊一套。書樓集藏書、閱讀、研究三者為一體,可供全校師生閱讀研究,為文人雅士書畫筆會之所,藏有珍貴書畫作品200餘幀。

鹿鳴樓

鹿鳴樓為海內外專家學者下榻之處,既可住宿,又可辦公,用典出自《詩經·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表示遠方客人到來,鹿亦伴隨瑟笙長鳴歡迎之意。

傳習室

傳習室典出《論語》“傳不時習乎”。王陽明講學語錄亦題作《傳習錄》。表示傳道授業,既要關心知識傳承,更要重視社會實踐,尤其是生命成長的學問,人文素質的培養,更有必要身體力行,認真做人做事,從一點一滴開始,方能成就偉大的人生事業。傳習室主要供全校師生講學、討論、交流、自修之用。

仁文廳

仁文廳取意為“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廳內懸掛多幅字畫,其中有國民黨元老陳立夫先生書法真跡一幅,內容為:“中華文化何以將會廣受世人之崇敬,以其能為全人類奠定和平之永基也!”陳先生99歲高齡時親筆書寫了有關中國文化內容的三幅墨寶,一幅贈送北京,一幅留在台灣,一幅送給書院存放。洵為珍貴。

崇德室

崇德室是書院辦公室。門外掛有一聯:崇山峻岭黔龍脊;德范箴規座右銘。
室內珍藏日本著名學者岡田武彥博士“崇物”書法作品一幀。此外,還掛有孔德成先生題贈楹聯一幅:“崇易尚儒自由頌,有教無類民主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