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嘆

詠嘆

詠嘆,漢語辭彙。

拼音:yǒng tàn

釋義:長聲吟嘆;歌唱、吟誦;讚嘆歌頌。是我國古代朗誦方式的一種,以富有感情著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隨園詩話
  • 外文名稱:Arias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禮記·樂記
  • 文學體裁:詩詞
  • 作者:袁枚
詞目,拼音,字詞分開解釋,詠,嘆,引證解釋,相關連結,禮記·樂記,隨園詩話,魔論,

詞目

詠嘆

拼音

yǒng tàn

字詞分開解釋

1. 唱,聲調有抑揚地念:~贊。歌~。吟~。~唱。
2. 用詩詞等來描述,抒發感情:~梅。~史。~懷。~嘆。~嘆調(富於抒情的獨唱曲)。
3. 指詩詞:佳~。

1. 因憂悶悲痛而呼出長氣:~氣。~息。悲~。~惋。長吁短~。
2.因高興、興奮、激動而發出長聲:~賞。~服。贊~。~觀止矣(指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
3. 吟詠:詠~。一唱三~。

引證解釋

見“ 詠嘆 ”。亦作“ 詠嘆。
1、長聲吟嘆。亦謂歌頌讚美。
禮記·樂記》:“詠嘆之,淫液之,何也?” 孔穎達 疏:“詠嘆者謂長聲而嘆矣。”
葉適 《毛積夫墓志銘》:“某自量不在友朋下,幸賜之銘,抑揚詠嘆之,死不恨矣。”
袁枚隨園詩話》卷六:“蓋詩有關詠嘆者,不得不用虛字,以伸長其音。”
楊朔海市》:“這種奇景,古時候的文人墨客看到了,往往忍不住要高聲詠嘆。”
2、歌唱;吟誦。
王褒四子講德論》:“詠嘆中雅,轉運中律。嘽緩舒繹,曲折不失節。”
唐 韓愈 《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追 三代 之遺音,想舞雩之詠嘆。”
蘇軾 《敘》:“山川之秀美,風俗之樸陋……雜然有觸於中,而發於詠嘆。”
胡應麟 《詩藪·古體下》:“歌行之興,實自上古,《南山》、《易水》,隱約數言,鹹足詠嘆。”
3、讚嘆歌頌。
柳宗元《送幸南容歸使聯句詩序》:“冬十有二月,朝右禮備,復於轅門,我同升之友,是用榮其趣舍,惜其離曠,卜茲良辰,詠嘆其美。”
梁啓超 《後序》:“ 中國 人寡知 日本 者也。 黃子 公度 撰《日本國志》, 梁啓超讀之,欣懌詠嘆黃子 。”

相關連結

禮記·樂記

禮記·樂記》是經長期積累而得出的儒家音樂理論,其音樂思想由自然系統和社會系統兩大部分組成。這兩個交織著的系統主要從三個方面講解樂,第一是聲,音,樂三者之間的關係,探討樂的本質。第二是樂能通政,須審樂知政。第三是樂的社會功用。

隨園詩話

隨園詩話》,清代袁枚的一部有為之作,有其很強的針對性。本書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後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鍊句;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託、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鑑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了。

魔論

《魔論文集》,《詠嘆》,黑魔火尊作品。
詠嘆
黑魔火尊
常相嘆,常相嘆,常相嘆。
欲問君將幾時歸,常嘆天下走。
嘗相嘆,嘗相嘆,嘗相嘆。
風吹雨打仍無恐,嘗嘆天下酒。
長相嘆,長相嘆,長相嘆。
天南海北見無期,長嘆天下樓。
常相嘆,嘗相嘆,長相嘆。
路遙才知年方少,嘆遍天下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