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擬物

詩中擬物是把動物、植物、無生物的特性賦在人的身上,以刻畫它們的詞語來刻畫人的一種比擬方法。運用此法能使作品含蓄雋永,形象感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詩中擬物
  • 類型:寫作術語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比興》:“寫物以附意”。寫物是為了寄託人的思想感情。將人比物,早在《詩》、《騷》中就經常使用。如《詩·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將貪婪的奴隸主比做碩鼠。《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以芳草比君子,又以惡草比小人。杜甫《詠鶴》:“老鶴萬里心”,被稱為“奇語”。唐李商隱《風雨》:“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把自己比為凋零的黃葉,偏又加上風雨摧殘;把權貴比為青樓,得意豪奢,恣縱享樂。運用時要比得貼切,說的是物,實際是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