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七絕》是宋朝詩人陸游寫的詩。這首詩主要講述了陸游東下過忠州後,又到歸州,有感而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詠史七絕
- 作者:陸游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七絕
作者簡介,作品原文,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紹興(宋高宗年號,1131—1162)年間應禮部試,被秦檜罷黜。宋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通判。公元1170年(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公元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工詩、文,長於史學。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其詩今存九千餘首,清新圓潤,格力恢宏,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作品原文
【其一】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塵到兩京。
扈蹕老臣身萬里,天寒來此聽江聲!
【其二】楚城
江上荒城猿鳥悲,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灘聲似舊時。
作品鑑賞
少陵先生,杜甫。杜甫曾在長安西南的少陵住過,自稱少陵野老。公元765年(唐代宗永泰元年)五月,杜甫離開成都,沿江東下,入秋抵忠州,曾在龍興寺住了大約兩個月。公元1178年(南宋淳熙五年)正月,宋孝宗召陸游東歸。這首詩是他四月間路過忠州時寫的。中原,黃河流域中下游的泛稱。兩京,唐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安祿山在范陽(今北京大興)叛變,攻陷了洛陽,次年又陷長安。安祿山本是雜種胡人,所率部隊又為契丹、奚、突厥等族,故稱其叛變為胡塵。扈蹕(bì音畢),隨從皇帝車駕。蹕本指帝王出行時禁止行人,清除道路。老臣,指杜甫。安祿山陷長安後,玄宗逃往四川,太子在甘肅即位,史稱肅宗。公元757年(至德二年),杜甫由長安奔赴鳳翔謁肅宗,並隨駕回返長安。後又因救房琯事棄官西走,輾轉流離,在忠州時已五十四歲,而陸游寫此詩時,也是五十四歲,可謂巧合。身萬里:指杜甫身在忠州,距長安很遠,不是實數。陸游原註:“以少陵詩考之,蓋以秋冬間寓此州也。寺門聞江聲甚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