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正名》一書由北京華源書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詳細翻譯了《論語》原文,並且在此基礎上逐章加以闡釋,結合東西方哲學深入研究了《論語》中諸如仁、禮、中庸、義等概念的內涵,很好地詮釋了《論語》對於現代人的指導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正名》
- 作者:丁睿
- 類別:論語研究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7月5日
- 頁數:360 頁
- 定價:38 元
- 開本:小16開本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08-5394-4
《論語正名》一書由北京華源書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詳細翻譯了《論語》原文,並且在此基礎上逐章加以闡釋,結合東西方哲學深入研究了《論語》中諸如仁、禮、中庸、義等概念的內涵,很好地詮釋了《論語》對於現代人的指導作用。
《論語正名》詳細翻譯了《論語》原文,並且在此基礎上逐章加以闡釋,結合東西方哲學深入研究了《論語》中諸如仁、禮、中庸、義等概念的內涵,很好地詮釋了《論語》對於現代人的指導作用。目錄 第一篇 《論語》札記 1 學而第一 3 為...
《論語·子路》是出自《論語》的文章,共有30篇,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本篇引語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
《經典國學系列叢書:論語1》目錄:學而篇第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孝弟乃做人的根本 吾日三省吾身 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自古忠臣皆孝悌 先做人後做學問 恪守道德 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溫、良、恭、儉、...
《論語正》一書是 石永楙先生著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學術巨著,由中華書局出版。當代藏書家塗宗濤先生與文化學者高喜田先生聯袂撰寫前言。有學者稱,《論語正》是一部研究《論語》及其文本的石破天驚之作,留世極少。此次得以影印出版,無...
《《論語》中國人的聖經》是2007年9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原。內容簡介 本書創造性地把《論語》二十篇內容納入自成邏輯體系的十篇之中,並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自人性第一始,依次為禮法第二,仁愛第三,中庸第四...
《論語全書(超值全彩白金版)》是孔子與其弟子的語錄結集,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結集工作是由孔子門人及再傳弟子完成的。名稱的來由,班固《漢書·藝文志》說:“《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
《孔子與《論語》》是2019年12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庭華,本書理論性和可讀性高度統一,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為中外讀者了解孔子及《論語》打開了文化之門。內容簡介 《孔子與》從十一個專題展開...
《趙又春讀經典:我讀論語》是2013年嶽麓書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趙又春。圖書目錄 序 一《論語》中的孔子形象 (一)學生的讚譽和同時代人的評價 (二)孔子自況 1.道德修養方面 2.學問才能方面 3.理想信念方面 4.實際表現方面 (...
第一講《論語》與孔子/1《論語》——學國學的首選讀物/4讀《論語》,要認識孔子/9第二講治國理念:政者,正也/13正名為先/1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整頓社會秩序/18正名關鍵在正人/22第三講治國方略:為政以德/27“免而...
《論語彩圖全解詳註》是2012年8月1日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思履。內容簡介 《論語》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作為中華文化的源典,其...
《論語·憲問》為古代文學作品。憲問篇出自《論語》,總計44章。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義”的義利觀等。作品名稱 論語·憲問 作品出處 論語...
《論語全書圖解詳析》是2014年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春秋] 孔子。內容簡介 《論語全書圖解詳析》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論語》原文,是對《論語》全文的解讀;第二部分是孔子生平,是對孔子一生經歷的概述;第三部分...
《老子·論語·列子·莊子》是2017年1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敖。內容簡介 “李敖主編國學精要4”選錄了李耳的《老子》、孔丘的《論語》、列禦寇的《列子》、莊周的《莊子》、荀況的《荀子》和呂不韋的《呂氏春秋》。...
1974年批林批孔運動高潮之際,北京大學哲學系一九七〇級工農兵學員積極回響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號召,通過“註解”《論語》來揭露孔子“復辟奴隸制,陰謀篡奪魯國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權”的反動本質。雖然有馮友蘭、周一良等任顧問,又有湯一介、范...
《論語》、《孟子》之文,並不艱深,宜專讀正文,有不解處,方看注釋。注釋之書,朱熹《四書集注》,為其生平極矜慎之作,可讀,但其中有隨入宋儒理障處,宜分別觀之。清儒注本,《論語》則有戴望《論語》注,《孟子》則有焦循...
3.孔子主張維護等級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合乎“禮”的等級制度。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
馬融對古文經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著述頗豐,主要有《三傳異同說》、《孝經注》、《論語注》、《毛詩注》、《周易注》、《三禮注》、《尚書注》、《烈女傳注》、《老子注》、《淮南子注》、《離騷注》等,另有賦、頌、...
孔孟,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和孟子的並稱。 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聖,則有亞聖。既有《論語》,則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史記》說: “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
名正言順,漢語成語,拼音是míng zhèng yán shùn,原意是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出自《論語·子路》。釋義 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出處 《論語·子路》...
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
非是者謂之訒。——《荀子·正名》仁者其言也訒。——《論語》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忍去聲。《說文》頓也。《徐曰》頓者,多頓躓也。《玉篇》鈍也。《博雅》難也。《六書故》言難出也...
《荀子·正名》:“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後一“能”字即是此意。才能、能力。如《論語·泰伯》:“以能問於不能。”《荀子·正名》:“能有所合謂之能。”王夫之云:“境之俟用者曰‘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日‘能...
這和孔子所說的“辭,達而已矣”(《論語·衛靈公》),意思一致,反映出古代統治階級對於言辭的重視。春秋時期,各國使臣往來頻繁,言辭的得失常常關係到國家的存亡,因而對於言辭更加重視,把“立言”列為“三不朽”之一(《左傳·襄公...
儒家名實論以孔子正名主張為原則。孔子曾提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孔子是要挽救禮壞樂崩而正名,這種正名雖屬政治概念,但是也涉及名實問題,有邏輯思想的萌芽。到荀子時將儒家正名主張更向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