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齊郡太守虎符

西漢齊郡太守虎符

西漢齊郡太守虎符,長5.8厘米、高2.3厘米、厚2.1厘米,1989 年在陝西省鹹陽市渭河以南秦都區灃西鄉李家莊村出土,鹹陽博物館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漢齊郡太守虎符
  • :2.1厘米
  • :5.8厘米
  • :2.3厘米
簡介,文獻資料依據,

簡介

該虎符為青銅質,左右兩半共為一合。長5.8厘米、高2.3厘米、厚2.1厘米。虎作伏臥狀,嗔目、圓耳、短吻,鼻樑較寬,嘴微啟,體粗壯肥碩,尾巴較短,呈半球形。器身有鐵鏽紅斑。體上有三處錯銀陽文篆書,分別為脊文和左右肋文,脊文為:“與齊郡太守為虎符”8字;左肋文為:“齊郡左二”4字,其中“氣”字下半部磨蝕不清;右肋文:“左二”2字,左右肋文字劃均較淺。
銘文圖銘文圖
虎符一般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狀,劈為兩半,分為左右兩個半虎符,以右為尊,左半交給將帥,右半由皇帝保存,並且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使用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方可調兵遣將。宋代陳傅亮說漢高祖劉邦時“材官騎士散在郡國,虎符與檄召而後來”,說明當時為了防止調兵有詐,還要同時持檄文才能有效,檄文起到了一定的防偽作用。調兵任務完成後左半虎符繼續留將帥處,右半虎符朝廷收回,以備下次調兵使用,所以說虎符左右兩半都是異地單獨存放,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都是半虎符,一合左右完整的虎符較難看到,而在鹹陽博物館收藏的這合左右完整的虎符實屬罕見。
西漢齊郡太守虎符西漢齊郡太守虎符

文獻資料依據

《漢書·百官公卿表》:“郡守、秦官,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景帝中元二年,更名太守。”《漢書·地理志》云:“齊郡,秦置。”《西漢會要·方域一》 齊郡曰:“漢天年,項羽分齊為三國……三年,並屬漢為郡。六年,封子肥為齊國。武帝元朔中,齊王次昌亡後,國除,為郡。”可見太守一詞最早來源於秦的郡守,漢景帝中元二年才正式出現太守;齊郡最早也是秦置,齊在楚漢之際為諸侯國,武帝元朔間國除設定為齊郡。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及虎符的造型斷定,該齊郡太守虎符的時代應為漢武帝元朔中到王莽時期。
宋人錢文子說西漢“村官、騎士、非虎符不得輒發”;現代學者程樹德說:“漢時發兵須有虎符。”可見,漢代虎符應是漢王朝或地方郡、國對於軍隊的調動,主要時指中央對地方軍隊的調動。屬於漢代發兵的一種重要信物。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銅虎符第一至第五,國家當發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聽受之。” 該虎符肋文“左二”和“右二”之辭(數字2)確係漢代發兵信物,與文獻記載完全相吻合。
虎符在古代戰爭中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許多與之相關的故事,如《史記》中戰國時期信陵郡“竊府救趙”。《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中,諸葛亮僅憑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將曹兵調開,兵不血刃就奪取了三處城池,而耗費許多錢糧、兵馬的東吳周瑜卻一無所獲,由此可見當時虎符作用之大。
歷史上虎符多有變化,漢朝開始至隋朝,虎符均為銅質,騎縫刻銘以右為尊。隋朝時改為麟符。唐朝因為李淵的祖父是李虎,所以唐人諱虎,改用魚符或兔符,後來又改用龜符。南宋時才恢復使用虎符。元朝則用虎頭牌,後世演變為銅牌。
齊郡太守虎符出土地為陝西鹹陽李家村,漢時屬於都城上林苑的區域。齊郡,漢時位於今山東省內,按常理虎符應該是右半留在都城,左半留在山東齊郡,而今卻同時在都城出土,原因何在?筆者推測有三個可能,一種是鑄成後尚未使用;一種是完全廢棄不用了;另外根據虎符一地一符,不得跨地區使用的特點,還有可能當時齊郡太守的軍權被朝廷收回,虎符也隨之收回存放。
該虎符銘文清晰,工藝精湛,一契約時出土的齊郡虎符在全國極其罕見,為進一步研究漢代的發兵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