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不期而遇、偶然。
詳細解釋
探源
《詩經·國風·鄭風·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含義
主要指偶然的、不期而遇的,與遇見不同,遇見能是認識的,能是不認識的,而邂逅只能是陌生的。
“邂逅”有二層意義,其探源如下:
(2)猶一旦、偶然。《
後漢書·
杜根傳》:“邂逅發露,禍及知親。”,《
三國志·
魏書·
管寧傳》裵松之注引《先賢行狀》:“國中有盜牛者,牛主得之,盜者曰:‘我邂逅迷惑;從今以後,將為改過。”
引證解釋
不期而遇。亦作“ 邂遘 ”。亦作“ 邂覯 ”。
《詩·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毛傳:“邂逅,不期而會。” 陸德明釋文:“遘,本亦作逅。”
南朝 宋
鮑照《贈傅都曹別》詩:“邂逅兩相親,緣念共無已。”
《
警世通言·王嬌鸞百年長恨》:“憶昔清明佳節時,與君解逅成相知。”
夏衍《長途》:“這廣坦的荒原,使我想起了我們從 廣州 退出時在柳江船上邂逅的一個旅伴。”
歡悅《
詩·
唐風·
綢繆》:“今夕何夕,見此邂逅。” 毛 傳:“邂逅,解說之貌。” 陸德明 釋文:“覯,本又作逅,同胡豆反,一音戶冓反。邂覯,解說也。
《
韓詩》云:‘邂覯,不固之貌。’解音蟹,說音悅。” 余冠英註:“邂逅,愛悅也,這裡用為名詞,謂可悅的人。”
宋
蘇軾《
次韻答章傳道見贈》:“坐令傾國容,臨老見邂逅。”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公孫九娘》:“入室,則 九娘 華燭凝待。邂逅含情,極盡歡昵。”
偶然 僥倖漢·
王充《
論衡·
逢遇》:“且夫遇也,能不預設,說不宿具,邂逅逢喜,遭合上意,故謂之遇。”
《
魏書·恩幸傳·
侯剛》:“兼 剛 口唱打殺,撾築非理,本有殺心,事非邂逅。”
宋·
王安石 《
高魏留》詩:“邂逅得歸耶戰死,母隨人去亦蕭然。”
宋·
陸游《
夜讀兵書》詩:“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明·顧彥夫《村落嫁娶圖記》:“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
意外、萬一《
後漢書·杜根傳》:“周旋民間,非絕跡之處,邂逅發露,禍及知親,故不為也。”
《
資治通鑑·漢安帝建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邂逅,不期而會,謂出於意料之外也。”
《
三國志·吳書·
呂蒙傳》“又勸 權 夾水口立塢,所以備御甚精” 裴松之注引
晉·
張勃《
吳錄》:“ 權 欲作塢,諸將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為?’ 呂蒙曰:‘兵有利鈍,戰無百勝,如有邂逅,敵步騎蹙入,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南史·張邵傳》:“若
劉穆之 邂逅不幸,誰可代之?”
《
資治通鑑·後唐明宗天成元年》“ 知祥 浚壕樹柵,遣馬步都指揮使 李仁罕 將四萬人,驍銳指揮使 李延厚 將二千人討 紹深 ”元胡·三省 註:“既浚壕樹柵為守城之備,又遣重兵出討,以兵有邂逅,戰苟不利,則退守無倉卒失措之憂。”
清·
蒲松齡 《
聊齋志異·
太原獄》:“﹝ 孫 令﹞乃謂姑婦:‘……汝家本清門,不過一時為匪人所誘,罪全在某。堂上刀石具在,可自取擊殺之。’姑婦趑趄,恐邂逅抵償,公曰:‘無慮,有我在。’”
倉猝、突然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五:“尚書飯白而細,諸人飯黑而麤,呼驛長嗔之曰:‘飯何為兩種者?’驛客將恐,對曰:‘邂逅 浙 米不得,死罪。’”
《
紅樓夢》第九九回:“必實無爭鬭情形,邂逅身死,方可以過失殺定擬。”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禽類·鳥》:“今日之別,可謂邂逅矣。”
交媾章炳麟《
菌說》:“夫婦邂遘,一滴之精,有精蟲十數,入齧泡蜑而破之,以成妊娠。”
表示假設、假如宋
司馬光《
資治通鑑·赤壁之戰》:“卿能辦之者誠決,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
注意事項
偶遇≠邂逅,偶遇強調事件發生發生的偶然性,重點強調是事件發生的性質偶然,邂逅強調的是這件事情本身偶然,即強調遇到這個過程。
邂逅用做人與人相遇時,相遇的雙方可以是曾經已相識也可以是曾經不相識。這要根據語境來判斷,例如電視劇里經常看到的(或者XX小說寫的)“我在XX再次與你邂逅”有再次不經意相遇的意思此時語境中有暗示說明相遇之前雙方相識。
如果語境裡沒有明確暗示則認為之前不相識。又如某個人在回憶錄中寫道:在那個青春爛漫的歲月里,不經意間與你邂逅……”這通常認為是相遇之前雙方不相識。很多人把“邂逅”片面理解為雙方此次相遇前是不相識的,這是不全面的。
這個詞被經常使用在男女異性相遇之間,這裡有必要強調一下,同性之間也是可以使用“邂逅”這一詞的。
定義:兩個人之間,尤其指青年男女間偶然而產生某種短暫或長久的情愫的遇見可被稱為“邂逅”的最普遍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