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

孟子關於天人關係的哲學命題(《禮記·中庸》中亦有同樣的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
  • 提出者孟子
“誠”的觀念淵源於《論語》“忠信”思想,即盡心真實之意,在儒家思想傳統中,“忠信”即“誠”是一種“善德”。孟子以“誠”的觀念把“人道”和“天道”連線起來,就賦予“誠”這種本是人的善德以“天道”的根據。《孟子·離婁上》對此有一段全面的論述,即:“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在這裡所論述的“誠”有諸多前提背景,“獲於上”是政治關係,“信於友”是平等的倫理關係,“悅於親”是基於血緣臍帶的親情關係。正確地處理這些關係,最終的關鍵是“誠身”,亦即是“明乎善”。因此,“明乎善”也就是作為“人道”的“思誠”觀念中基本的指向內容。《中庸》中有一段和《孟子》論述基本相同的文字,可以相互印證發明。《中庸》不僅將“天道”說成是“誠者”,連“物”也是“誠者”,即所謂“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這樣,“天”、“人”、“物”都能以“誠”相通,天、人、物共一“誠”,自然本體也都帶上了道德屬性。人就能順理成章地通過“思誠”的“人道”,達到“誠者”的“天道”。“天道”的“誠”可解釋為以自然為始終如一之本然,如《中庸》所說:“天地之道也,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二。”“人道”可解釋為真實無妄、不加任何絲毫雜念的全身心的追求,即《中庸》所謂:“誠之者,擇善而固執者也。”在儒家傳統中,“誠”與“善”與仁密切相關,孟子將“反身而誠”的“強恕而行”作為求仁的“近路”,由此所達到的“至誠”境界,也就是“仁心”、“善性”的徹底顯現,也即是由“盡心”、“知性”而“知天”。如《中庸》所說:“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贊天地之化育。……則可與天地參矣。”這段話可以看做對孟子的“至誠能動”觀點的發揮與解釋。孟子關於“天道”與“人道”、“誠者”與“思誠者”的論述,從道德論的角度為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論和思維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後世的“誠則明”、“誠則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等等,莫不濫觴於孟子之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