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貨幣傳遞機制,即貨幣的變動如何通過
利率來影響整個經濟。是指貨幣管理當局在確定貨幣政策以後,從選用一定的政策工具進行操作開始,到實現預期目標之間所經過的各種中間環節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繫及其因果關係的總和。這種傳遞機制是:
貨幣供給量變動影響
利率,利率影響實物
資產的現期證券市場價值和現期重置
資本的
比率(
托賓用q來代表這個比率,被稱為
托賓q),這個比率又影響投資,投資影響整個經濟。理解這種傳遞機制的關鍵是托賓q,即實物
資產的現期證券市場價值和現期重置資本的比率。
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內部傳遞機制,即從貨幣工具選定、操作到金融體系貨幣供給收縮或擴張的內部作用過程;二是由中間指標發揮外部影響,即對總支出起作用的過程。
主要結論
弗里德曼在貨幣傳遞機制研究上,作出了重大貢獻。弗里德曼在研究貨幣傳遞機制時得出以下結論:
①貨幣傳遞機制的內容包括一種初始流動性和可貸出資金效應、隨後的
收入效應,以及還要延緩的價格預期效應;
②針對貨幣變動而進行的調整要用很長的時間,而且影響到許多
經濟變數,如果這種調整過程是迅速的、直接的和機械的,那么,即使只能得到一些不完整的數據,貨幣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果調整過程的情形不是這樣,那么,原始的證據就很可能把人們引入歧途,這就需要做精細的研究分析工作;
④
長期均衡被定義為設備實際值和預期值之間的差異,因而在長期均衡狀態下,所有預期都是可以實現的,以至於實際量和預期量是相等的;
⑤短期調整過程與
長期均衡狀態之間的轉變,是通過預期值的修正而產生的。
被傳遞對象
貨幣傳遞機制
簡介
在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國際環境下,由於種種原因首先爆發
金融危機的國家(地區)稱為“傳遞源”。受傳遞源影響,同樣的危機很快出現在其臨近或周圍的國家或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稱為“被傳遞對象”。一般情況下,
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源”多發生在區域經濟鏈條較為薄弱的環節上。那些被傳遞的國家或地區,往往與傳遞源國家在經濟類型、
金融體制、發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具體來說,可大致
情況
分為兩種情況:
(一)
經濟一體化區域內高度相關的投資貿易關係。以這次
東南亞貨幣危機為例,
東協五國較為全面地進入
區域經濟一體化合作階段是在1976年2月五國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以區內實行
特惠關稅區時算起。當時
東協各國為了迅速發展經濟紛紛實行50
出口導向的
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由於當時美、日、歐占
東協進出口總額的60%,使得東協各國經濟極易受到西方經濟波動的影響。為此,
東協決定採取擴大區內貿易的政策,政策的實施使得東協五國的內部貿易、投資比重迅速上升,各國經濟命運由此被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同時對
東協的這些
經濟總量相對較小的國家來說,對外部波動極為敏感,加上各國在
產業和進出口結構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競爭性,那么一旦某國貨幣受到
投機者衝擊而
匯率發生大幅波動和下跌時,自然也會迅速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外匯市場,從而造成
貨幣危機的傳遞。
(二)國家之間存在某種貨幣一體化安排。
1992年歐洲外匯市場波動的背景正是國際投機勢力看準了歐盟
貨幣體系中,成員國雖然安排了相互間
匯率浮動上下不超過2.25%的界限,這種貨幣一體化安排客觀上要求各國一致的
貨幣政策和
利率水平。但由於當時東西德統一不久,德國政府對
赤字融資的需要要執意維持馬克較高的
利率,最終以英鎊為首的其它低利率貨幣遭受
投機者拋空而跌破限界,退出
歐洲匯率機制,整個西歐經濟也陷入衰退。在這種一體化的貨幣安排下,任何一種薄弱的貨幣受到攻擊都可能引起整個區域的市場動盪。
傳遞過程
貨幣傳遞機制
傳遞中止
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力度一般與傳遞源的距離成反比,距離越近被傳染的程度越大。同時,傳遞力度與各國的經濟實力、
金融體系的健全程度、金融市場的開放和管理程度以及
匯率制度的靈活性、有效性成反比,被
金融危機傳染的國家,這些指標往往不佳,相反,則傳染的程度相對要輕一些。
國際金融危機的傳遞中止,與區域內有無中流砥柱,即經濟強國的實力及其解救他國金融危機的態度,並與國際社會援助的方法和及時性有著很大關係。在
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之初,如果區內強國對
泰國的問題能給予重視並及時資助,危機不至於會擴散到後來那么大。
理論解釋
貨幣傳遞機制
投資組合理論是現代投資組合行為的
基礎理論。而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隨著各國國內經濟的發展,當前分散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已經由證券的種類構成轉向證券的地區構成上來了。馬克維茨的
資產組合理論認為,每一種資產組合的風險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來度量,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大小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因素:組合中各資產的風險大小、各類
資產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資產之間的相互關係。那么在分散投資時,在既定收益下必須儘量減少
資產之間的相關度,從而降低總體風險。目前西方已開發國家由於長期的經濟往來和一體化發展,其證券之間的相關係數已經變得很大,僅限於已開發國家的
投資組合已經無法很好地削減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西方的
投資組合必然會把部分投資換成回報。而這些開發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往往被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投資板塊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國的
貨幣風險上升,國際
投資組合即對自身做出修正,這種修正行為就是把屬於該地區板塊的證券和貨幣拋出,從而引起該板塊對應的整個地區的貨幣動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