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相關性理論,亦稱“語言決定論”“語言相對論”“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德國洪堡特首先提出,經美國薩丕爾及其學生沃爾夫發展的關於語言決定思維、決定文化的理論。認為只有語言系統中可能存在的語法範疇和語義分類才能使客觀世界給人的主觀印象條理化,因此使用不同語言系統的人群具有不同的思維和知覺方式,並導致不同的世界觀。這些人群生活其間的並非僅僅標誌不同的同一世界,其所具有的各不相同的行為準則,表明了在文化類型和語言模式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有人以英語blue(藍色)無法準確譯為俄語,因為俄語只有“深藍色”和“淺藍色”兩詞為例證實這一理論,認為俄語確實限制了俄國人對於顏色的知覺。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有的語言缺乏某種名稱,並不是使用這一語言的人們不能區分或概括這些名稱指稱的事物,而是因為這一區分或概括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而一旦有必要,他們完全有能力區分或概括這些事物。因此這一理論除了在語言結構對於知覺過程和回憶的影響,某些客觀區別在一種語言中可能比在另一種語言中更易於描寫等方面外,並沒有得到廣泛認同。恰恰相反,操不同語言的人實質上可以具有相同的眼光,和“時間”“空間”“數”“顏色”等的概念;而對於“誠實”“罪孽”“榮譽”等概念,則即使操相同語言的人,理解也完全可能大相逕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語言相關性理論
- 別名:語言決定論、語言相對論、薩丕爾-沃爾夫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