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和,拼音yì hé,漢語辭彙,通過談判達成終止敵對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議和
- 外文名:negotiate peace
- 拼音:yìhé
- 解釋:通過談判結束戰爭;也指為和平進行談判
議和,拼音yì hé,漢語辭彙,通過談判達成終止敵對行為。
議和,拼音yì hé,漢語辭彙,通過談判達成終止敵對行為。...... 議和,拼音yì hé,漢語辭彙,通過談判達成終止敵對行為。中文名 議和 外文名 negotiate peace 拼音...
南北議和編輯 鎖定 1911年10月10日革命軍在武昌打響第一槍,在之後的時間裡南方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朝統治呈土崩瓦解的狀態,截止11月末清政府所控區域只有東三省、...
蒙金議和,金朝和蒙古的議和。1146年,金朝以八萬神臂弓弩手征討蒙古,歷經數年,終不能勝。...
宋金嘉定議和後,金方逐漸喪失了以往那種控制宋金關係發展方向的主動權,這個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其中金的衰弱,金的內憂外患嚴重,宋始終不忘與金的世仇是導致...
平時人們重視“口彩”,就儘量避諱說“蒜”(散)字。尤其是在過年或喜慶時,吃大蒜,不能說蒜(散),要說“議和菜”,總之要說吉利的話。...
1900年8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10月,法國政府向各國發出議和要求的照會,並建議以它作為對清政府進行談判的基礎,為各國所接受。...
南北停戰議和是指1911年12月18日,清廷代表唐紹儀與革命軍代表伍廷芳在上海舉行第一次會議。...
在黨的歷史上,1936年5月5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向全國發出了 《停戰議和一致抗日通電》,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已經開始由反蔣抗日政策向逼...
紹興和議是南宋與金訂立的和約。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與金於書面達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宋割讓從前被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
隆慶和議是明朝隆慶年間,在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等人的籌劃下,明朝與蒙古達成了對俺答汗的封王、通貢和互市的協定。在明朝中央內閣官大臣的張居正和高拱,加上地方...
金貞祐二年(1214)、蒙古太祖九年三月,蒙古破金河東、河北、山東九十餘郡後屯軍於中都城北,諸將請乘勝破中都,成吉思汗不許,遣使迫金議和。金宣宗命都元帥...
宋夏交兵,宋敗於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三役,希望與夏議和。西夏雖獲勝,但戰爭損耗及宋夏間榷場貿易停止,經濟受損,民怨四起。夏景宗遂尋求與宋議和。...
《昂貴的和平:中日馬關議和研究》編輯推薦:為甲午戰爭畫上句號的《馬關條約》是怎樣出籠的,又是怎樣簽訂、怎樣批准、怎樣互換的?這樣的結果是否有機會避免?讀過《...
天眷和議是金朝和南宋簽訂的一次和議。和議由時任金朝左副元帥的完顏昌提出並全權操辦,宋高宗授意秦檜和王倫等進行談判,雙方最終於金天眷二年(1139年)正月達成...
《馬關議和中日談話錄》是清·佚名編著的一部史料筆記。...... 《馬關議和中日談話錄》五篇,系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時,李鴻章與日本代表的對話實錄,雙方互有問答,每...
《馬關議和中曰談話錄》是佚名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 《馬關議和中曰談話錄》是佚名創作的中國史類書籍。書名 馬關議和中曰談話錄 作者 佚名 類別 中國...
和議前西南各方利益要求及鬥爭焦點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孫中山領導了第一次護法運動。當時,桂滇軍閥也混跡其間,但實際時時準備妥協。...
《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 《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記錄了光緒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戰敗,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鴻章與...
金蒙議和是1147年金朝和蒙古的議和,每年歲遺牛、羊、米、豆、綿、絹之屬甚厚。...... 金蒙議和是1147年金朝和蒙古的議和,每年歲遺牛、羊、米、豆、綿、...
宋金和議編輯 鎖定 宋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汴京陷金,徽、欽二宗北狩,北宋亡。其後宋室南渡,改元建炎,以迄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之十五年間,與金始終...
南宋開禧伐金失敗後,於嘉定元年(1208年)由史彌遠主持與金議和,訂立了“嘉定和議”。其內容主要是:(1)宋金為“伯(金)侄(宋)之國”;...
夏宋和議,西夏建國初期與宋和議事件。西夏建國初期,為迫使宋朝承認西夏的地位,從天授禮法延祚三年至五年(1040—1042),景宗李元昊屢對宋作戰,取得三川口、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