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惡莫作

諸惡莫作

【拼音】 zhū è mò zuò

【解釋】 諸惡:各種壞事。佛家語,凡是壞事都不要做。舊時用以勸人行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諸惡莫作
  • 拼音:zhū è mò zuò
  • 解釋:凡是壞事都不要做
  • 出處:《大般涅盤經》
諸惡莫作簡要,佛經記載,含義,

諸惡莫作簡要

【出處】 《大般涅盤經》:“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示例】 勸君諸善奉行,但是~。(·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八)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以勸人行善

佛經記載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此一四一句偈總括一切佛教,佛教之廣海,攝盡於此一偈。大小乘八萬之法藏,自此一偈流出也。
1、增一阿含一曰:‘時大迦葉問阿難曰:增一阿含乃能出三十七道品之教,乃諸法皆由此生。阿難報言:如是如是,(中略)增一阿含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諸法。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時尊者阿難便說是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2、北本涅盤經十四曰:‘何等名為伽陀經?除修多羅及諸戒律,其餘有說四句之偈,所謂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3、智度論十八曰:‘隨相門者,如佛說偈: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4、法華玄義四之一曰:‘戒經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明其相,如是等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
5、釋氏要覽上曰:‘阿難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世謂之七佛通戒偈。其義雖為通誡,然七佛各各有禁戒偈。此四句偈為第六佛迦葉如來之偈也。增一阿含經四十四曰:‘於此賢劫中有佛名為迦葉如來,壽二萬歲,二十年中恆以一偈以為禁戒。一切惡莫作,當奉行其善,自淨其志意,是則諸佛教。

含義

《增一阿含經》:
“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
諸善奉行,心意清淨;
自淨其意,除邪顛倒;
是諸佛教,去愚惑想。
云何。迦葉。
戒清淨者。意豈不淨乎。
意清淨者。則不顛倒。
以無顛倒。愚惑想滅。
諸三十七道品果便得成就。以成道果。
豈非諸法乎。”
悟慈法師譯:因為諸惡莫作,為戒具之禁,為清白之行;而諸善奉行,則為心意之清淨;自淨其意,乃為除棄邪念,除滅顛倒;是諸佛教,正正就是棄掉愚惑之想的。云何呢?迦葉!戒清淨的話,其意豈為不淨嗎?意清淨的話,則不會顛倒,由於沒有顛倒之故,愚惑之想就會消滅,諸三十七道品之果,便得以成就,既然成就道果,這豈不是諸法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