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學視野中的文學活動研究》是2007年5月1日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月新。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解釋學視野中的文學活動研究》並不是一本非常系統的學術著作,而是同一問題的系列論文的結集,但如果從深層學理來看,其內在的思路十分清晰。就是以解釋學為方法,以文學創作、文學文本、文學接受為線索,對文學的基本問題進行比較全面的分析和探討。伽達默爾等人的解釋學主要側重對讀者接受行為的考察,疏於對創作活動和文本構成的研究。但讀者的接受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必須面對創作和文本,所以,作者的創作與文本的構成理當進入解釋學的視野之內,在創作、文本、接受三者之間建立內在的關聯。本著這一思路,《解釋學視野中的文學活動研究》首先分析了文學創作中作者與讀者的潛對話和“隱含作者”的生成,然後又分析了文本結構與意義結構、文學語言的陌生化、意境的藝術結構等問題。
因為,文本的結構並不是作者單方決定的,而是作者和讀者藝術對話的結果。《解釋學視野中的文學活動研究》分析得最為充分的是讀者的接受,這既與我多年的學術興趣有關,也是由《解釋學視野中的文學活動研究》的內容所決定的,讀者的接受行為理當成為解釋學關注的理論重點。
目錄
一、作者與讀者的潛對話
二、“隱含作者”的藝術生成
三、語言的異化與陌生化
四、文本結構與意義結構
五、意境的藝術結構
六、現代閱讀理論的批判精神
七、法蘭克福學派與接受美學
八、文學接受的心理張力
九、期待視野與文學接受
十、藝術接受的“烏托邦”體驗
十一、文學釋義範式的嬗變
十二、空白的文學接受意義
十三、創作意圖與作品意義的關係
十四、讀者意識的分離與整合
十五、超越離心式閱讀與向心式閱讀
十六、“出入”說與中國古代接受理論
十七、柏拉圖與解釋學
十八、諾曼.N.霍蘭德的文本闡釋理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