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兵虎符是虎符一般都是以右為尊,右半為君主或統帥保存,左半由執行征、防任務的統兵將領持有,調兵遣將時需要兩半堪合驗真,才能生效。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調兵虎符
- 時期:民國
- 尺寸:高14厘米
- 目的:統一權利
調兵虎符是虎符一般都是以右為尊,右半為君主或統帥保存,左半由執行征、防任務的統兵將領持有,調兵遣將時需要兩半堪合驗真,才能生效。這
王若派人前往調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行執皇帝金符節者行兵令,除皇帝親臨現場調兵。它盛行於戰國、秦、漢時期。但歷史上也有很多沒有虎符而成功發兵的情況,尤其是西漢前期的藩國最為猖獗,...
調兵虎符是虎符一般都是以右為尊,右半為君主或統帥保存,左半由執行征、防任務的統兵將領持有,調兵遣將時需要兩半堪合驗真,才能生效。這...
中國古代對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別是在軍事上,比如在調兵遣將的兵符上面就用黃金刻上一隻老虎,稱為虎符。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
調兵任務完成後左半虎符繼續留將帥處,右半虎符朝廷收回,以備下次調兵使用,所以說虎符左右兩半都是異地單獨存放,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都是半虎符,一合左右完整的虎符較難看到,而在鹹陽博物館收藏的這合左右完整的虎符實屬罕見。文...
它客觀地印證了秦國在少陵原西周杜伯國(即杜國)封地(今西安市東南)設杜縣的歷史,並且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戰國時期虎符調兵遣將制度的歷史。此外,杜虎符上成熟的小篆書體說明,秦統一及李斯作篆前的戰國時代事實上已經存在小篆這一...
凡是調動披甲的士兵五十人以上,必須有王府(右半邊)的兵符會合,才敢調兵。(但是,)如果遇到火災險情,即使沒有王府的兵符,也可以調兵。王國維 秦新郪虎符跋新郪虎符,文四行,錯金書雲: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興士被甲,用兵...
南朝銅單“左”字虎符是六朝的一件銅器。虎符呈臥虎狀,張口顯出利齒,立體虎斑紋,形態兇猛。此片虎符為完整虎符之一半,單字銘文“左”字。符是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一符從中剖為兩半,有關雙方各執一半,使用時兩半互相...
虎符,也稱兵符,起源春秋戰國時期,迄秦漢繼續使用,到隋及以後還有使用,唐用魚符,宋有虎豹符,明為金牌。虎符是我國古代封建皇帝授予臣屬們兵權後,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多以青銅或金鑄造,也有用玉、竹、木製造。符中剖為兩半,...
兵符,指古代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所用的憑證。用銅,玉或木石製成,作虎型,為虎符。製成兩半,右半留存在國君,左半交給統帥。調發軍隊時,必須在符驗合後,方能生效。漢語詞語 基本解釋 1. [commander's tally]∶古時調遣軍隊的...
西漢兵制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將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開,統兵權屬於地方,但調兵權始終握在人主手裡,而且,西漢大部分時期是以虎符調兵,漢景帝時,弓高侯劾膠西王的主要罪狀就是“未有詔、虎符,擅發兵擊義國”,膠西王被迫自殺。淮南王...
璽符制 戰國時,國王任命官吏用璽作為憑證,免職時“奪璽”。調兵用虎符,國王掌右符,將領握左符,得不到右符不得發兵。國王有效的控制了行政、軍事權力。
我們平時所說的諸如調兵虎符、通關腰牌、牙牌等等,都屬於符牌。符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持有符牌的人更是具有“特權”。西夏《天盛律令》規定,執符人可隨時換乘騎馬:“諸人與執符人相遇,毆打、不與騎乘等時,當絞殺”。甚至執符...
延熹五年夏四月,長沙郡出現一夥賊寇,先後攻打了桂陽和蒼梧。賊寇攻破蒼梧郡的時候,掠奪到調兵的銅虎符,時任蒼梧太守的甘定和刺史侯輔各奔出城。蒼梧郡屬於交州,但是在《東觀記》的記載中並沒有說明侯輔是不是交州刺史。史書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