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派介紹,非非主義小辭典,非非,非非詩派,非非感,非非意識,非非狀態,非非價值,非非方式,非非描述,非非結構,非非處理,非崇高化,非非還原,非非理論,非非作品,非非批評,非非語言,非非語境,非非詩人,前非非寫作,後非非寫作,繼續非非,非非精神,非非時代,文化態度,第二詩界,感覺還原,意識還原,語言還原,非抽象,非確定化,語感,語感還原,非修辭,三逃避,三超越,結構本能,原構投射,原構現實,變構,超原構現實,一極兩項互含式,形態意識,兩值定向,多義語義場,白色寫作,閒適文學,紅色寫作,紅色純粹,語義透明,語境透明,建元意識,意義,價值,價值前結構,五大價值系統,價值源,元價值,真價值,偽價值,新價值,價值詞,元價值詞,價值形容詞,價值名詞,價值動詞,評價,偽價值評價,價值評價,超價值評價,價值混淆,語言定值,情感定值,感覺定值,定值語言,定值情感,定值感覺,反價值,非價值化,反美,超情態,反真實,價值世界,價值循環,價值批評,價值修辭術,價值褻瀆,價值人格,持不同價值者,價值焦慮,價值的零度,
流派介紹
非非,全稱非非主義詩歌運動,是中國新詩史上堅持時間最長的詩歌流派,並始終堅持先鋒寫作的反叛姿態和巨大的創造活力。
非非主義的理論和詩歌作品主要在周倫佑主編的《非非》雜誌和《非非評論》報上刊載。1986年—2009年,《非非》雜誌一共出版了12卷,每卷30萬字至40萬字不等;《非非評論》共出版了兩期。此外,於1994年11月,由敦煌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周倫佑主編的《打開肉體之門/非非主義:從理論到作品》;2006年8月,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倫佑主編的《懸空的聖殿/非非主義20年圖志史》和《刀鋒上站立的鳥群/後非非寫作16年詩性歷程》兩部各45萬字的非非主義史著。
根據寫作理念的演進,非非主義又可劃分為“前非非寫作”和“後非非寫作”兩個階段。1986年—1989年為“前非非寫作“時期,主要理論標誌為反文化、反價值和語言變構,作品一般具有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辭的特點;1989年以後為 “後非非寫作”時期,其寫作基點是:“從逃避轉向介入,從書本轉向現實,從模仿轉向創造,從天空轉向大地,從閱讀大師的作品轉向閱讀自己的生命——以血的濃度檢驗詩的純度”;以《紅色寫作》、《拒絕的姿態》、《宣布西方話語中心價值尺度無效》、《高揚非非主義精神,繼續非非》以及《體制外寫作:命名與正名》等五篇文章為主要理論文獻,全力倡導“大拒絕、大介入,深入骨頭與制度”的體制外寫作,在絕不降低藝術標準的前提下,更強調作品的真實性、見證性和文獻價值。
以1989年為界,以《非非》復刊號的出版為標誌,非非主義分為“前非非寫作”和“後非非寫作”兩個時期。“前非非寫作”主要理論標誌為反文化、反價值和語言變構,作品一般具有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辭的特點;“後非非寫作”時期,以《紅色寫作》《拒絕的姿態》《體制外寫作:命名與正名》等文章為主要理論文獻,其寫作基點是:“從逃避轉向介入,從書本轉向現實,從模仿轉向創造,從天空轉向大地,從閱讀大師的作品轉向閱讀自己的生命——以血的濃度檢驗詩的純度”。強調對當下的現實的關注,全力倡導“大拒絕、大介入、深入骨頭與制度”的體制外寫作,在絕不降低藝術標準的前提下,更強調作品的真實性、見證性和文獻價值。
後非非代表詩人主要有:周倫佑、陳小蘩、蔣藍、陳亞平、袁勇、邱正倫、董輯、龔蓋雄、孟原、雨田、余剛、馬永波、二丫、梁雪波、王學東、野麥子飄等。
非非主義作為中國當代最大、最為持久的先鋒文學流派,自1986年創立起,在國內和國際上產生了廣泛而持續的影響。20多年來,《非非》的每一次出刊都成為漢語詩歌界——乃至整個漢語文學界的一件大事。非非主義的橫空出世和一往無前的推進,從根本上改變了當代文學的基本格局和習慣用語。正如評論界加之於非非主義的評語:“前所未有的衝擊”、“七十年新詩史的第一次”(詩論家徐敬亞),“極端的語言方式”、“最激進的探索”、“驚世駭俗的反文化、反價值姿態”(評論家唐曉渡),“震聾發聵”(畫家丁方),“抵達絕境的語言實驗”(學者王一川),“中國新詩史上的豐碑”(學者陳良運),“展示了人類文化新的可能性”(評論家陳仲義)等等,可以間接地證明非非主義對主流文學秩序造成的衝擊!非非以它變構藝術的執著精神和巨大的感召力,在漢語文學的當代進程中造就了一個詩歌藝術的非非主義時代!
如今,非非主義以先鋒的姿態堂堂正正地進入了中國當代文學史,進入了大學和中學文科教程,成為國內外近百部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和文學史論專著的研究對象。
非非主義對當代文學的貢獻,具體表現於兩個方面:在理論上,為中國新詩提供了新文學有史以來的第一批本土原創的詩學理論、觀念和方法,促成了中國當代詩歌理論意識的全面覺醒;在創作實踐上,打開了當代詩歌寫作的多種可能性,推動和實現了中國當代詩歌精神的現代性轉型。
非非主義小辭典
非非
作為名詞,是對存在的不確定本質的不確定描述:作為動詞,指通過三度還原以後使意識重新接近真實的一種方法。無替換詞。
非非詩派
作為名詞,特指1986年5月由周倫佑、藍馬、楊黎等人發起創立的非非主義詩歌運動;在更深刻的意義上,它是中國一部分體制外詩人和作家自由寫作立場的自我命名。無替換詞。
非非感
對存在的某種不確定性的感覺與感悟。無替換詞。
非非意識
非文化意識。可互換。
非非狀態
個人意識擺脫現有文化、價值及意義的束縛之後獲得的某種自在、自由狀態。可替換詞:靈魂出竅。
非非價值
在人類既有的五大價值系統之外的嶄新價值,具有非功利,非現實,非繼承的特點。可替換詞:反價值、新價值。
非非方式
非文化存在方式。無替換詞。
非非描述
非非主義藝術方法之一,包括主題的不確定,意義的不確定,意向的不確定。可替換詞:不確定描述。
非非結構
不穩定結構,具有透明性、不穩定性、自我還原三大特徵。
非非處理
非非詩歌批評的方法。詩歌審美價值判斷之前的基本環節,亦可用於修改作品,包括感覺處理、意識處理、語言處理三個環節。
非崇高化
意識還原的一種方法——通過對經驗對象的非崇高化處理,使描述更接近真實。無替換詞。
非非還原
通過對文化垃圾的清除,使存在回復到本真狀態的方法與過程。包括感覺還原、意識還原、語言還原。可替換詞:非非(作動詞)或創造還原。
非非理論
闡釋非非主義文化價值觀和創作理念的原創理論文本,包括變構理論、前文化理論、反價值理論、紅色寫作理論等。無替換詞。
非非作品
由非非詩人創作的體現非非主義創作理念的詩歌、隨筆和小說的總稱。這些作品在早期一般具有非崇高、非文化、非修辭的審美特徵。在後非非寫作時期的作品中,在繼續堅持藝術變構的形式實驗的同時,更強調作品的真實性、見證性和文獻價值。無替換詞。
非非批評
非非主義創立的獨立於世界五大文學批評系統的詩歌批評方法,著力於不確定語境中的感覺處理、意識處理和語言處理。可替換詞:還原批評。
非非語言
從語言系統中清除了價值成分的純粹語言,一般具有非兩值對立、非抽象、非確定化的特徵。可替換詞:零度語言。
非非語境
致力於語言變構使命的非非詩人,在詩歌寫作中通過詞語的內部張力及無遮蔽聯想而達成的詩性語境,一般具有透明性和不確定性特徵。可替換詞:不確定語境。
非非詩人
當代漢語文學中的非非主義詩寫者,這些詩人往往具有非體制和先鋒探索的趨向。秉承語言變構和紅色寫作理念,堅持體制外寫作立場,其作品主要刊登於非非同仁自己編輯的《非非》雜誌上。無替換詞。
前非非寫作
非非主義的早期寫作方式,時間自1986年到1989年底,這一時期的非非寫作體現為激烈的反文化、反價值趨向,一般具有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辭的特徵。可替換詞:反價值寫作。
後非非寫作
非非主義的最新寫作方式,既是非非主義的強勢延伸,也是後極權條件下一部分中國詩人和作家選擇的寫作立場。理論上承續藝術變構論、非非主義詩歌、反價值理論、紅色寫作理論、拒絕的姿態和“21世紀寫作”理念中綿延不斷,貫徹始終的堅持體制外先鋒寫作的不斷革命思想。在創作中,強調對當下現實的關注,倡導並全力推動深入骨頭與制度的紅色寫作。在絕不降低藝術標準的前提下,更強調作品的真實性、見證性和文獻價值。可替換詞:紅色寫作。
繼續非非
由1992年《非非》復刊號的出版而派生的一個動力性辭彙,由北京大學青年評論家陳旭光首次在他的論文《
第三代詩歌與後現代主義》中提出。代表非非主義永不停息的藝術變構動力和前驅姿態。無替換詞。
非非精神
由非非主義理論所建構,並通過非非詩人的具體作品得以體現的一種先鋒寫作理念,以自我變構為精神推進器,旨在通過對當代文學藝術的語言及形式變構以實現人類文化與價值的變構性革命。是非非主義區別於國內外一切文學藝術流派的根本標誌。革命性、變構意識和開放性是其缺一不可的構成元素。無替換詞。
非非時代
評論家們在論說當代文學時經常使用到的一個批評用語,特指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以非非主義激進的反文化、反價值理論和創作為主要標誌的詩歌大寫作年代。無替換詞。
文化態度
人與文化的自覺關係,經揭示後可劃分出唯文化、反文化、超文化三種態度。無替換詞。
第二詩界
中國非官方詩歌的正式命名,該概念由周倫佐於1985年提出。可替換詞:地下詩界。
感覺還原
感覺的非價值化過程。無替換詞。
意識還原
意識的非價值化過程。無替換詞。
語言還原
語言的非價值化過程,包括取消“兩值對立”結構、取消評價、清除價值詞及非修辭、語感還原等。無替換詞。非兩值評價語言還原的方法之一。打破語言中的兩值評價系統,使語言成為多值、乃至無窮值的能指系統。無替換詞。
非抽象
語言還原的方法之一。指對語言系統中的定值抽象詞語 (即價值形容詞)的清除。無替換詞。
非確定化
語言還原的方法之一,包括兩個方面,(l)打破語言符號與現實世界的確定關係;(2)打破語言符號之間的確定關係。無替換詞。
語感
語感先於語義,語感高於語義。故而語感實指詩歌語言中的超語義成份。無替換詞。
語感還原
語言還原的方法之一。通過最大限度地降低詞語的語義含量,使語言的語感功能凸現出來。無替換詞。
非修辭
語言還原的方法之一。中止傳統修辭格(比喻、比擬等),中止現代修辭格(象徵、通感等),恢復語言原初的直接性。無替換詞。
三逃避
非非主義創造還原的的具體方法之一,由周倫佑於1984年舉辦系列詩歌講座時提出,包括逃避知識、逃避思想、逃避意義。無替換詞。
三超越
非非主義創造還原的的具體方法之一,由周倫佑於1984年舉辦系列詩歌講座時提出,包括超越邏輯、越越理性、超越語法。無替換詞。
結構本能
人類潛心理深處的某種先天的構造機制。一度結構本能具有定值特點,二度結構本能具有變構傾向。可替換詞:結構衝動。
原構投射
一度結構本能的無意識投射。可替換詞:一度結構本能。
原構現實
語言現實。人類結構本能的一度投射,具有確定性、集約性、規範性的特點。可替換詞:一度結構。
變構
人類自覺的反價值行為。一般指在原構現實之上,通過對舊形式的改變,以創造出新形式的努力。可替換詞,反價值。
超原構現實
詩人和藝術家通過對既有文化價值的超越,在原構現實之上創造的超原構世界,具有變構、不確定和非規範的特點。可替換詞:藝術。
一極兩項互含式
東方思想的內部結構特徵,可還原為:先驗統一的本體論,兩項互含的方法論。無替換詞。
形態意識
定值化的集體意識,包括語言習慣,宗教信仰,法律道德等。可替換詞:原構現實,一度結構。
兩值定向
包含於語言中的價值判斷形式,表現為“非此即彼”或“是”與“非”兩個定向值。可替換詞:二元對立。“
多義語義場
一般語言中的多義語詞圈,是詩意創造的語言母體,具有無傾向、不確定和多義等特點。無替換詞。
白色寫作
中國當代文學中一種以逃避國人生存處境及當下現實為宗旨的寫作傾向,其作品一般具有閒適、玩世、淡化與歌詠的特點。可替換詞:閒適文學。 :
閒適文學
一種以閒適筆調錶達“玩世”哲學的閒情寫作,具有逃避社會、逃避現實以及和平、沖淡的特點。可替換詞:白色寫作。
紅色寫作
在中國當代文學的內質轉換中,“紅色寫作”反對逃避與和解的藝術,主張“從書本轉向現實,從逃避轉向介入,從水轉向血,從閱讀大師的作品轉向閱讀自己的生命。”故而“紅色寫作”可定義為:中國作家在擺脫對西方文學的被動模仿之後,置身於中國當下現實,出之於自己生命切身感受的自覺寫作,一種深入骨頭與制度的文學。可替換詞:後非非寫作。
紅色純粹
由周倫佑於1992年提出的評價當代文學作品純粹性的一種新尺度,即一部文學作品的藝術純粹性並不取決於該作品對現實內容及生存意識的淡化程度,相反,紅色純粹以對生存現實的承擔和介入的程度作為考量一部作品藝術純粹性的內質條件。深入肉體世界的一切險境,經歷、穿過、體驗。以血的濃度檢驗作品的純度——這便是紅色純粹。無替換詞。
語義透明
科學用語的要求,指語言符號所指的確定性和表述的明晰性,詞義的單義性,杜絕一切不確定和模糊的表述。曾被一部分“白色寫作”者無知地當作一種詩性語言而標榜。可替換詞:一度語言、科學用語。
語境透明
詩人在寫作中努力追求並企望獲得的一種詩意聯想的無遮蔽性。與“語義透明”相反,“語境透明”是在詩性語言的“多義性”、“不確定性”和“敞亮性”中獲得的。可替換詞:無遮蔽聯想。
建元意識
創世意識。可替換詞:造天意識。
意義
人類生存的自我肯定值。無替換詞。
價值
意義的結構形式,具有“兩值對立”和上下等級的特點。無替換詞。
價值前結構
價值的基本結構,也可能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模式之一,具有“兩值對立”的特點。可替換詞:兩值對立結構。
五大價值系統
指希伯萊、古希臘、佛教、儒家、道家五大價值體系,它們構成迄今為止全部人類文化的基礎。無替換詞。
價值源
一般以為存在於詞語之外的某種價值源泉,例如“上帝”、“理念”、“道”、“真理”等。可替詞換:終極存在。
元價值
一般以為存在於詞語之外的某種價值實體,如“真”、“善”、“美”等。可替換詞:終極價值。
真價值
創造性價值,具有非實用、非物質、超現實的特點。無替換詞。
偽價值
異化價值,具有實用性、功利性、非創造性等特點。無替換詞。
新價值
完全不同於現有價值的嶄新價值,具有否定性、拒絕評價、自我確認的特點,它是對事物的第一次命名和自我命名。無替換詞。
價值詞
語言系統中具有評價意義的詞語,是主要的語言定值成分,一般用於評價。無替換詞。
元價值詞
元價值的詞語現身,作為純粹詞語事實的真、善、美、聖、愛等。無替換詞。
價值形容詞
基本的價值詞形式,主要用於評價。一般由辭彙中的事物性質形容詞擔任。無替換詞。
價值名詞
在反覆使用中被定值化,從而具有價值含義的名詞,代表價值對事物的命名。無替換詞。
價值動詞
在反覆使用中被定值化,從而具有價值含義的動詞,代表價值對動作的操縱。無替換詞。
評價
價值操作的一般形式。評價者以元價值詞為標準,通過價值詞賦予被評價之事物以某種價值意義,並因此而使自己獲得意義。可替換詞:價值活動;價值操作。
偽價值評價
偽價值操作方法,由偽價值系統的代表作出,代表某種社會的或政治的需要尺度。無替換詞。
價值評價
由既有價值系統的代表作出,表示某種價值認同。無替換詞。
超價值評價
創造性評價。由價值創造者作出,他代新價值立言;從而使評價成為價值創造的方式之一。
價值混淆
偽價值活動的主要形式。通過物化、異化使價值與穗坤的內在目的相分離,進而用偽價值混淆真價值,用偽價值取代真價值。無替換詞。
語言定值
語言的價值化過程。無替換詞。
情感定值
情感的價值化過程。無替換詞。
感覺定值
感覺的價值化過程。無替換詞。
定值語言
價值化語言。可互換。
定值情感
價值化情感。可互換。
定值感覺
價值化感覺。可互換。
反價值
人類最徹底的自救行為,意在搗碎人之現存形式的價值模型,使人改換新的姿勢,重建新的形像。無替換詞。
非價值化
人類自覺的反價值行為,在藝術中表現為對作品所負載的文化價值的清除;在語言中表現為對評價成份、修辭格和價值詞的清除。無替換詞。
反美
藝術的非價值化活動之一,包括反和諧、反對稱、反完整。無替換詞。
超情態
藝術的非價值化活動之一,主要指對定值情感(愛/恨,痛苦/歡樂等)的清除。無替換詞。
反真實
藝術的非價值化活動之一,通過破滅真實幻覺,使藝術擺脫最後一重價值負擔。無替換詞。
價值世界
價值世界即意義世界,由語言系統中的價值詞及其評價規則構成。無替換詞。
價值循環
人類既有五大價值系統的相互轉譯和流通,據此使持有不同價值觀念的民族和個人能友好交往,彼此理解。無替換詞。
價值批評
一種嶄新的文化批評方法,亦可用於文學藝術批評。包括兩個步驟:(1)通過對某一部具體作品中含有的價值詞及評價成份的考量,以確定其非價值化程度;(2)通過對某一部具體作品形式創新的考察,以確定其新價值的含量;並據此作出一部作品的藝術價值判斷。元替換詞。
價值修辭術
價值詞的構詞方式之一。主要指通過“擬人”、“擬物”等傳統修辭法將一般字、詞構組成價值詞的修辭技術。無替換詞。
價值褻瀆
一種反崇高寫作方法。通過對語言系統中的元價值詞和最高等級價值名詞的倒置、錯位、挪移、拆解以及反諷處理,以實現對歷史與現實中思想、政治等各方面價值權威的消解與否定。無替換詞。
價值人格
價值化人格。因過份執著於價值而被定值成“唯價值”的價值主義者。此類人格一般具有文化價值感強烈和自我擴張欲強的特點。在寫作中,此類人喜歡大量使用“形容詞”(價值詞的基本形式);在現實中則常常自覺充當價值評判者。可替換詞:價值主義者、價值操盤手。
持不同價值者
與主流社會大多數人持不同價值觀念的人,以立志變構人類精神文化的極少數詩人、作家、藝術家、思想家為代表。他們對偽價值系統及其文化形態的拒絕,使他們成為主流文化的離經叛道者,也因此而被主流文化所拒絕。疏離感、邊緣性和批判意識是這些“持不同價值者”的主要精神特徵。可替換詞:持不同藝術者、持不同觀念者。
價值焦慮
人類個體在從事價值活動中,因自我價值不能順利實現而產生的生存焦虛,一種價值感失衡而造成的心理不平衡。常常表現出妄自尊大、怨天尤人、憤世嫉俗、嫉妒、肆意貶低別人、自我吹噓、爭名、失落感、酸葡萄心理等等病態心理特徵。在名利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 社會裡,“價值焦慮”已成為文化人最損害精神健康的一種心理疾病。可替換詞:身份焦慮、自我價值危機。
價值的零度
指通過對人類語言中的價值成份即“元價值詞”、“一般價值詞”和“兩值對立結構”以及“評價功能”徹底清除之後而獲得的一種純然的語言狀態;這種非價值化狀態既是語言的零度狀態,也是價值的零度狀態。它是反價值過程的實現,也是新價值創造的基點——一切新價值都必須在零度以上展開自己的創造。可替換詞:語言的零度。
※由周倫佑撰寫的非非主義小辭典一部分刊載於1986年5月《非非》創刊號,一部分刊載於1988年《非非》理論專號,一部分是新撰寫的,全文曾作為附錄收入199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反價值時代》一書。1986年5月《非非》創刊號上由藍馬撰寫的解說前文化的5個詞條以及1988年《非非》理論專號上由藍馬撰寫的一部分詞條此處未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