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豌豆彩潛蠅又名
豌豆潛葉蠅,分布於南北各地,寄主範圍非常廣泛,其中包括豆科、十字花科、菊科、葫蘆科的多種作物,以豌豆、蠶豆、油菜、十字花科蔬菜、萵苣等受害最重。幼蟲潛葉蛀食葉肉,形成潛道,嚴重的葉肉全被吃光,僅剩兩層表皮色。
為害特點
主要以幼蟲在葉片組織中潛食葉肉,形成迂迴曲折的隧道,僅留上下表皮。嚴重時全葉枯萎,不僅直接影響葉片的商品價值,還影響寄主的果莢、果實或種子質量和產量。幼蟲發育成熟後在葉片內化蛹,區別於其他多種斑潛蠅在葉外化蛹。幼蟲還可潛食嫩莢和花梗。成蟲還可用產卵器刺破葉表皮,吸食汁液,形成許多小白點。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3毫米,翅展5―7毫米,暗灰色。頭部黃色,短而寬。複眼橢圓形,紅褐色。觸角3節,短小,黑色。胸部發達,翅l對,透明,有紫色閃光。後翅退化為平衡棒,黃色至橙黃色。卵橢圓形,長約0.3毫米,乳白或灰白色,略透明。幼蟲蛆狀,體長2.9―3.5毫米,前端可見能伸縮的口鉤。體表光滑柔軟,由乳白色轉為黃白色或鮮黃色。蛹卵圓形,略扁,長約2.5毫米,圍蛹。初為黃色,後呈黑褐色。
生活習性
豌豆彩潛蠅在中國由北向南世代逐漸增加,遼寧年發生4―5代,華北5代,江西12-13代,廣東近20代。淮河以北蛹在被害葉中越冬,淮河秦嶺以南至長江流域主要以蛹越冬,少數幼蟲、成蟲也可越冬,華南地區周年發生。各地均從早春起蟲口數量逐漸上升,春末夏初達到猖獗為害時期。氣溫超過35℃時有蛹期越夏現象。秋後可造成輕度為害。成蟲白天活動,吸食花蜜,也可在寄主葉面吸食汁液,形成許多不規則小白點,對甜汁有較強趨性,補充營養後產卵。卵散產,多產在葉背邊緣葉肉上,尤以葉尖居多。成蟲壽命一般7―20天。每頭雌蠅產卵45―98粒。卵期8-11天。幼蟲孵後即潛食葉肉,蟲量大時短期內致使全葉發白乾枯。幼蟲期5―14天,共3齡,老熟後在蛀道末端化蛹,伸出2個氣門梗呼吸。蛹期5―16天。
華北地區以蛹在被害的葉片內越冬。翌春4月中下旬成蟲羽化,第一代幼蟲為害陽畦菜苗、留種十字花科蔬菜、油菜及豌豆,5—6月為害最重;夏季氣溫高時很少見到為害,到秋天又有活動,但數量不大。成蟲白天活動,吸食花蜜,交尾產卵。產卵多選擇幼嫩綠葉,產於葉背邊緣的葉肉里,尤以近葉尖處為多,卵散產,每次1粒,每雌可產50一100粒。幼蟲孵化後即蛀食葉肉,隧道隨蟲齡增大而加寬。幼蟲3齡老熟,即在隧道末端化蛹。各蟲態發育歷期:13—15℃時,卵期3.9天,幼蟲期11天,蛹期15天,總計30天左右;23—28℃時,各蟲態歷期分別為2.5、5.2、6.8天,計14天左右,成蟲壽命一般7—20天,氣溫高時4-10天。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及時清除敗葉和剷除地邊、道邊等處的雜草,將其集中處理,可減少蟲源。
(2)藥劑防治。初見為害狀時為成蟲大量活動期(5月中下旬),幼蟲處於初齡階段,大部分幼蟲尚未鑽蛀隧道,藥劑易發揮作用。常用藥劑有:50%
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甲氰菊酯乳油6000一7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除豌豆田外,地邊、道邊等處的雜草上也是成蟲的聚集地,應進行防治。農戶如能統一防治效果將更好。
(3)上述藥劑防效不理想的地區,可選用防治
美洲斑潛蠅的殺蟲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