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

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

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博士少校(Major Dr. Jean-Baptiste Ouédraogo)(1942年6月30日,卡亞,——)上沃爾特(現名布吉納法索)前國家元首、軍事獨裁者。莫西族天主教徒。曾先後就讀於象牙海岸的阿比讓醫學院、法國波爾多醫學院和斯特拉斯堡醫學院,獲得醫學博士學位。1972年回國進入軍界,成為少校軍醫。1982年在首都新軍營醫院任主任醫師。同年與托馬·桑卡拉等發動政變,推翻澤博政府,1982年11月8日—1983年8月4日任救民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兼任國防和退伍軍人部長。1983年5月下令逮捕總理桑卡拉,自任總理。同年8月4日被桑卡拉推翻。

基本介紹

人物簡介,人物傳記,從軍醫到國家元首,閃電政變,施政主張,為政舉措,雙雄對決,暗潮湧動,“五·一七”事件,政變下台,

人物簡介

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Jean-Baptiste Ouedraogo,1942年6月30日——)
上沃爾特前拯救人民臨時委員會主席(國家元首)、政府總理兼國防和退伍軍人部長、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少校。
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少校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少校

人物傳記

1942年6月30日生於上沃爾特(今布吉納法索中北大區桑馬滕加省卡亞莫西族人。信奉天主教。他少有大志,聰明好學,在家鄉卡亞縣的巴姆國小畢業時,以優異成績考入首都瓦加杜古贊達·卡博雷中學。韋德拉奧果中學時期愛上了醫學,中學畢業時經過激烈的競爭,就讀於象牙海岸(今象牙海岸)的阿比讓醫學院,又先後在法國波爾多軍事醫學院和斯特拉斯堡大學醫學院深造,攻讀體育衛生兒科醫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1972年回國進入軍界,為少尉軍醫,1976——1977年任瓦加杜古市醫院兒科主任醫師。由於他醫術高明、工作勤勉,1979年晉升少校軍醫。1981年赴法國米盧斯進修兒科醫學。1982年2月回國,在首都瓦加杜古新軍營醫院任主任醫師。
1982年11月7日與托馬·桑卡拉上尉等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賽耶·澤博軍政府,1982年11月8日——1982年11月11日任國家最高權力和決策機構——拯救人民臨時委員會臨時主席,1982年11月11日——1982年11月26日任拯救人民臨時委員會主席,1982年11月26日——1983年8月4日任上沃爾特共和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國防和退伍軍人部長、武裝部隊最高統帥,1983年5月17日下令逮捕總理桑卡拉,自行兼任政府總理。同年8月4日被桑卡拉發動軍事政變推翻。
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總統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總統

從軍醫到國家元首

在上沃爾特政治動盪的歲月里,一位英姿勃勃的中年軍官於1982年11月7日凌晨率領一批下級軍官和士兵以閃電偷襲的方式推翻了1980年政變上台的澤博軍政府,接管了國家政權,組成國家最高權力和決策機構“救民委員會”,並出任該會主席和國家元首。這位在上沃爾特獨立後第三次通過政變上台的人物便是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此前他還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少校軍醫。

閃電政變

這場政變幾乎未遇到任何抵抗,國家元首賽耶·澤博在官邸(位於市中心的紀堯姆·韋德拉奧果兵營)中束手就擒,內政部長巴當比耶·內濟安在被押往軍營途中因企圖逃跑被擊斃,另有1名警官和4名平民在政變交火中喪生。政變軍人在合成團(亦稱“新軍營”)指揮所釋放了前總統阿布巴卡爾·桑古爾·拉米扎納和其他在押政治犯,接著把他們軟禁起來。
1982年11月7日中午,政變軍人通過國家電台宣布:成立“拯救人民臨時委員會”,取代被推翻的爭取國家進步復興軍事委員會。公報稱他們的行動是對賽耶·澤博推行的冒險和叛變政策的正當懲罰,他們遵守國際協定和義務,等等。救民委員會由軍士普通士兵和基層軍官組成,通過頒布命令領導國家和制定法律。同日下午,前政權的一些官員被逮捕。政變後,全國實行宵禁、關閉邊界,切斷與國外的交通聯繫,處於非常狀態。11月8日凌晨,瓦加杜古仍有槍聲,全程關卡林立,國家電台、電視台、電訊中心、機場等要地繼續由軍人守衛,軍人在街上執行安檢任務。晚間,40歲的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少校任救委會主席。此外,救委會批准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約里安·加布里埃爾·索梅留任原職。救委會發表聲明,指責賽耶·澤博軍政府“背叛了人民的信任”,“無理鎮壓勞動民眾和大、中學生”,表示救委會將遵守對外協定和義務。11月9日,救委會要政府各部保證國家的連續性,要求作為“技術專家”的各部常務秘書負責“處理日常工作直至下達新命令為止”;“在任新職期間保持警惕,任勞任怨,講究效率”。

施政主張

當日,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主席接見外交使團,闡明新政權的外交政策。18日,他向國內外記者宣布新政權的的對內政策,主要是:恢復秩序,改組武裝部隊國家機關;建立真正的社會正義;尊重人權,保證個人集體自由;促進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逐步恢復實施正常的憲法。他作出許諾,“在兩年內恢復實施正常的憲法,到時我們就將返回軍營”。他透露,新政權的最高機構是救委會,它由各團民主選舉出的代表組成。
1982年11月22~26日,救民委員會和部隊代表舉行會議。公報宣布新政府成立,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主席兼任國家元首和國防部長,由他掛帥領導另外16名部長。閣員的平均年齡為34歲左右。1983年1月10日,政府特別會議任命政變集團二號人物托馬·桑卡拉為政府總理。自新政府成立起,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主席決定改變國家的生活方式,採取了節約措施,先以“背叛軍民”或以“整頓軍隊”為由,勒令21名高級軍官提前退役,並指示繼續預審被軟禁的第三共和國領導人,其中有前總統桑古爾·拉米扎納、前總理約瑟夫·科農博和前議長康戈·韋德拉奧果。

為政舉措

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執政後,為了穩定政局,實行了照顧國家現實的政策,採取了一些“現實主義”舉措,在政治領域宣布“兩年內恢復憲法生活”;整頓軍隊、清除軍隊和國家機關中的“貪污腐化玩忽職守”的官員,加強對各級政權的控制。在經濟領域,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解決吃飯問題”,宣布“不實行國有化”,鼓勵私人投資,對傳統勢力和工商界採取團結、合作方針,削減行政經費,積極尋求外援,克服經濟困難。在外交領域,開展全方位外交,強調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奉行不結盟政策,主張“在尊重主權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對外關係”,與“各種類型、各種色彩的夥伴”合作。

雙雄對決

暗潮湧動

1983年起,國家元首讓-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少校與總理托馬·桑卡拉上尉之間因政見分歧和權力之爭導致矛盾日益激化。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主張推行的政策比較務實和溫和。而桑卡拉則截然不同,他主張進行徹底的“改造”,具有明顯的馬克思主義激進色彩。韋派和桑派激烈對抗。

“五·一七”事件

1983年5月17日,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在加布里埃爾·索梅等老軍人支持下,逮捕了托馬·桑卡拉和救民委員會常設書記處總書記讓-巴蒂斯特·布卡里·林加尼少校,並解除了桑卡拉的總理職務。此舉引起桑派的反抗,桑派主要人物布萊斯·孔波雷上尉指揮精銳的波城傘兵突擊隊與韋德拉奧果政權相抗衡。孔波雷指責韋德拉奧果未經救委會同意就逮捕桑卡拉等人,純屬非法,支持桑卡拉的社會勢力也對韋德拉奧果施壓。迫於種種壓力,韋德拉奧果無奈地於6月中旬將桑卡拉、林加尼釋放。
事後,兩派矛盾趨於白熱化。韋德拉奧果一方面重申軍人不介入政治,兩年內還政於民,並釋放歷屆政權領導人;另方面攻擊桑卡拉,指責桑卡拉反對現政權。桑卡拉則以牙還牙,公開指責韋德拉奧果“還政於民”的口號是“騙人把戲”,鼓動軍人為“解決全國人民的問題出力”。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為穩定既得的權位,打擊面越來越廣,繼而對支持桑派的勢力實行高壓排擠政策,引起文化教育工會和青年學生的普遍不滿。桑卡拉派還得到了利比亞加納的幕後支持。

政變下台

1983年8月4日深夜,激進派的桑卡拉、林加尼等人領導波城傘兵突擊隊和瓦加杜古部分準軍事部隊發動軍事政變(“八·四革命”),經過一番激戰,推翻了韋德拉奧果政權,巴蒂斯特·韋德拉奧果從此退出政治舞台。此後,韋德拉奧果重返醫學界,1992年5月14日創立瓦加杜古和平聖母醫院,同時也以前總統和國家元老身份出席一些國事和社會活動。
頗具戲劇性的是2005年5月26日,前總統阿布巴卡爾·桑古爾·拉米扎納就在韋德拉奧果經營的和平聖母醫院壽終正寢
韋德拉奧果、拉米扎納、孔波雷總統、澤博韋德拉奧果、拉米扎納、孔波雷總統、澤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