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謝子強
- 字號:字強學
- 所處時代:南宋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浙江永嘉
- 出生時間:1181
- 去世時間:1257
- 主要成就:寶章閣直學士
史料記載,史書記載,宋寶章閣直學士謚清惠謝公傳,寶章閣直學士清惠謝公像贊,開發廣州,廣州水利沿革,六脈渠,考古發現,
史料記載
史書記載
宋寶章閣直學士謚清惠謝公傳
公諱子強,字強學。永嘉從陳宜中學,登嘉定五年(1212年,有誤。應該是嘉定十六年1223年)進士第,由州縣升朝,著歷太府丞、工部刑部郎,出知嘉興府。復以秘書監左諭德,除起居郎,尋奉神祠,召為兵部侍郎,擢侍制出守潭、廣、越、明四州,卒於寶章閣。直學士謚清惠公。踐揚中外,迴翔要津,所更數鎮皆東南蕃庶之邦。仕者歆慕焉。中奉大夫同知太常禮儀院事周伯琦撰
寶章閣直學士清惠謝公像贊
鳴呼我公,人中之龍,不色立朝,奸邪不容,材兼文武,恭履仁義,興壬佐才,用之未至。瑞安水天駿贊
開發廣州
廣州水利沿革
廣州古來就是水城,水道堪稱編織廣州城市的經緯線,更是這座繁華商貿都市的經濟“血管”。據史料記載,在大中祥符七年,邵曄任廣州知州時,由於子城臨江無濠,船隻備受颱風摧殘,邵曄鑿內濠以通舟楫,作為船舶避風之所。熙寧三年,王靖建成東城後,又在城外鑿濠,形成貫通東西的玉帶河。早在北宋景德中期開鑿的南濠(又名西澳)成為當時廣州最大的內港碼頭。
六脈渠
到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經略謝子強在大修城濠後,又從白雲山引水至濠城,築堤灌溉城北一帶的農田,做到修濠與農田水利相結合。
“六脈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是古人對廣州城的山水格局和空間環境的描繪。宋代修建的六脈渠由東西共6個水渠組成,水流從這裡流到東西兩個濠涌後,再進入玉帶河,最後流入大海。六脈渠明清時都有疏浚,直到民國時期還在使用。現六脈渠同玉帶河、西濠均已改成暗渠,但仍是廣州重要的排水渠道。
考古發現
1997年5月,配合吉祥大廈基礎工程進行的考古發掘,發現宋代六脈渠中的“左一渠”的一段石渠,長9米,上寬4.03米,下寬3.6米,深5.14米,兩壁用紅砂岩和灰白砂岩石條砌築,採用一層橫向,一層縱向的方式壘砌,內壁平整牢固。這為研究廣州的水道變遷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