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祠記

《象祠記》是明代思想家、文學家王守仁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苗人翻修象祠一事,引出議論。象之所以被苗民祭祀,是因為他在舜的感化下改惡從善,作者宣揚了“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的觀點,即君子應該修身正德,以德感化天下人,具有激勵人改過向善的積極意義。作者從具體的事實得出抽象的結論,並以此作為立論的依據,是其心學思想的反映,可謂小處見大,立意不凡。全文構思巧妙,見解獨特。語言平正典雅,能引經據典為論點作註腳,此又一特色。但是文中的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象祠記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王守仁
  • 作品出處:《王文成公全書》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象祠記
靈、博之山1,有象祠焉2。其下諸苗夷之居者3,鹹神而祠之。宣慰安君4,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5,而請記於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6,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7,皆尊奉而禋祀焉8,舉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9,唐之人蓋嘗毀之10。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坏於有鼻,而猶盛於茲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祀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乾羽既格之後乎11?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12?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13,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14,則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15,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至於惡;不底於奸16,則必入於善。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聖,而管、蔡不免焉17。斯可以見象之見化於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澤加於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於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於舜之封象歟18
吾於是蓋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則唐人之毀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於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靈、博之山:兩山名。即靈鷲山、博南山,均在雲南省境內。
  2. 象祠:象的祠廟。象,人名,傳說中虞舜的弟弟。
  3. 苗夷:苗族。古代對少數民族統稱夷。
  4. 宣慰:即宣慰使,明代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此官職,由土人世襲,掌管該地區軍政事務。
  5. 新:動詞,翻新修繕。
  6. 肇(zhào):開始創建。
  7. 曾高:即曾祖、高祖。
  8. 禋(yīn)祀:泛指祭祀。禋:古代祭天的一種禮儀。
  9. 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縣境內。相傳舜封象於此。象死後,當地人為他建了祠廟。
  10. 唐之人蓋嘗毀之:唐代元和年間,道州刺史薛伯高將象祠拆毀。
  11. 乾羽:古代兩種舞蹈,乾舞和羽舞。據《尚書·大禹謨》載,舜命禹征有苗,三月未成。舜則用文德感化,在兩階“舞乾羽,七旬,有苗格”。格,即歸附。
  12. 驁桀:又作桀驁,倔強凶暴。
  13. 烝(zhēng)烝乂(yì):兢兢業業工作,進行治理。
  14. 瞽(gǔ)瞍(sǒu):舜父名。
  15. 弟:通“悌”,敬愛兄長。
  16. 底:通“抵”,到。
  17. 管、蔡: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武王死後,管叔和蔡叔反叛,被周公率軍隊平定。
  18. 殆:大概。

白話譯文

位於貴州黔西的靈鷲山和博南山上有象的祠廟。那山下住著許多苗族人民,他們都把象當作神來祭祀。宣慰使安君,順應苗民的請求,把祠廟的房屋重新修整一番,同時,請我為象祠作一篇記。我問他說:“你打算是拆毀它呢,還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說:“是重新修整它對它翻新。”我說:“重新修整它對它翻新,是什麼道理呢?”宣慰使說:“大概沒有人知道這座祠廟的創建的起源了。然而我們這些居住在這裡的原著苗民,從我的父親、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尊敬信奉這座寺廟,而且偶爾並誠心祭祀,不敢懈怠荒廢。”我說:“怎么會這樣呢?有鼻那地方也有個象祠,唐朝的時候有人曾經把它毀掉了。象的為人,作為兒子不孝順父母,作為弟弟不懂得尊敬兄長,態度傲慢。對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到斥責,可是象祠還是存留到了現在。在有鼻他的祠廟被拆毀,可是在這裡卻還香火旺盛。怎么會這樣呢?”
我明白這個道理了!君子愛這個人,便會把他的愛擴大到他房頂上的烏鴉,更何況是對聖人的兄弟呢!既然這樣,那么這座象祠廟是為了舜而興建的,不是為了象啊!由此我推想,象是在舜用乾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之後才死去的嗎?如果不是這樣,那古代暴戾不遜、囂張跋扈的人難道還少嗎?可是唯獨只有象的祠廟能源遠傳到今世。從這裡我能夠感覺到舜的品德的高尚,深深地進入到人的心中,他的恩德惠澤流傳得非常遼遠長久。
象的凶暴大概在年少時就是這樣的,又怎么知道他後來沒有被舜的恩德感化呢?《尚書》上不是這么說嗎:“舜能用他的孝順美德使家庭和睦融洽,使家人逐漸向善靠攏,不至於走到邪門歪道上去。”瞽瞍也能聽從,由此可見,他最終被舜感化成為一個慈祥的父親了。如果象還是不尊敬兄長,就不能夠說和睦融洽了。他不斷向善進步,就不至於仍然是個邪惡的人;他不往邪路上走,就表明他一定會向善的道路上走。象最終被舜感化了是真實可信的啊!《孟子》說:“天子派官吏去治理象的封地,象不可能會大有作為的!”這可能是因為舜深愛著象,並且為他考慮得非常周詳,所以用來扶植、輔助他的辦法就很周到。不然的話,像周公那樣聖明的人,在他當政的時候,管叔、蔡叔卻不能避免被誅殺、放逐的命運。從這裡我們能夠看出象被舜感化了,因此他能夠任用賢能的人,安穩地保住他的位子,給老百姓施與恩澤,所以,他死了以後,才會有人想念他啊!諸侯的卿,都是由天子來任命的,這是周代的典章制度,這種制度大概是仿效舜封象的辦法吧!
因此我完全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沒有不能被善感化的人。既然這樣,那么唐朝人拆毀象的祠廟,根據的是象開始時的行為表現。如今苗民尊奉、祭祀他,依據的是象最終的行為表現。這個道理,我將把它向世人做一個詳細的說明。讓人們明白:人即使跟象一樣不善良,也能夠改正。君子修養自身的德行,到了至聖的極點,即使身邊有人跟象一樣不仁、凶暴,也能夠感化他的。

創作背景

舜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的領袖。象,是舜的同父異母兄弟,在父親瞽瞍的支持下,多次企圖殺害舜,但都沒有成功。舜不計前嫌,繼位後仍封他為有鼻國國君。眾所周知,虞舜的弟弟象不仁不善,作為一個反面人物沒有人願意紀念他,唐人就曾拆毀過有鼻象祠,可靈博山仍然有許多苗人在恭恭敬敬地祭祀他。唐朝毀象祠後800年,明朝正德三年(1508年),貴州直宣慰使安貴榮順苗民之求重修象祠,並請謫居貴州修文龍場的王守仁作文。王守仁應宣慰使請求寫下這篇《象祠記》,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文章與《尊經閣記》相仿佛,重點在理論的探討及闡述。“鹹神而祠之”一句,看似平常,其實別有含義,它並不僅僅說明了象在該地區的影響之大,也是從空間的角度說明寫作此文的必要性。把一個原本需要解說的道理,隱含在一句平常的敘述之中,而無絲毫斧鑿之痕,手眼不凡。
第二部分的一段對話“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里祀焉”,空間加時間,賦予讀者一個立體的概念。作者在對話中以己之口說出象在其封地有鼻的神廟,早在唐代已被毀,而此地卻延及至今,其故安在,很自然引起讀者的興趣,並一掃平鋪直敘之呆氣,顯得文章輕鬆活潑。尤其是兩個“胡然乎”的運用,既形象地表達了作者尋求答案的迫切心情,也緊緊扣住了讀者之思路。
第三部分主要是對前面所提問題的探討。一方面著眼於象的客觀,因其兄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寫得很簡略。作者認為真正的原因還是應該從象的主體上去尋找,提出“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的見解。這種見解道他人所未道,的確新穎,這也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作者信奉主觀唯心主義,認為封建的倫理綱常和道德觀念都是與生俱來的,即使象這樣的人,其良知也與聖人同,只是私慾暫時蒙蔽了良知,一旦受至德所化,良知即現,“天下無不可化之人”。因此,他明確地推出“唐人之毀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全文議論,二句作結,讀者疑團盡釋。
全文結構精巧,由敘述轉入議論,銜接自然緊湊。作者在與宣尉使的一段對話之後,提出疑問,下文轉入作答,為後文留下空間。下文議論時,引經據典,分析細緻人微,從舜的德行以及象後來的行為分析其中的原因,邏輯嚴密,具有一定的說服力。這篇文章有著濃厚的主觀唯心主義色彩,誇張了主觀精神的作用。文字洗鍊精粹,文筆生動活潑,說理深刻有力,頗可借鑑。

名家點評

清·吳楚材吳調侯:“傲弟見化於舜,從象祠想出,從來未經人道破。當與柳予厚《毀鼻亭神記》參看,各闢一解,俱有關名教之文。”(《古文觀止》卷十二)
清·過珙:“象胡然而祠也。象而祠象,必德且澤於祠所矣。象既德且澤於祠所也,象胡然而不可祠乎?見化於舜,故德澤加於其民,既死而人懷之,其論是也。今而後吾見象祠之宮新矣毀云乎哉。”(《古文評註》卷十)

作者簡介

王守仁( 1472年—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浙江餘姚人,明代哲學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進士,任刑部、兵部主事,後因觸犯宦官劉瑾,被貶謫為貴州龍場驛丞。後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有功,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卒謚“文成”。他在哲學上成就很高,發展了陸九淵的“心學”,主張以心為本體,認為“心明便是天理”,提倡“致良知”的學說,形成了聲勢浩大的“陽明學派”,在中國哲學史上有重要影響。其散文健勁不乏文采,在明代散文中獨樹一幟。有《王文成全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