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經濟學

負債經濟學

經濟為什麼會出現危機?這是理論上首先需要解釋的問題。然而,僅從經濟分析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往往找不到問題的答案。不知道經濟運行的機制和經濟危機的發生機制,當然就談不上解釋危機。經濟理論界對於大蕭條和經濟危機的解釋普遍缺乏解釋力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問題的關鍵就出在認識經濟運行的方法論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負債經濟學
  • 類屬:經濟危機
  • 時間:二十世紀三十年代
  • 背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
研究意義,傳統經濟學在方法論上的缺陷,缺陷分析,負債經濟學,負債資本主義的特徵,總結及展望,

研究意義

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現實,也是理論上迫切需要論證的問題。包括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在內,經濟運行中每隔一段時間危機就不期而至,而且在時間上沒有規律性。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一直到今天仍然餘波未了。歐債危機、美國財政懸崖、日本經濟的一蹶不振等依舊困擾著經濟運行。
經濟為什麼會出現危機?這是理論上首先需要解釋的問題。然而,僅從經濟分析的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往往找不到問題的答案。不知道經濟運行的機制和經濟危機的發生機制,當然就談不上解釋危機。經濟理論界對於大蕭條和經濟危機的解釋普遍缺乏解釋力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問題的關鍵就出在認識經濟運行的方法論上。由於方法論上的缺陷,傳統經濟學不僅對大蕭條的解釋五花八門,不著邊際,而且,在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面前,不僅理論上沒有絲毫的預測能力,而且實際上也分析不出產生危機的根本原因。

傳統經濟學在方法論上的缺陷

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傳統經濟學往往以個體推論全體,簡單地認為個體的求和就是整體的面貌,容易導致結論錯誤。以收入為例,往往認為每個個體公司報表收入的匯總就是經濟的總體收入,這就使收入缺乏交易的基礎,同時,確認收入的方法影響收入的計量。因此,如果沒有建立收入的理論基礎,不知道收入是什麼,如何確認個體的收入和總收入?結果是,傳統經濟學導向了錯誤的收入結論:總收入等於總產出。這樣,貨幣被排斥在收入和產出之外,貨幣如何並通過什麼方式對經濟產生影響就成了經濟學中最為頭痛的問題。而且,由於缺乏收入與產出的關係分析,傳統經濟學導向了供給和需求的均衡分析,而這種均衡分析與經濟運行的現實脫節,根本無法解釋經濟運行。
二是經濟分析的實證主義而不是將理論建立在還原論的邏輯基礎之上。經濟數據的分析固然重要,但是,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數據的解釋就會似是而非,缺乏解釋力。因為數據本身並不能說明因果關係。而且,數據本身連線著無數因果條件。如貨幣主義的實證方法中,認為貨幣數量與名義收入、貨幣數量與價格等具有相關關係,但是,沒有基於產生數據的交易理論支撐,這些相關關係就只能是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因為收入不僅與貨幣數量有關,而且與個體信用也有關。收入不正確,當然也就不可能說明價格。
三是靜止的而不是循環的經濟分析方法。使用靜止的思維往往容易陷入片面和絕對,導出錯誤的結論。以大家熟知的企業資產負債率為例,只有本企業自身的銀行借款或應付外單位的款項才是負債,與這部分負債相對應的資產被認為是負債形成的,而其他資產則不是負債形成的。所以,一般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會遠遠小於100%。如果把各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加權平均,就得到了社會平均資產負債率。這種思維就是局部的、靜止的思維。因為貨幣的生產方式是負債。在負債貨幣下,企業的資產即使不是企業自身的負債形成的,一般也是別的市場主體的負債經過循環形成的。因為你的收入只不過是別人的負債循環而已。這同時也產生了貨幣生產的倫理問題:你賺的錢越多,別人還不起銀行的錢也越多。再以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為例。由於歷來政府以其稅收作為支出的來源,而稅收是每一個市場個體創造的,因此,政府與市場自古以來就是對立的。這種對立在市場經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百年來的經濟學可以說是政府與市場對立的經濟學。凱恩斯國家干預主義出現以後,新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主義嚴重對立,形成了經濟學的兩大陣營。新自由主義擔心國家干預會走向極權,而國家干預主義認為經濟並不具有自行矯正功能,市場原教旨主義不是經濟運行的現實。傳統經濟學往往將政府支出與私人支出相對立,甚至認為政府支出對私人支出會存在“擠出“效應。這都是靜止思維的結果。從循環的角度去分析,政府支出會形成私人支出,政府投資的增加會形成私人收入和投資與消費的增加。為避免貨幣的負債生產方式和收入的負債性,減少收入的不穩定性,政府支出甚至可以成為貨幣的生產方式,從而消除貨幣的負債性,減少收入的負債性和不穩定性,進而使貨幣、收入與產出協調,增強經濟運行的穩定性。
四是機械的均衡主義分析而不是將理論建立在制度的基礎之上,進而反思制度的合理性。均衡分析的市場是真空的實驗室里的市場,是一個現實經濟運行中根本不存在的、任何時點都“出清”的“拍賣市場”。均衡市場沒有融合制度因素、貨幣因素、信息因素和創新的經濟動力機制,尤其是經濟運行的產出動力原理和貨幣制度背景。均衡主義借鑑物理學上的均衡概念,但是卻缺乏類似於物理學上的基本原理。物理學將物質的構成還原到基本粒子,並以力學原理為基礎形成物理學的世界;但經濟學沒有將經濟行為還原到交易基本單元,並以收入和產出原理為基礎形成經濟學的世界。經濟學以制度的固定存在為前提,因而找不到影響過程和結果的前置因素。
正因為如此,傳統經濟學對經濟運行的分析並沒有建立起基礎理論體系。雖然在一些方面也形成了一定的理論成果,而且一些成果也閃爍著真理的光輝,但是,這些理論不成體系。儘管如此,前人的成果足以借鑑。

缺陷分析

應該說,主流經濟學中的凱恩斯主義已經把經濟運行的客體作為經濟分析的基礎,但是,他們將發生經濟危機的主要原因歸結於總需求不足。首先,這個結論是錯誤的。梅家周博士的分析認為,經濟運行中由於個體信用的分配障礙,會自動形成投資偏向,進而使投資與消費結構失衡,形成消費不足。但是,一般不會同時發生投資不足。如果消費與投資同時發生不足,其原因一定不在經濟運行的客體本身,而在經濟運行的制度體系,尤其是貨幣制度方面。貨幣主義在通貨膨脹的現實研究中發現了貨幣數量的重要性,從實證角度分析了貨幣數量與其他一些經濟變數的相關關係,但是,由於其實證分析方法在經濟領域中套用的局限性,使貨幣主義無法找到這些相關關係的邏輯證明,更不能將經濟分析上升到制度層面,尤其是貨幣生產方式產生的問題。奧地利學派在經濟學中屬於非主流學派,但在解釋經濟運行中卻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將經濟危機的原因解釋為人為的貨幣推動,貨幣量被人為放大,進而產生產業和價格扭曲,出現經濟繁榮的假象。但是,假象終歸要回到現實。經濟現實的回歸只能通過危機來實現。危機成為經濟運行的糾偏機制。其實,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也把危機作為對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回歸現實的強制糾正。只是馬克思主義認為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貨幣主義和奧地利學派都意識到了貨幣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性,但是,由於方法論和基礎理論體系的缺乏,他們都沒有把貨幣所帶來的問題上升到貨幣生產方式的層面。貨幣主義主張貨幣數量的穩定性,但是,在現有的負債貨幣制度下,貨幣數量的穩定性是不可能實現的。奧地利學派主張自由銀行的競爭體系,甚至實行100%銀行準備金制度,但是,在貨幣的預付生產和負債生產方式下,這些主張根本就沒有理論支撐和可操作性。按照歐文·費雪-明斯基-本·S·伯南克的思路,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性對經濟運行有著重要的影響,構成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但是,貨幣和金融市場為什麼會不穩定?這種不穩定如何解決?在沒有基礎理論體系支撐的情況下,他們拿不出具有說服力的答案。值得注意的是,後凱恩斯主義者對貨幣的看法由正統的存量分析過渡到流量分析,這是一次貨幣分析方法的進步。從貨幣的持有觀念到貨幣的銀行創造,這種觀點對我們分析貨幣具有啟發性,也是我們定義貨幣和分析貨幣的一個起點,儘管後凱恩斯主義的貨幣分析缺乏理論體系。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以後,經濟理論對危機的解釋並未有多大進展,在摒棄新自由主義的理論思維和政策主張的同時,又回到了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實際上,這也可以視為傳統經濟理論的失敗和政策上的倒退。因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運行在凱恩斯理論產生以後,從來都不缺國家干預,包括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干預。類似美聯儲的中央銀行對貨幣市場的調節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由於方法論的局限,傳統經濟學沒有能夠建立起經濟運行的分析體系。他們沒有從經濟運行的基本元素-交易-出發,去探尋經濟運行的軌跡特徵。他們沒有發現交易的收入,而是把產出與收入混為一談,阻隔了貨幣與收入的聯繫,進而找不到貨幣與收入、收入與產出以及貨幣、收入、產出、價格之間的關係,因而也就無法找到經濟運行的規律性特徵和經濟危機的發生機制。
馬克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認為資本主義經濟中充斥著交換和交換的商品,商品凝結著勞動,因此,資本主義商品交換關係體現的是勞動關係。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由於商品拜物教和貨幣拜物教的存在,資本家追求的是剩餘價值而不是商品本身,生產的目的與手段顛倒了。在資本主義經濟中,生產者追求的不是商品,而是貨幣。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體現的是資本對勞動的剝削關係。這種剝削關係存在的前提是生產資料的私有制。資本家對剩餘價值的榨取使得收入分配兩極分化,勞動階層購買力的不足會產生商品生產過剩並進而產生危機。同時,在貨幣層面,金本位下,符號貨幣並不具有真實的勞動價值,而貨幣又以信貸的方式產生,因此,貨幣具有虛擬性。虛擬的貨幣可以脫離商品生產而獨立產生,因而產生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失衡。

負債經濟學

梅家周博士在《負債資本主義的終結》一書中,從哲學思辨和邏輯的角度,採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基於哲學的還原論、本體論、整體論和循環論觀點,試圖建立經濟運行的基礎理論和分析體系,探尋經濟運行的機制和經濟危機的發生機制,從而找出解決經濟危機的出路。
在《負債資本主義的終結》中,首先構築了經濟運行中市場循環的圖景,界定了交易的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市場行為及其相互關係。經濟循環是由交易構成的,交易是由市場主體完成的。市場主體包括居民和廠商。居民是市場的原生主體,而廠商則是市場的再生主體,同時是產品的生產主體。生產主體由居民到廠商的轉變,揭示了勞動與產品所有權關係的分離,同時也使經濟關係發生了本質改變。市場客體由生產要素市場、商品市場、金融市場和中間品市場組成。交易行為是市場主體在市場客體中完成的。各個市場之間又是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的。不同的市場都有不同的演變過程。生產要素的市場化使收入分配關係發生了本質變化。商品生產者生產的目的不再是為了產品而是為了收入。金融市場的壟斷與統治,使商品市場逐步依賴金融市場,並使金融市場可以脫離商品市場而獨立發展。中間品市場完成了產品生產的主要功能,但生產過程卻不產生收入。相互聯繫由相互矛盾的市場組合,使經濟運行既複雜又相互依存。市場行為促成了交易。市場行為由消費、投資、納稅、儲蓄、負債、生產、分配、進口、出口、資本輸入、資本輸出等構成。市場行為是聯繫市場主體與市場客體的紐帶,完成了市場主體對市場客體的作用與反作用過程,並由此生產出滿足人類自身需求的產品和服務。
梅家周博士認為:從交易的角度對收入進行了重新定義,也可以說在其代表作《負債資本主義的終結》中發現了收入。因為經濟學中收入與產出的概念是相同。典型的交易行為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交易的一方獲得收入而另一方獲得產出。收入是經濟體一定時期(如一年)支付手段的增量。支付手段包括貨幣和非貨幣的個體信用。經濟核算的範圍是廠商,不包括居民。廠商獲得的支付手段的來源由三部分構成:來自居民的消費、權利投資(債權投資和股權投資)和居民繳納的稅收;來自中間品市場交易的銀行信用淨增加和商業信用淨增加;來自國外市場的貿易淨出口和資本淨輸入。在收入的構成中,支付手段表現為貨幣和非貨幣的個體信用。個體信用包括商業信用和居民信用。收入和產出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而不是經濟學中收入與產出的等同概念。收入的主體是貨幣,但並不完全是貨幣,還包括個體信用,有些時期,個體信用的規模可能會很大。這樣,貨幣與收入的關係就清楚了。但收入不等於貨幣。非貨幣收入在收入分配時,一般只能作為利潤進行分配,進而影響投資與消費結構,成為引發消費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
產出是交易中與收入聯繫的另一面。產出是一定時期經濟體新增加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在典型的單筆產出交易中,產出與支付手段的價值是相等的。但是,在經濟運行中,收入是循環使用的,而產出是已經實現交易的產品和服務。產出表現為已經出售給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已經出售給國外市場的淨銷售以及留在中間品廠商那裡的固定資產和存貨的當期增量。雖然產出在經濟學中已有界定,但是,經濟學中由於沒有對市場主體、市場客體、市場行為、經濟核算、經濟循環等進行明確的界定,因而其產出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收入具有預付性、負債性和可消失性。收入是通過銀行信用和個體信用創造產生的。銀行信用創造,是通過銀行對廠商或居民的信貸方式注入到經濟體的,又通過歸還貸款的方式使已經產生的信用貨幣消失。個體信用雖然在產品或服務交易的同時產生,不具有預付性,但是,個體信用同樣通過負債的方式產生。由於金融市場的存在,收入可以獨立於產出而產生和消失。產出具有跨期性和隨機性特徵,但是,產出最終要受到收入、技術和勞動的制約。
價格是經濟運行的表象。本質上,價格就是收入與產出的對比關係。通過分析論證,梅家周博士在《負債資本主義的終結》一書中,確立了經濟運行中整體價格水平的合理區間。整體價格水平增長率在零和收入增長率之間是合理的。在這樣的整體價格水平下,經濟運行一般可視為正常運行。這不僅推翻了通貨膨脹的模糊定義,同時意味著經濟運行的合理程度。然而,即使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價格區間內,並不代表產出就一定會增長,只是說明合理價格區間內的收入與產出是匹配的,此時收入不會對產出產生破壞作用。產出增長的動力機制是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具有隨機性。
經濟危機一般是指經濟運行中發生蕭條、通貨膨脹、滯漲並且在每一種情況下同時伴有就業不足的現象。經濟危機的本質是收入與產出的偏離。這種偏離導致整體價格水平處在合理價格區間之外。當整體價格水平增長率持續小於零,經濟就會出現蕭條並導致失業的增加;當整體價格水平增長率持續高於收入增長率,經濟就會出現通貨膨脹並導致失業的增加。滯漲則是通貨膨脹和產業結構變化以及技術創新不足結合的產物。造成收入與產出偏離的直接原因是收入的不穩定性、產出的隨機性以及收入對產出的約束。收入的不穩定性是造成收入與產出發生偏離的主要原因。而造成收入不穩定性的根本原因是貨幣的負債性。貨幣的負債性是貨幣的負債生產方式造成的。因此,貨幣的負債生產方式是造成經濟運行偏離軌道的根本原因。雖然個體信用也是由負債方式產生,但是,個體信用一般要以貨幣或資產來抵償。個體信用的負債性也會導致收入的不穩定性,但其影響程度不帶有根本性。
由於經濟危機的產生源於貨幣的負債生產方式。因此,梅家周博士從歷史的角度對貨幣生產方式進行了考察。貨幣由商品貨幣過渡到以商品貨幣為本位的信用貨幣,再演變為不兌現的純信用貨幣。經濟社會也同樣由商品經濟過渡到貨幣經濟,再演變為信用經濟。通過商品貨幣與信用貨幣的對比分析,論證了信用貨幣循環的理論困境。信用貨幣不僅在價值實現、道德倫理等方面存在理論困境,而且會導致金融對商品市場的統治與壓制,形成全民負債和全社會負債的結果,並最終動搖資本主義賴以生存的資本積累的基礎。
資本主義將尋求貨幣生產方式的轉變。由可消失的循環貨幣轉變為類似於商品貨幣的累積性貨幣。這種轉變的實現方式將是政府支出貨幣化。政府支出貨幣化是政府債務貨幣化的進一步發展,它將使貨幣的產生與商品交易基本同步,從而使貨幣的價值實現與貨幣生產同步。政府支出貨幣化將會造成稅收的弱化,甚至使稅收退出歷史舞台。同時,政府支出貨幣化將終結現代銀行體系和貨幣的信用產生方式。政府支出貨幣化將終結負債資本主義,轉而進入積累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將進入新的時期。

負債資本主義的特徵

縱觀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經歷了商品資本主義和負債資本主義兩大階段。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貨幣主要是金銀等商品貨幣,資本主義市場交換主要體現為商品與商品的交換;但是,隨著銀行信用的產生和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過渡到以金銀等商品貨幣為本位的信用貨幣時期,經濟體中的貨幣主要以負債的方式產生,商品資本主義逐步過渡到負債資本主義;1971年,隨著“布雷登森林體系”的瓦解和國際商品貨幣結算視窗的關閉,經濟體系中的貨幣全部為信用貨幣,貨幣全部以負債的方式產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由商品資本主義過渡到全面的負債資本主義。負債資本主義與商品資本主義相比,具有新的特徵,產生了新的經濟和社會矛盾對立。這些矛盾主要表現在:
第一,全民負債與社會財富積累的矛盾。在負債資本主義經濟中,不僅廠商要負債,居民要負債,而且國家也要負債,這是負債貨幣生產方式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在負債社會中,起初主要是廠商向銀行負債,由於經濟循環,廠商的負債會形成收入並以利潤和工資等形式全部分配給居民,居民再通過消費和權利投資等將收入返還到廠商那裡,完成收入的循環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儲蓄的存在,廠商的收入回流是不完整的,廠商歸還銀行借款的壓力增大,於是,居民消費信用借款便應運而生。梅家周博士闡述了居民信用在經濟循環中的不可持續性。2008年全球性金融和經濟危機就主要由居民信用的不可持續性引起。為維持經濟發展速度,政府往往需要以財政手段,通過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來刺激經濟,實行國家干預的經濟政策。這樣,政府也被迫負債。否則,就有可能發生“流動性陷阱”並導致經濟的蕭條。在純信用貨幣中,收入幾乎全部來自負債,廠商、居民和政府都成為負債主體。在收入流轉中所產生的物質財富,要不被消耗掉,要不成為銀行借款的抵押品,財富的積累就是抵押品的積累,財富成為負債貨幣的附庸。負債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以負債的不斷擴大為前提。全社會的居民都生活在負債的重壓之下。
第二,貨幣的可消失性與資本積累之間的矛盾。負債貨幣是可消失的貨幣,而商品貨幣一經產生,除非流出到別的經濟體,否則貨幣本身具有累積性,一般不會消失,貨幣的積累形成了社會財富積累的一部分。但是,負債貨幣通過銀行借款的方式產生之後,一旦歸還銀行,這部分貨幣便完成了其使命,貨幣便消失了。資本主義賴以生存的基礎是資本的積累,而資本的最活躍部分就是貨幣。貨幣的可消失性使資本積累失去了根基,資本也不再具有積累性。貨幣的可消失性不僅構成經濟危機的基礎,同時也動搖了商品積累資本主義賴以生存的基礎。
第三,個體利益最大化與負債不能歸還的矛盾。經濟中個體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是自由市場經濟運行的基石。居民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和廠商對利潤最大化的追求是形成自由市場競爭的基礎。然而,在負債貨幣下,幾乎所有的收入都是負債形成,要么是政府的負債,要么是廠商或居民的負債。對每一個負債主體而言,都需要賺到比當初負債更多的收入才能歸還負債的本金和利息。在經濟循環的任何一個時點上,某一個負債主體或非負債的經濟主體所賺到的利潤(收入大於自身借款的部分),一定是在該時點上別人不能歸還的負債。簡單地說就是:你賺的錢一定是別人不能歸還的負債。賺錢不再是一種值得鼓勵的美德,而是一種道德倫理上的罪惡。另一方面,這也同時意味著,在經濟運行的任何一個時點上,總是存在不能歸還銀行的負債,銀行只能靠增加新債來償還舊債。因此,作為貨幣生產機構的銀行具有天然的倒閉的風險。正因為如此,每當經濟出現蕭條,一些銀行的倒閉就會成為經濟危機來臨的標誌性事件。
第四,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矛盾。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交易的貨幣經濟。貨幣以負債的方式產生以後,負債必須歸還。貨幣的負債性客觀上造成了實體經濟對虛擬經濟的依賴。生產性廠商的銀行負債是產出增長的前提。生產過程是連續的。但是,銀行借款的歸還會造成生產過程連續性的中斷。廠商必須依靠更多的負債才能維持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同時,在收入的循環中,居民的儲蓄和投資都需要經過金融市場來完成。發達的金融市場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但是,金融市場的基本機制是投機。投機具有天然的風險和不穩定性。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也同時影響著實體經濟。因此,負債資本主義經濟越發展,就越會造成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統治和壓制。近兩年美國發生的“占領華爾街”遊行示威活動就是這種矛盾對立的真實寫照。
第五,政府與市場的矛盾。政府通過向競爭性廠商和居民的徵稅來獲得收入,形成政府支出。千百年來,無論是商品貨幣經濟還是信用貨幣經濟下,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矛盾始終存在。到底是“大政府”還是“小政府”歷來充滿爭議。自由主義者擔心“大政府”可能會導向極權,因而極力鼓吹自由市場的萬能作用。在負債資本主義經濟運行中,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矛盾對立更為激烈。負債貨幣的不穩定性引起收入的不穩定性,進而產生經濟危機。為了儘可能熨平經濟周期,政府被迫以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干預來調整經濟運行。當經濟處於蕭條通道時,貨幣政策往往由於“流動性陷阱”而無法施展,因此,政府通過財政支出干預經濟成為負債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現實之需。然而,政府支出的擴張必然造成政府財政赤字的增加,形成政府的債務增加和稅收增加的壓力,政府與市場的矛盾更為尖銳。近年來出現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美國的“財政懸崖”就是政府與市場矛盾對立的結果。只要貨幣以負債的方式產生,經濟中廠商、居民和政府到底誰來舉債?舉多少債?經濟學中永遠也找不到答案。負債資本主義本身無法克服這種矛盾。負債資本主義必然要尋求轉型。
由於負債資本主義種種固有矛盾存在,無論是國家干預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種矛盾對立,只能靠不斷增加的負債來延緩或緩解這種對立狀態。上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以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實行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政策,但是,七十年代開始的“滯漲”使國家干預主義政策受到懷疑,新自由主義抬頭。新自由主義者奉行市場原教旨主義教條,認為市場具有自我矯正的機制。同時,新自由主義大力向國外輸出負債,推行負債經濟的全球化戰略,試圖控制或影響別國的經濟政策,掌控國外經濟資源,達到緩解國內固有矛盾的目的。2008年全球性金融和經濟危機驗證了自由市場中負債經濟運行存在的致命缺陷。雖然美國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後又重新回歸到凱恩斯的國家干預主義的老路上去了,但是,負債資本主義本身的固有矛盾對立依然存在,經濟仍然存在發生更大危機的可能性。而這些矛盾對立的根本原因是自由市場中貨幣的負債生產方式。

總結及展望

因此,資本主義將尋求貨幣生產方式的轉變。由可消失的循環貨幣轉變為類似於商品貨幣的累積性貨幣。這種轉變的實現方式將是政府支出貨幣化。政府支出貨幣化意味著政府支出成為貨幣生產的唯一方式,貨幣將不再以銀行負債的方式產生。其貨幣數量以整體價格水平作為主要檢驗標準,滿足合理價格區間的貨幣量成為合理貨幣數量。政府支出方向將主要是市場中不具有個體競爭條件的公共設施以及提高經濟整體競爭力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支出。政府支出貨幣化是政府債務貨幣化的進一步發展,它將使貨幣的產生與商品交易基本同步,從而使貨幣的價值實現與貨幣生產同步。通過政府支出的方式產生貨幣,不僅使負債貨幣轉化為累積性貨幣,而且使社會公共事業與市場競爭個體達到最大程度的統一和協調。政府支出貨幣化將會造成稅收的弱化,甚至使稅收退出歷史舞台。同時,政府支出貨幣化將終結現代銀行體系和貨幣的信用產生方式。政府支出貨幣化將終結負債資本主義,轉而進入積累資本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將進入新的時期,其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將發生深刻的基礎性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