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全面而簡單介紹和評述《論語》的書,一本讓讀者深刻並快捷理解孔子的書,一本能引發對新儒學思考的書,一本一通百通的人生指南。
基本介紹
- 書名:論語新約
- ISBN:978-7-80257-160-0
- 定價:60.00元
-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論語新約》的書評,前言,序,摘取內容,專題六十七:孔子被繞進去了,專題一百三十三:勇而無謀的悲劇,專題一百三十四:女子與小人,出版信息,
《論語新約》的書評
《論語》好就好在不是宣傳片,更不是情景劇,而是純粹的紀錄片,能讓人們身臨其境地感知鮮活的孔子。
《論語》難就難在孔子有意無意地留給後世一些至關重要的謎團,需要2500年以後的智者破解。
《論語新約》好就好在一個“新”字,難就難在一個“新”字。當你讀完本書,“芝麻開門”的秘訣已被掌握,一扇新的大門將被開啟。
前言
我非常喜愛《論語》,每一次閱讀仿佛都在與孔子學習和交流。孔子就像一位精力充沛、和藹可親的 老師,眼裡充滿了誠懇、慈祥與期待。他博學聰慧,善於誘導,極具愛心。為了真理、為了追求,終身不 渝、始終如一、表里如一,有時甚至像堂吉訶德一樣,敢於單槍匹馬向一切權貴和勢力挑戰。
孔子創辦的儒學導人向善且積極向上,以人為本又腳踏實地,是理想與現實、修身與實用完美的結合。在歷史的長河中,雖歷經磨難,終成華夏大地傳播最廣的主流思想和最深入人心的精神血脈,在諸子百家中,無一可以與之媲美。
最難能可貴的是,孔子的思想根植自然、融入天地,似乎可以超越時空,完全可以成為造福人類、恩澤子孫的萬世福音。
學習孔子,學習《論語》,要學習孔子的思想體系和精神本質,要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孔子講話的場合和條件,不要咬文嚼字,不要生搬硬套,不要陷入繁瑣哲學,不要搞文字遊戲,而應當抓住本質,把繁雜問題簡單化。更主要的還應該結合今天的實際,以當代人應有的眼光和水準及價值觀,審視過去,憧憬未來。
這就是傳承。
傳的是血脈,傳的是精髓,傳的是精神,傳的是靈魂;
承的是繼往開來,承的是發揚光大。
學習孔子,就從《論語》開始吧。
《論語》是孔子思想的精華,是儒家的《聖經》。
序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論的集子。該書的編撰者應該是孔子第2代和第3代的弟子。因為 《論語》中除了孔子只有曾參和有若被稱為“曾子”和“有子”,因此,我估計《論語》成書於曾參和有若弟子之手。
為什麼叫《論語》呢?有人說《論語》的意思就是孔子和弟子的語錄,這種解釋當然很好。不過我認 為,《論語》的內容來自兩條線索,一是孔子與弟子的問答,此為“論”;二是孔子和弟子的主要觀點,此為“語”。因此合稱《論語》。
《論語》在歷史上有許多版本,現在流行的版本包含20篇、512章。《論語》各篇的篇名並不表明本篇的主題,每一篇也並非同一類內容。前10篇比較規整,有人稱為“上論”;後10篇寫得有些散亂,被稱為“下論”。或許這是“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又一種解釋吧。
從《論語》的表述方式看,整體上言簡意賅,多數文字通俗易懂,很多處都是孔子有感而發,觸景生情,讀起來很親切。但也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沒頭沒尾、沒前提、沒條件,再加上有些文字生僻以及孔子的時代離我們太久遠,有些內容實在難以把握,難免產生歧義。
《論語》的內容涉及面很廣,哲學、社會、經濟、文化、軍事、歷史、宗教等領域包羅萬象;“仁”、“義”、“禮”、“智”、“信”、“忠”、“恕”、“謙”、“教”、“溫”、“良”、“恭”、“儉”、“讓”等概念紛繁複雜;“治國”、“修身”、“齊家”、“交友”等線索眾多。
在這些內容中,有些講得比較清楚,有些講得比較模糊。一方面,有些概念本身就很深邃玄妙,如“道”、“命”、“仁”、“賢”、“真”、“義”、“鬼”、“神”等,這些概念很難講清楚;另一方面,孔子因材施教,對同樣的問題,針對不同對象回答不一樣,甚至對同一人提同樣的問題,在不同場合、不同時期回答也不一樣。尤其是對“仁”的解釋,幾乎所有弟子都問到這個問題,但孔子回答幾乎沒有重樣的,以至眾弟子屢問屢敗、屢敗屢問,最終沒有一個人能真正、完全明白。由於“仁”是儒學最核心的概念,如果對這個最基本的概念認識不清,勢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對整個儒學體系認識的混亂。
是不是孔子不願意教弟子呢?不是。是不是孔子“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呢?也不是。應該說,孔子學說的研究對象是明確的,理論體系是完整的,其概念、範疇和邏輯關係是一以貫之的。但在表述上有些內容顯得有些散亂、重複和不夠嚴謹。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孔子對任何事情都先知先覺、多知多懂,我們也不能要求他講的一切話都滴水不漏、天衣無縫。
實際上,2500年前的孔子不具備按現代社會標準建立一整套哲學體系的物質基礎。他本人也一定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東西,他也常有“高處不勝寒”的苦惱。因此我們既要在《論語》中去求解,又不要希冀在孔子那裡得到一切答案。
孔子之所以成為“儒聖”和“萬世師表”,不僅因為他開創了博大實用的儒學,而且還因為他無與倫比的人格魅力。這兩個稱號足以說明孔子的偉大,足以說明華夏兒女對他的敬仰。
2500年前出現了孔子,至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莫非孔聖人乃神人也,莫非孔子生而知之。其實不然,就連孔子自己也不承認自己是“聖”、“仁”和“生而知之”。孔子之所以能開創具有歷史意義的儒學,原因有三:一是孔子勤奮而好學。他自詡“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如此超人之好學,必有大抱負之動因;二是孔子絕頂聰明又善於思考。他學無常師,善於取法他人,又能融會貫通。通過“游書苑而摘眾芳”,即可“一覽眾山小”;三是孔子立意高且思路準。他學禮、好禮,崇拜堯、舜、周公。通過對周朝禮儀和政治的分析,找到了人類最美好的理想社會以及這個社會的基礎和細胞,即“仁”,這正是他渴望和夢寐以求的。為此,他高舉旗幟,萬折不撓。
可惜的是,孔子沒能在其有生之年看到理想的實現。像哥白尼、愛因斯坦一樣,孔子的思想在後世大 放光芒。在我國歷史上,只有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和“文化大革命”的“批林批孔”期間全面禁止和扼殺儒學,其他時期儒學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有些朝代甚至以儒治天下。在這些朝代出現了許多大儒,如孟軻、荀況、賈誼、董仲舒、韓愈、程顥「hào」、程頤、朱熹、王陽明、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他們也對儒學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然而我依然感到,後世的儒道恐怕還沒有真正反映孔子的初衷,至今也沒有多少人理解儒學的真諦。
近些年,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國內出現了“孔子熱”、“《論語》熱”。一些專家學者為此著書立 說,確實有一些真知灼見,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有些書籍只對《論語》的某一部分進行評述,對 《論語》的重點、難點說得不深、不透,甚至避而不談,讓人無法了解《論語》的全貌和孔子的原意。有一些作者喜歡尋章摘句,發揮較多,離題較遠,說得挺熱鬧,但聽完收穫有限。還有一些作者以偽書為依據,戲說《論語》和孔子,讓人無法接受。另一方面,有些書籍缺乏應有的高度,過多地從文字、歷史、文學的考證角度出發,內容過於複雜,讓人無所適從,而且學起來很累。我認為這樣的書無論講得多么精彩紛呈、天花亂墜,相對於歷史上已有的3000多種《論語》釋本來說,基本上屬於同義反覆。
其實,《論語》既複雜也不複雜,學習《論語》既難也不難。
所謂不難,是因為如果真正把《論語》學懂、吃透,《論語》沒有太多的內容。在《論語》512章中,有些內容是基本相同的,有些內容是相似的,有些內容是口號性的,有些內容是不合時宜的,這樣就能去掉一多半。另一些內容只要把握住《論語》最核心、最本質的概念和主線,所有問題將迎刃而解。
所謂難,是因為要想真正詮釋《論語》,不僅要從文字、文學、歷史等角度進行考證,而且還必須從哲學的角度去思考一切問題;不僅要充分考慮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而且還必須從當代人的角度、高度去評價《論語》。只有全面汲取前人的寶貴經驗,充分發揮今人的聰明智慧,靈活運用當代科學的豐碩成果,高屋建瓴地審視和分析問題,才能把握孔子思想的本質和脈絡,才能破解《論語》中的主要難題,才能真正開啟新儒學的大門。這項工作無論對於《論語》還是對於儒學來說,都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本人願意在此方面做些嘗試,為此撰《論語新約》。
《論語新約》一方面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有重點、有選擇地對《論語》進行全面、系統的解讀。經過精心篩選和歸納,把龐大難懂的《論語》拆解為138個小專題,通過去繁就簡、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分析,爭取使讀者用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精力,真正理解《論語》、真正了解孔子,把握孔子學說的本質。另一方面,在古為今用方面,站在當代人的角度,結合當今的實際,以新視角評述《論語》,以便傳承過去,把握現在,著眼未來。
《論語新約》絕不照本宣科,絕不沿襲他人的思路,完全“我手寫我口”。無論是對《論語》原著的解釋和評述,還是聯繫實際、展望未來,筆者都有自己鮮明的觀點和結論。同時,力爭做到深入淺出、雅俗共賞,讓讀者感到學《論語》不辛苦,學《論語》有意思,學《論語》有用途。
對於想了解《論語》的讀者,特別是初學者,如果不是為了專門研究,直接學習《論語新約》不失為一策。
筆者不是搞文學和歷史研究的,也不是專家學者,只是一個《論語》愛好者,一個儒學的鼓吹者。之所以寫《論語新約》,志在繼往開來,旨在拋磚引玉。由於能力有限,時間精力有限,偏頗之處定會貽笑大方,請朋友們諒解和指正。
天 植
2010年2月28日
摘取內容
專題六十七:孔子被繞進去了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 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陳司敗是陳國主管司法的官員,他問孔子:“魯昭公懂禮法嗎?”孔子說:“懂得禮法。”孔子告 退。陳司敗揖請孔子弟子巫馬期(即子期)移步過來,說:“我聽說君子不護短,孔子作為君子難道也護短嗎?魯昭公娶了同宗姓吳的女子,稱之為吳孟子。魯昭公要懂禮,誰還不懂禮呢?”巫馬期把這些話告訴孔子。孔子說:“我很幸運,如果有錯誤,一定有人會知道。”
陳司敗不直接問此事,而先問魯昭公“知禮”嗎?孔子不知陳司敗問魯昭公哪個方面,也不明白他何出此言,同時出於禮貌也不好不答,於是隨便就隨便回答一句“知禮”。
哪知道入了陳司敗的套。他故意跟巫馬期說了一番,意在諷刺孔子。他說的頭頭是道,絲絲入扣。他說的頭頭是道,絲絲入扣。他首先強調“君子不黨”,作為爭論的標準,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說出魯昭公的醜聞,得出昭公“不知禮”的結論。而孔子顯然是袒護昭公,因此孔子也未必是君子。
孔子顯然入套了。陳司敗給孔子出了一個難題,是一把雙面帶刃的劍。如果孔子說昭公“知禮”,則違背“君子不黨”的原則,自己就不是君子;如果說昭公“不知禮”,則有犯上作亂之嫌,在公開的場合說自己的國君,是絕對不可以的。最難辦的是,孔子初次到陳國,而且是來投奔的,見了大司寇總不好不回答問題。如果早知如此,孔子只能說:“無可奉告”。
陳司敗故意說給巫馬期,是成心給孔子來個下馬威。孔子對陳司敗的態度可能不太了解。他對此事既沒有太在意,也沒有多加澄清、解釋。而是寬厚大度的認為自己說錯了,顯然他同意陳司敗的結果。
陳司敗不懷好意,孔子以德報怨。孔子不關注別人的缺點,而是對自己錯誤汗顏、自省。
專題一百三十三:勇而無謀的悲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路的言行在《論語》中出現41次,可見子路在孔子門中的重要性。孟子很推崇子路,稱讚子路“聞過則喜”,甚至把子路與舜、禹相提並論。不過我覺得孔子對子路是個“問題青年”個“問題青年”又愛又恨又不可缺的。
說子路是“問題青年”並無全盤否定和貶低子路之意,其實子路是一個真誠、直率、魯莽的人,是說子路是“問題青年”並無全盤否定和貶低子路之意,其實子路是一個非常可愛、可敬的人,同時,子路又是一個非常可惜、可憐的人。在孔門弟子中,只有子路對孔子能口無遮掩的欄地說話和表態,在某種程度上對孔子起到了一定的制約和監督制約和監督遮攔和反思作用。孔子到衛國先要正名正言順,子路說孔子太迂腐了,惹得孔子罵他太野野粗魯。;孔子委曲求全見了南子,子路滿臉不高興,逼得孔子指天發誓。;孔子正處於不得志時,魯國大夫公山弗擾想請孔子出山,子路橫加阻擋,弄得孔子只能作罷。;晉國佛肸欲自立為王,請孔子加盟,孔子想借雞下蛋,又被子路攔下,孔子只能跟他解釋“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而且還有幾位世外世外高人批評和點撥孔子都是通過子路之口,其中充滿玄機。可見子路是個非常耿直耿直心直口快的人。
子路最大的優點是勇和忠。勇是他的天賦,忠是他的本性。子路自投入孔門之後,一直追隨孔子,沒有任何變心背叛的行為忠心耿耿。他事事都要問孔子,似乎只有得到孔子的首肯,做起事來才放心。孔子 偶爾誇他一句,他便心花怒放。孔子傳授他任何知識和經驗,他都如獲至寶。孔子曾說過“不忮不求,何 用不藏”,他竟然終生誦之。孔子最信任的弟子莫過於子路,孔子曾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確實很忠心,忠融入了他的血液中,即使他做了季氏的管家,也對季氏忠心不二。最感人的是子路任衛國孔悝的管家後,孔悝的母親策劃讓她的弟弟蒯「kuǎi」聵「kuì」為君,指使孔悝殺衛出公。子路在動亂中高呼:“食其食者不避其難”,為救主人,他進城找蒯聵。蒯聵令人擊落子路冠纓,子路在生死危在旦夕的情況下,不僅沒有回頭,而是義正言辭地說:“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冠纓,從容就義,真讓人感慨。
孔子對子路的人品和能力是放心的,他曾對季氏家臣說過,子路“可謂具臣矣”,而且“弒父與君,亦不從也”。但孔子對子路有勇無謀有勇少謀、不愛學習、有時粗魯無禮既反感又擔心。
在《論語》中,孔子多次批評、點撥子路,僅僅有勇是沒有用不行的,還必須有“仁”、有“智”。有時孔子語重心長的地說,有時孔子苦口婆心的地勸,有時孔子放出一些“狠話”刺激子路,甚至說他“無所取材”、“不得其死”。總之,希望子路能開竅。看到子路有些進步,孔子也不失時機加以表揚。看到子路受了委屈,孔子也有時安慰子路,如子路缺乏音樂細胞,彈琴難聽,門人看輕子路,孔子解釋說,他已經進步了,但還沒達到最高級。
但子路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重義氣、輕生死,且不講原則。首先,子路頭腦簡單,凡事不加思考。“子路無宿諾,片言可以折獄者”。第二,子路身上帶有一股江湖的野氣,而未能導正。他談志向時,沒有目標,只“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bì」之而無憾”。第三,子路不願學習,不願接受思想改 造。孔子曾指出有勇無義、有勇無知、有勇無仁的害處,也向他講了六種不學而形成的弊端。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jiǎo」;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孔子知道子路沒有聽懂,或一知半解,特意提醒子路:“由,誨女(同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先進》)
但子路恐怕幾乎沒有聽進去老師的這些話,以至子路他有了一些權勢之後,他的一些做法與孔子的教導並非一致,而且有時還強詞奪理。
子路之死是一個悲劇,子路本身他也是一個悲劇式的人物。當一個人只有依靠勇力,而不是依靠智慧,與人以死相拼的時候,人的區別就不太大了悲劇自然就在所難免。況且,子路不是楚霸王,不是李元霸,不是呂布,他只是有些蠻蠻小權力罷了。但子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頭腦發熱而不會避險。別人砍掉了他的頭纓以示警告,他卻重新戴起帽子,伸出脖子往上撞,因此必死無疑。
子路一生跟著孔子學了儒道,一生沒有放縱自己,一生都在保護別人,一生只知道忠於別人,他卻沒有學會保護自己,勇的天賦成了殺害自己的幫凶。但願像子路一樣的好人汲取子路的教訓,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專題一百三十四:女子與小人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xùn」,遠之則怨。”
孔子說:“只有女人和小人是最難相處的。親近他們就會失禮、放肆;疏遠他們就會抱怨、嫉恨。”
也有些好心人,為孔子開脫。有人說,孔子說的“小人”和“女子”指不成熟的人;有人說,孔子說的“女”為“汝”;有人說,孔子所說的女人特指“南子”,為氣話。諸如此類的解釋應該不是孔子的本意。
縱觀孔子人生及言論,可以認定孔子雖然有修養,但對女人總體印象不好。他把女人看得較低,看不起女人。周武王曾說:“我有十個能力強的大臣,幫我治理國家。”孔子說:“十個大臣中有一個是女的,只能算九個人。”(《論語·泰伯》)
孔子對女人有看法,有其歷史原因和個人原因。我們撇開孔子的偏見不談,單就本章這句話來分析。
應該說,孔子此言有一定合理成分,但總體失之公允。
說他有合理成分的理由有二。一是本句話適用小人沒有問題;二是女人從總體上確實天生容易產生器量小、立場不堅定、感情用事及怪怪的寵物心理,這在表現形式上與小人有些相近。這是從普遍意義上講,是從總體上相對於男子而言,但並不代表每一個女子都是這樣。
然而換了時髦女郎的說法:這是女人掌握了男人心理、欲擒故縱的手段,這樣才有味道。難道只有“三從四德”的女子才好嗎?難道女人不要有女人味嗎?這樣有味道的女人,不是更可愛嗎?這些說法很現代,說的很有意思,但無所謂對錯。不過在邏輯上已偷換了概念,把女人天性與女人表現混為一談了。我說女子有天生性格缺欠,恐怕沒有太多的科學根據,只是看到的一些現實和自己的感受罷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凡不正常的人必有不正常的表現。中國古代女子,被多座大山壓著,自然會更需要人的關愛和理解,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造成的不正常的畸形心理。中國古代女子很慘,尤其是明、清以後,就像狗 無法選擇主人家一樣,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唯一希望家人能對她更好些,因此希望太大,失望就會太多,行為就會畸形。當多年媳婦熬成婆後,無所用心、沒有文化的婆婆只有用折磨兒媳來打發時間。平日裡女人無所事事,無聊和無端的受壓抑以及無名的憤悶無法宣洩,只能用低級趣味打發時間,家長里短,挑撥是非,氣人有,笑人無。本身是弱者,還要欺軟怕硬。因此,那時女子不與小人表現一致才怪。從這方面看,孔子說的不無道理。
說此言有失公允,主要原因是孔子把小人和女子等量觀之。雖然兩者表象有些相像,但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你對小人再好,你也要防他,只要觸及他的利益,他會翻臉不認人;你若真心對女人好,她會加倍對 你好,忠貞不渝。
孔子此言最大的問題是不分青紅皂白,把女人有可能的弊端看成是已經發生的事實;把個別女子的問題說成全體女子的問題;把女子先天的問題絕對化,忽視女子後天的改造,造成打擊面擴大到全體,女子沒有好人了,因此肯定怨聲載道。實際上,男人也有君子、小人,女人也有君子、小人。按孔子的劃分,如果既是女子又是小人怎么辦?此為笑語。
現代女子翻身了,男女平等。女子既然覺得在人格、人品上與男從沒有區別,就應該有君子的胸懷,理解孔子所說的合理部分,更需要理解孔子所說的時代背景。對不入耳的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還不解氣,就振臂高呼“唯男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或者把男人打翻在地,騎上2500年。
出版信息
譯 著 天 植
責任編輯 顧 悅
責任校對 丁曉陽 徐建華
出版發行 經濟日報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宣武區右安門內大街65號(郵政編碼:100054)
經 銷 全國新華書店
印 刷 北京市兆成印刷有限責任公司
開 本 850×1168mm 32開
印 張 8.25
字 數 200千字
版 次 2010年6月第一版
印 次 2010年6月第一次印刷
書 號 ISB 978-7-80257-160-0
定 價 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