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國萍

譚國萍

譚國萍,筆名,蘇枍北,常用網名,雲飛揚,70後,湖北人,出生於巴楚文化發祥地之一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長江西陵峽畔,素有三峽門戶之稱的夷陵。做過廣西《芳草文學》雜誌編輯、《金田雜誌》特約記者;2001至2008年從事記者、編輯工作,同時擔任騰訊管理員及論壇版主,2010年應邀安徽國游集團《丫山旅遊報》執行主編至今。兼《新詩》主編助理、《新詩三百首》編選編輯、《激流》詩刊顧問;對文字追求感性理性且飛揚灑脫的文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譚國萍
  • 國籍中國
  • 職業記者,編輯,作家
  • 代表作品:《白月光》等
個人簡介,獲獎情況,作品賞析,相關評論,相關評論,代表作品,

個人簡介

作品發表於《新詩》《現代青年》《北方作家》《香稻詩報》《詩歌報》《幾江詩刊》《指間文學》《詩部落》《中國魂》《情詩季刊》《純詩詩刊》《甘肅青年詩刊》《關雎愛情詩刊》《海外詩刊》《華夏詩刊》《漢詩讀本》《齊魯詩歌》《月亮詩刊》《太行詩刊》《東坡風》《核桃源》《金田雜誌》《春谷文學》《中國文學》《陝西文學》《芳草文學》《大眾文學》《漢語姿態》《漢之南》《大別山詩刊》《印象峨嵋》《旅遊視野》《銅陵日報》《京江晚報》《經濟信息時報》《周口晚報》《丫山旅遊報》等報刊。入選《當代詩卷》《中國當代詩人詩歌精品專輯》《湖北詩歌現場(2013年卷)》《2013年度全球華語詩歌精選》等多種年度詩歌選本。
詩觀:詩為心聲而作,詩為陶冶而吟。
丫山花海石林丫山花海石林

獲獎情況

●《中國文學》2013年度我最喜愛的十大詩人
●《白月光》獲2013年《北方作家》編輯部、《大運河文學》編輯部、《現代作家》編輯部、《茶館文學月刊》編輯部舉辦的“大運河杯●相約中秋”全國詩歌大賽(特等獎) 
●《長城,那千年的烽煙》獲2013年《好心情文學》“長城”主題大獎賽(一等獎)
●《如果,遠方》選入廣東第二課堂·國中2011年第11期教材 
●《柔情忍回首,一吟雙淚流》獲2010年《鳳凰網》舉辦的“清明節”全國徵文大獎賽(優秀獎)

作品賞析

《白月光》
蘇枍北
一直以為,白月光只存在瀲灩的
蜀風宋煙,青瓷杯的酒波上
或只為偶爾客串
露個風花雪月的臉
今夜月光,紛揚一穹浪漫
採擷月的深沉,看縮影輝映的笑靨
蕩漾溫情,穿透了九月菊的花瓣
廣袤大地,你依舊披霜掛銀
凝劍指月,一路向北
燃燒的情愫凝成一滴
晶瑩的夜露
剔透中穿越千古
飲盡釀在故事裡的
白月光。醉了一蓬透徹的情結
我的心思昭然若揭
無處可藏


《長城,那千年的烽煙》
蘇枍北

用博大的智慧與千萬志士的血肉
壘砌仰望的高度
延伸蜿蜒,橫亘萬里
歷史的滄桑詮注多少
磅礴風雨,雄峙中國大地
無數斑斕的想像,在千年的烽煙里沸騰
駐足長城垛口
聆聽雄關峻岭下,金戈鐵馬
看誰主宰王的疆域

你不倒的脊樑
永遠橫臥在群山之巔,承載著歷史無聲的嘆息
一座血淚城牆,如濃濃的潑墨
勾勒大地的史詩
就讓你遠嘯的威風,嘹亮浩然的長空
抵達祥和
隱去刀光劍戟,關內關外
頌你無垠疆域的風采

如今,和平的火焰
化為涅磐的舞姿,生生不息——
你是國人心頭不落的圖騰
站在五千年文明之上
手捧厚重的歷史畫卷,把你血肉之軀
交給明月清風
任一顆激盪的心,和著祖國的脈搏
一起跳動 

《如果,遠方》
蘇枍北

找尋人生的方向
一如我順著夢馬兒的蹄音
找尋美的期冀,我無聲的夢凝結在心
靈魂,在曠野馳騁

沿途陌上花開,宛若詩在遠方
滴落的清露,為天地默然詮釋
如果,遠方是一首詩
我會用輕於空氣的言語
諦聽詩箋中的飄逸

此刻,正穿越
風吟低語的路途,與你會合
期盼,在碧草如茵的綠洲——你就是
我靈感歸依的遠方

相關評論

用閱讀滋潤視野與情懷
    ——黃葉斌老師評兮雲飛揚散文《古城之旅》——坐臥秋天,行吟瘦西湖

“我要深入秋天的源,緊緊的,緊緊的盯著每一道靈氣孕育的文化名城——揚州!這裡的亭台樓閣,精緻細膩,都蘸著歲月的滄桑;這裡的楊柳綠草,平靜豐盈,都透著遠古的沁涼。……走進楊柳曉岸,總有一種綠肥紅瘦的心事滋生瘋長;滿目鋪綴的是一闕闕入畫的江南散章,只覺得湖光山色盡在心中,心在湖光山色處。……三分觀景,三分讀史,三分吟詩!二千五百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其間歷經多少帝王夢寐,歷經多少興衰榮辱,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成了文人墨客心底那枚殷紅的硃砂,亦如月光下靜夜思中的塵世奇葩……”(作者語)
遊記散文忌諱的是演繹成為一篇說明文式的流水賬,或者介紹式的導遊詞。祖國江南水鄉庭院的小家碧玉溫婉清秀,北方山嶺草原的粗獷壯闊雄渾大氣,西部邊疆的寥廓蒼茫沉鬱內斂,都是文人筆下的永恆主題。在五千年詩風詞韻的濡染下,華夏大地上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已經被無數個文人墨客的眼光所接觸、發現、點亮、挖掘和謳歌,並點化成為傳統歷史文化中靚麗的一部分。《詩經》“國風”的源流,魏晉古風的傳承,唐宋詩詞的鼎盛,元明清戲曲小說的鋪墊,已經並將繼續為中國近現代的遊記寫景散文做出基礎性的奠基工程和幾乎難以逾越的示範高度。這是一個啟示和挑戰,也是一種考驗和跨越。人們在“新散文”的先鋒文體的試驗中,不管如何變革、創新、融合、消解其散文的內容和形式,充其量,只是一種文本皮毛層面的嘗試而已。其內涵與核心的本質規定,依然在左右和規範著散文創作或寫作的指向與評價標準。
作者的遊記散文,無疑是筆者閱讀過的文章中不可多見的佳作之一。她發現自然的審美眼光是獨特而精細的,她表達意象的人文情感是細膩而深沉的,她聯想歷史的寫作技巧是熟稔而精妙的。你看,文本中,她能夠深入景觀的核心,儘量地挖掘出一種陌生而獨到的語境、一種新奇而詭異的聯想,處處可見個人感受與景觀秘密的對應和對話,時時可感主觀想像與客觀具象的連結和衍生。詩意的流淌、思緒的靈動、感悟的深刻,使得旅遊成為了一種發現之驚喜、一種文化之洗禮、一種升華之冶煉。這可能是散文寫作的一種高層次的境界吧。
作者曾經說過:三分觀景,三分讀史,三分吟詩!這是遊記散文寫作的方法之一。那么,還有一分呢?是留給作者的個人感受吧。克服平庸之作的最好辦法,讀者應該從作者的文本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和警示的。
古城之旅——坐臥秋天,行吟瘦西湖古城之旅——坐臥秋天,行吟瘦西湖

相關評論

李邦佳老師對詩歌的審美
   ——兼對兮雲飛揚部落格小詩的賞析
思念如雨思念如雨
我喜歡有詩意的文章。不論是詩歌還是散文,不論是詩人還是村野樵夫,只要能打動心扉,即便是在心海里泛起小小的漣漪,都會讓人久久難忘。
以下兩首是兮雲飛揚原創,讀起來有一種如夢如幻的感覺——思念如雨/濕了思緒/如那一次的邂逅/注定分離/而此刻咽下心酸/把愛的故事/滑入無聲的結局。還有另外一首:如果可以/我會於守望者姿勢/把多情詩句/撒進波心/學著孤傲胡楊/浴沐夜色歡舞/唱與天際/如果可以/就別讓我隻影單身/淚聚成溪/一次次重逢於夜深的夢/讓那歲月的風/盪起生命音符/驅散我的痛/如果可以/那就沿著夢的軌跡/再次不期而遇/在愛情三岔口/為你默默守候。作者廖廖數句,縷縷情思,躍然紙上。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愁和無奈。詩不在長短,在於意境;詩不來自構思,而來自心靈的自然流露;詩也不在於深奧,普通直白的語言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我喜歡自由體裁的詩歌。對那些律詩、詞牌、仿古詩談不上不喜歡。我一貫認為律詩、詞牌、仿古詩那樣的詩詞形式,規定了特定的框格讓人填寫,連音調平仄、字數多少都有嚴格限制。就像每天在辦公室填寫枯燥無聊的表格一樣,妨礙了寫作者的隨意表達。當然也有很多利用這種形式表達得很好的詩詞。不過能寫好這種律牌詩詞的,大都是具有一定古漢語知識的文化貴族,跟平民百姓沒有多少關係。
自由體詩歌的出現應該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提倡白話文,認為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時期出現大量白話文寫的詩,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郭沫若的《》《女神》《鳳凰涅槃》等,深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此平民百姓也能寫寫詩了,詩歌不再是文化貴族的專利。
有些人把能填寫詞牌當成有文化的標誌,很是榮耀。就像某省文聯付主席王兆山作的《江城子》,總體上給我的感覺是挖空心思、矯揉造作,生拼硬湊。比某些山寨文人的無病呻吟更差勁。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詩歌表達的最高形式就是隨意,筆隨心走。雪萊的憂鬱,郭沫若的誘惑,普希金的纏綿,萊蒙托夫的激奮,泰戈爾的灑脫,拜倫的幽默,都是我最喜歡的。他們的詩歌形式,天馬行空,為所欲為。不造作、不空洞、不受任何清規戒律束縛。詩人只需心血來潮,便可放開思緒,讓想像隨脫韁的野馬在筆端馳騁。或豪放激奮、或悲哀纏綿。或優美舒緩,或抒情浪漫,或憂鬱哀愁,或睿智犀利,或冷嘲熱諷……
這是我喜歡自由體詩的原因。當然,那些應景的吹捧詩集,像賀敬之先生的《放歌集》之類也屬自由體,但不在此列。

麥田守望者楊平評詩(30)
   ——兼對雲飛揚詩歌《暗香玉》、《塤音思古》的解讀
《暗香玉塤》《塤音思古》《暗香玉塤》《塤音思古》
讀雲飛揚的詩歌,我能感受到一種女性詩人罕有的大氣,豪氣,掩卷兮,迴腸盪氣。這組《塤音思古》在保留了故有風格之上,又平添了許多的清亮和唯美,第一首《暗香玉塤》,塤,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詩歌里只是影子,是意象,是象徵,一旦被吹響,,退到了幕後,由始至終縈繞的只是一種思鄉情懷。“吹響一枚玉塤,把春的夢/融進吐蕊的暗香”,這般起句原本平常,不平常在於詩人幾乎不作任何鋪墊,直接把一個有關春天的夢與塤聯繫,吐蕊的暗香,顯然來自沉沉塤音。不得不提的是“吐蕊的暗香”一句,如此大膽的通感運用,表達的效果是震撼的。接下來是畫面,流動的畫面,給人的感覺是且歌且行,情隨影動,動靜相宜,“掛在冰雪的梅尖,風中/你清晰的影子,潮濕我三千青絲/......瘦瘦的藤蔓瘋長,豐盈/一朵雲的故鄉”,這是描寫嗎?是,又不是,無論冰雪、梅尖、風、青絲、藤蔓、雲,一個又一個的意象,顯然已經超越客觀物象,疊加在一起灌注了詩人無限的情感,所有這些只為了落腳到“一朵雲的故鄉”。至此,鋪墊完成,後面是對故鄉的描摹,“八百里玉塤聲里,濺起萬家燈火/瘦筆描摹不盡你模樣呵/......點點硃砂,三分潔白/便醉了斑斕的想像”,這或許不是最真實的故鄉,它只是詩人內心的鄉土,但唯有這似夢似幻的故鄉,才有詩人泣血的疼和思念,才能讓詩人在如泣如訴的塤音里,感受故鄉的真切。
如果說《暗香玉塤》表達的是一種思鄉情懷,《塤音思古》抒發的就是一種曠古幽思。“丈量與你的距離/如何捨得這蔥鬱的畫景。或近,或遠”,丈量與“塤”的距離,其實就是丈量與鄉土的距離,其間遠隔遠遠近近的畫景,那么,塤音呢?塤音也可丈量嗎?塤音這會兒是一種情感,一種意識之流,由“塤”觸碰而生,詩人看到了“詩歌的藤蔓”,“飛翔的雲朵”,還有撫琴望月的伯牙子期;聽到了“黃鶯的啼鳴”,“高山流水的律動”。當真實和虛幻,遠古和現實交織在一起,塤音悠悠,我們方能感受詩人內心的雷霆萬鈞,波濤洶湧。人的情感說複雜就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簡單到只剩下人情,鄉情,“合著陶土締造的生命,從曠野到曠野/抑或蟄伏在枝椏,承托/剔透的情/恬靜,純粹——/亦已等你千年呵/但我知道,一種塤音更接近鄉土/在藤蔓纏繞的心口/彼此溫暖”,千流歸海,萬眾歸宗,無論走多遠,鄉土人情,永遠是你唯一的溫暖,而牽住你的就是那縷若隱若現的塤音。
兩首小詩,塤是載體,是觸點,是情感的線索,詩歌的表現和內蘊遠遠不止於此,詩人基於物,而超然於物,借一種物象,虛實間,把所有的情感宣洩得淋漓盡致。在藝術表現上,古典情懷,結構空靈,語言精緻,讓我們領略到了什麼是詩歌的唯美
附:雲飛揚(蘇枍北)詩歌
◆暗香玉
吹響一枚玉塤,把春的夢
融進吐蕊的暗香
掛在冰雪的梅尖,風中
你清晰的影子,潮濕我三千青絲
那一片白
通體透明,是情
還是禪?吟誦散落在冬天的詩句
瘦瘦的藤蔓瘋長,豐盈
一朵雲的故鄉
八百里玉塤聲里,濺起萬家燈火
瘦筆描摹不盡你模樣呵
渴望駕馭著瘦馬,回歸內心的鄉土
用心捂熱冰雪與梅花的豐滿
點點硃砂,三分潔白
便醉了斑斕的想像
◆塤音思古
丈量與你的距離
如何捨得這蔥鬱的畫景。或近,或遠
不經意觸摸,醉了共鳴
詩歌的藤蔓是飛翔的雲朵,拈花一笑
讓黃鶯的啼鳴
喚醒千年沉睡的琥珀
伯牙子期的相會
高山流水的律動呵,循環往復
塤音聲聲,只為知音吹響
合著陶土締造的生命,從曠野到曠野
抑或蟄伏在枝椏,承托
剔透的情
恬靜,純粹——
亦已等你千年呵
但我知道,一種塤音更接近鄉土
在藤蔓纏繞的心口
彼此溫暖

代表作品

三生三世的溫情——致愛人
三生三世的溫情三生三世的溫情
作者:蘇枍北
1.一泓清泉
2.一彎深情
3.一片段預告雨
當柔情深陷其間
作者:蘇枍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