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段子

說書段子

說書段子,又稱評書,廣東粵語地區俗稱講古,古代稱為說話,是中國一種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在宋代開始流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說書段子
  • 又稱:評書
  • 流行時間宋代
什麼是說書段子,說書段子簡介,說書段子歷史,

什麼是說書段子

各地的說書人以自己的母語對人說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改革開放後,電子媒體及推廣國語的衝擊之下,一些方言的說書文化日漸式微,處於瀕臨消失的狀態。清末民初時,評書的表演為一人坐於桌後表演,道具有摺扇和醒木,服裝為長衫;至20世紀中葉,多不再用桌椅及摺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說演,服裝也較不固定。

說書段子簡介

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的評書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說書品種,大約形成於清代初期。許多渠道的資料證明,評書雖然是口頭講說的表演形式,但其藝人來源卻多為“唱曲”的轉行。相傳形成於北京的評書藝術,其第一代藝人王鴻興,原來就是表演一種叫做“弦子書”的“說唱藝人;至20世紀初葉,又有許多北方鄉村表演“西河大鼓”和“東北大鼓”的“說唱”藝人進入城市後,紛紛改說評書。這是中國曲藝藝術在流變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評書名家——單田芳評書名家——單田芳
評書,也叫評詞,流行於華北東北西北一帶。在江南則稱為評話。它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就有人說書。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口頭文學戰國時,諸子百家遊說諸侯,經常旁徵博引,用故事做比喻,後來形成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象“怒髮衝冠”、“刻舟求劍”、“濫竽充數”等,實際上這就是早期的評書。在北京流行的評書,相傳是明末清初江南說書藝人柳敬亭(1587~1668)來北京時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清代北京鼓曲藝人王鴻興去江南獻藝時,拜柳敬亭為師,回京後改說評書,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在掌儀司立案授徒,流傳到現在的。

說書段子歷史

以說書者的說法:評書起源於東周時期,周莊公是評書的祖師爺。但這只是一個傳說。
唐代出現了一種曲藝藝術和評書的表演方式相似,這種曲藝形式稱為:“說話”。到宋代中興時期。最初是說評佛教典集。在中國古典文學認為,“說話”這種表演的形式對明清小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說話”發展到俗說後表演方式與“評書”是非常類似的。比如評書中的開場詩,說話稱為“押座文”。也有“且聽下回分解”一類用句。當然,這些都影響了明清的小說。
事實上如《三國演義》、《水滸傳》最初都是說話的話本。《三國演義》話本為《全相平話三國志》;《水滸傳》則為《醉翁談錄》。晚唐詩人李商隱有《驕兒》一詩寫到:“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說明當時喜歡說話這門曲藝的百姓是非常多的。 說書人又叫搏君人,目的是為了搏君一笑,最喜歡講述古代故事,百說不厭 研究“說話”,多數是從話本對明清的小說的影響加以研究。也有一些曲藝藝人寫過專門的資料。很多證據表明“說話”類似於“評書”。但兩者似乎沒有任何確實的傳承關係。
實際評書的創始人為明末清初的柳敬亭,最初只是說唱藝術的一部分,稱為“弦子書”,他的老師莫後光提到說話理論是:“夫演義雖小技,其以辨性情,考方俗,形容萬類,不與儒者異道。故取之欲其肆,中之欲其微,促而赴之欲其迅,舒而繹之欲其安,進而止之欲其留,整而歸之欲其潔。非天下之精者,其孰與於斯矣!”。
北宋汴京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不以風雨寒暑,諸棚看人,日日如是”,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晚清光緒年間,評書傳入皇宮中,因皇宮唱歌多有不便,於是改說唱為“評說”,於是評書的藝術形式便固定下來。
民國是評書中興的時期,據記載:當時“撂地”說書人說《三國》,便萬人空巷,把街道圍得滿滿的。另外,評書與相聲也有很大的淵源。尤其是單口相聲和評書的“片子活”技巧幾乎相同。有些相聲的“段子”也來源於評書章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評書也得到了發展。尤其是廣播和收音機的普及,給評書極大的生存空間。評書藝人又創作了許多新的段子,比如《林海雪原》、《平原槍聲》,文革結束,評書藝人又創作了不少段子,甚至也說幾段外國書,比如《珍珠港》(書名《太平洋大海戰》),還製作了Flash評書《白眉大俠》,但並不特別受書迷歡迎。
現在,幾乎每個廣播電台都有評書專欄,部分電台更有專門的評書或故事頻率。主要聽眾是老年人或計程車司機,評書仍很受聽眾的歡迎,其中原因除了本身評書喜聞樂見,還由於廣播的局限。但一些評書演員擔心評書會漸漸的消失,現在很難再看到年青的說書人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