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On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e research standpoint of Marx’s economics
論文作者
方以啟著
導師
王金福指導
學科專業
馬克思主義哲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蘇州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9
關鍵字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經濟哲學 經濟理論
館藏號
F0-0
館藏目錄
2010\F0-0\1
內容簡介
馬克思在1845年前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合理核心即勞動價值論是持否定的態度的,把古典政治經濟學當作是一門關於“發財致富的科學”而加以批判,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還處於非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階段。1845年後,馬克思開始肯定勞動價值論,並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以剩餘價值論為核心,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生和發展,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規律性,指出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共產主義實現的必然性。 其次,論文主要論述了馬克思早期經濟學研究的哲學立場。
所謂“哲學立場”是指,馬克思對“哲學”持肯定態度,雖然馬克思批判、否定這一哲學那一哲學,但是沒有批判、否定“哲學”本身;哲學是他的思想發展的核心內容;把“哲學”理解為提供解釋世界的總原則、總公式,從原則出發去思考、解決各種問題。在《1845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神聖家族》中,馬克思從人本主義哲學原則出發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進行否定,並宣布其“敵視人”的性質,對蒲魯東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表示了肯定和讚賞。 然後,論文主要論述了馬克思研究問題的實證科學立場的確立。所謂“實證科學立場”是這樣一種立場:否定“哲學”,對現實問題的認識不以任何理論原則為根據而是以現實本身為根據,通過對現實的研究得出對現實的認識,把現實本身作為思維真理性的最高標準。
在1845年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第一次表示了對哲學的反對和否定,以非哲學家和“哲學家”相對立。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1845-1846年馬克思在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再次表達了對“哲學”的否定,同時確立了“實證科學”的研究立場。這些事實還體現在馬克思(恩格斯)後期大量的文本之中。 接著,論文主要闡述了馬克思後期經濟學研究的實證科學立場。實證科學的研究立場在1845年後的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中得到深刻體現。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和《巴師夏和凱里》中分別對蒲魯東、巴師夏和凱里從抽象的公平正義原則、和諧原則出發研究問題的研究立場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時,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運用了實證科學的研究立場,並使自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成為實證科學。
實證科學立場主要體現在後期《哲學的貧困》、《1857-1858經濟學手稿》和《資本論》等文本之中。 最後,論文主要對西方經濟學研究中的非實證科學的研究立場進行了探討。西方經濟學研究中,主要把“自私人”即“經濟人”作為探究人類經濟行為和市場經濟的出發點,並由此推演出整個經濟學體系和經濟進化史。從抽象“經濟人”假設之抽象原則出發研究經濟問題的立場是錯誤的。為了維護統治階級的社會秩序和經濟利益,西方學者不是從生產力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的社會生產方式出發來說明正義觀念的產生,財富分配方式的必然性,而是從諸如“德性”、“自然狀態”、“原初狀態” 和“個人權利”等抽象先驗的觀念構建出各種正義原則,用來解釋社會經濟現實併力圖使這些正義原則得到實現和貫徹。
這種不從社會經濟結構本身而從抽象正義原則研究經濟現實問題的立場是非實證科學的,是根本錯誤的。 本論文從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事實出發,遵循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理論和實際相符合的原則,揭示了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立場的根本轉變這一事實。我們應該認真學習馬克思從經濟事實出發進行經濟學理論研究的科學品格,以馬克思為榜樣,把自己的理論表現為事實的結果,而不是讓事實去遷就抽象的理論原則。
只有確立從客觀經濟事實出發研究我國現實經濟問題的研究立場,把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成果表現為客觀現實的科學反映,揭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才能真正地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踐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