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關於認知結構、過程和變化的理論假說。20世紀40年代中期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F.海德提出。他首先把認知過程分解為認知要素,並假設出要素間相互肯定或否定的關係,由此構成一個認知系統,然後找出認知系統平衡以及排除不平衡的條件和規律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知均衡理論
- 描述:一種理論假說
- 提出時間:20世紀40年代中期
- 提出者:(美)F.海德
正文
認知均衡理論的主要內容是,當認知系統出現不平衡、不一致時,會產生不愉快等心理壓力,驅使認知主體設法恢復認知平衡量。這種理論揭示出認知如同其他自然、社會現象一樣,是按照一定方式自然而然地組織起來的,它的體系內部有一種最大限度保持自身一致性和協調性的傾向,是一個趨於有序化和組織化的過程;如果這種有序化和組織化遭到破壞,就會出現認知無序和無組織狀態,使認知無所遵循,失去原有的職能。設法使認識中的無序和無組織狀態逐漸有序化和組織化,就是恢復和獲得認知平衡。認知過程是無序與有序、無組織狀態與有組織狀態的不斷交替的過程。
認知均衡理論把人際關係、人際互動、態度變化等納入認知領域。在社會心理過程中,認知平衡或不平衡這種自然過程,並非無故產生、隨意消失的,而是在人際關係和人際互動的作用下時而出現,時而轉化為另一種狀態。在認知主體和認知客體之間插入人際關係和人際互動環節,就能較好地解釋和解決認知的社會性和複雜性。調整好人際關係,有良好的人際互動環境,對於認知職能的正常發揮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