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言,義聲。本義:商議,討論)
(2) 同本義 [discuss;exchange views on;talk over]
議,謀也。——《廣雅》。按,謂論事之宜。
唯酒食是議。——《詩·小雅·斯乾》
(3) 又如:議計(商議合計);議妥(商量妥當);議婚(商談聯姻之事)
(4) 評議是非 [comment on]
議論證據古今。——韓愈《柳子厚墓志銘》
(5) 又如:議勛(評議功勳);議語(談論)
(6) 選擇 [select;choose]
(7) 又如:議才(選拔人才)
(8) 議處;議罪 [consider and punish;discuss a crime]
因為誣上,卒從吏議。——司馬遷《報任安書》
(9) 又如:議狀(論罪定刑的文書);議處(清制對有過失的官吏,交吏部擬定處罰辦法);議懲(評議罪刑給予懲處);議刑(議罪以定刑)
(10) 議論,特指議論政事 [comment;talk over]
(11) 通“儀”( yí)。忖度 [conjecture]
議之而後動。——《易·繫辭上》
昔先王議事以制。——《
國語·鄭語》。王引之雲:“議,讀為儀。
博學不可使議世。——《
墨子·非儒》。王念孫雲:“儀,議古字通。”
〈名〉
(1) 意見、看法、判斷或評價 [opinion;view]
(2) 又如:議計(意見和計策);議論風生(比喻能言善道,語辭生動有味)
常用詞語
◎議案 yì’àn
提供會議討論決定的提案。
◎議程 yìchéng
會議上議案討論的程式;議事日程。
◎議定書 yìdìngshū
一種國際檔案,是締約國關於個別問題所取得的協定,通常是正式條約的修正或補充;國際會議上經過各方簽字的會議記錄。
◎議和 yìhé
通過談判達成終止敵對行為或停止戰爭。
◎議會 yìhuì
某些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議論 yìlùn
(1)對某問題進行評議討論。
(2)評議討論時表示的意見。
◎議事 yìshì
商討官方的事務;商議公事。
◎議席 yìxí
議會中議員的席位。
◎議員 yìyuán
在議會中有正式代表資格,享有表決權的成員。
常用成語
◎議事日程 yì shì rì chéng
議事:討論或辦理事情;日程:時間進度表。在計畫之內的討論、辦理事情的日期。
造句:開發中國家成功地把它們所關心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問題提到永久性
議事日程上來。
◎議論紛紛 yì lùn fēn fēn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議不反顧 yì bù fǎn gù
指為了正義奮勇向前,不回頭、後退。議,通“義”。
造句:革命英雄們為了新中國的獨立事業議不反顧。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字部】議
《唐韻》《集韻》《韻會》𠀤宜寄切,音義。《說文》語也。《徐曰》定事之宜也。《廣雅》言也,謀也。《廣韻》評也。《正韻》謪也。《易·節卦》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書·周官》議事以制。《禮·曲禮》公事不私議。《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文中子·問易篇》議其盡天下之心乎。《注》續書有議。
又《廣韻》擇也。《儀禮·有司徹》乃議侑於賔以異姓。《鄭注》議猶擇也。擇賔之賢者,可以侑屍,必用異姓廣敬也。
又《玉篇》法有八議。《周禮·秋官·小司𡨥》以八辟麗邦法,附𠛬罰。一議親,二議故,三議賢,四議能,五議功,六議貴,七議勤,八議賔。
又《唐書·百官志》下之通上,其制有六,四曰議。《蔡邕·獨斷》其有疑事,公卿百官會議。若台閣有所正處,而獨執異意,曰駁議。
又官名。《後漢·百官志》議郞六百石。《唐書·百官志》有諫議大夫。
又司議郞。
又通作𧧼。詳前𧧼字注。
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𠀤義平聲。謀度也。《詩·小雅》或出入風議。陸德明協句音宜。
又葉牛何切,音俄。《史記·述贊》桓公之東,太史是庸。及侵周禾,王人是議。庸葉東,議葉禾。 《說文》本作𧭖。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韓國、日字型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