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歪曲

認知歪曲(cognitive distortion):認知中存在錯誤的、不合理的、片面的或偏執的成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知歪曲
  • 外文名:cognitive distortion
  • 套用學科:心理學
概念,類型,隨意推論,選擇性斷章取義,過分概括化,擴大與貶低,個人化,亂貼標籤,極端化思考,

概念

認知歪曲一詞源於貝克的認知療法,認知療法認為情緒困擾的人傾向於會犯獨有的邏輯錯誤,即以自我輕賤的方式來扭曲客觀的現實。心理問題的病因根源於普通的心理過程,諸如:有瑕疵的思考、根據不正確或不充分的信息就妄下不正確的推論,以及未能分清楚幻想與現實。

類型

以下是人們在處理訊息時常見的扭曲情形,這些已證實會導致錯誤的假定與觀念。

隨意推論

指沒有充足及相關的證據便任意下結論。這種扭曲現象包括大難臨頭或對於某個情境想到最糟的情況。各位可能認為自己尚不能被同事或當事人喜歡或尊重之前,就已經開始擔任諮詢員的工作,或認為當年為了取得學位而愚弄了教授們,他們一定已經看穿你了。

選擇性斷章取義

指根據整個事件中的部分細節下結論,不顧整個背景的重要意義。這么做的假定是,重要的事件是指失敗及跟剝奪有關的事件,身為一個諮詢員,你也許會以自己的錯誤及弱點來評估自己的價值,而不是以自己的成功來評判自己。

過分概括化

指將某意外事件的產生的不合理信念不恰當地套用在不相干的事件或情況中。例如,你曾諮詢過一位青少年而碰到困難,於是你便下結論說你對青少年的諮詢是不擅長的,你也可能下結論說你沒有能力幫助任何人。

擴大與貶低

指過度強調或輕視某種事件或情況的重要性,例如,你可能假定,在諮詢中即使是很小的錯誤都可能造成危機,甚至導致對方的心理傷害。

個人化

指一種將外在事件與自己發生關聯的傾向,即使沒有任何理由也要這樣做。例如,如果當事人第二次治療未到,你就認為是自己第一次諮詢不力所致。

亂貼標籤

指根據過去的不完美或過失來決定自己真正的身份認同。因此,如果你未能符合所有當事人的期望,你可能對自己說:”我是個完全沒有價值的人,應該立刻把諮詢執照撕掉。“

極端化思考

指思考或解釋時採用全或無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的方式極端地分類。這種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只分為”好或壞 “,例如,你可能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完美的人,那么就不是完美的諮詢員;或你可能認為自己是個完美而且有能力的諮詢員(指你能成功地諮詢所有的當事人),而一旦你發現自己並非全能時,你就會把自己看成徹底的失敗者(根本不容許自己犯任何錯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