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植物育種

觀賞植物育種

《觀賞植物育種》是2021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J.V.霍倫布魯克。

基本介紹

  • 書名:觀賞植物育種
  • 作者:[比]J.V.霍倫布魯克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3069178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觀賞植物在全球範圍內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意義,不僅豐富和滿足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與審美需求,還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花卉品種已不能滿足人們對美的精神需求,迫切需要培育出更多新、奇、異、罕品種。因而,觀賞植物育種愈發顯示出其重要性。通過傳統的育種方法,如選擇育種、雜交育種已培育出了一大批花卉新品種,這仍是今後花卉育種的主要手段,但日益成熟的生物技術,尤其是分子遺傳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為觀賞植物育種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市場需求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生物多樣性與植物保護在觀賞植物育種中的作用 1
1.1 世界植物的生物多樣性 1
1.2 觀賞植物的多樣性 4
1.3 觀賞植物的養護 5
1.4 結論 8
參考文獻 8
第2章 花器官特徵的遺傳基礎及其在觀賞植物育種中的套用 11
2.1 引言 11
2.2 矮牽牛作為觀賞物種及其研究模式 12
2.3 花器官特徵的遺傳基礎 13
2.4 ABCE模型是否適用於所有開花植物?一個簡單的模型,在現實中可能更複雜 14
2.4.1 花的C類功能基因 15
2.4.2 花的B類功能基因 16
2.4.3 花的E類功能或SEPALLATA功能基因 18
2.5 花瓣形態變化 19
2.6 以花器官特性突變體作為育種目標 20
參考文獻 21
第3章 花色及其基因改造工程 24
3.1 引言 24
3.2 類黃酮生物合成途徑 25
3.2.1 花色相關常規途徑 25
3.2.2 花色苷修飾 27
3.2.3 黃酮C-糖基化 28
3.2.4 蛋白質-蛋白質互作 28
3.2.5 液泡運輸 29
3.2.6 液泡中花色苷的分布 29
3.2.7 液泡pH調控 30
3.3 基因工程改變花色 31
3.3.1 模式植物花色改變策略 31
3.3.2 產生天竺葵素的橙色矮牽牛 32
3.3.3 紫羅蘭色的香石竹‘Moon’ 33
3.3.4 藍紫色月季 34
3.3.5 紫色及藍色菊花 35
3.3.6 藍色、紅色及黑色花色的其他植物 37
3.3.7 橙酮及類胡蘿蔔素調控的黃色和紅色 38
3.3.8 甜菜鹼調控的黃色和紅色 39
3.3.9 螢光花 39
3.3.10 花色改良的一般策略和*新技術 40
3.3.11 花卉的遺傳轉化 41
3.3.12 轉基因花卉及其監管問題 42
3.4 結論 44
參考文獻 44
第4章 貨架期和瓶插壽命的育種與遺傳研究 53
4.1 引言 53
4.2 改良觀賞壽命性狀的育種策略及選擇 54
4.2.1 種內及種間雜交改良觀賞壽命性狀 54
4.2.2 分子標記輔助選擇 55
4.2.3 生物技術 57
4.3 觀賞壽命性狀育種中篩選方法的評價和分級 58
4.3.1 觀賞壽命性狀篩選的方法 58
4.3.2 預估觀賞壽命的方法和預測模型 59
4.4 盆栽植物觀賞壽命改良的遺傳特性及育種 60
4.4.1 盆栽植物觀賞壽命的遺傳基礎和育種 60
4.4.2 通過生物技術改良盆栽植物的觀賞壽命 62
4.5 切花瓶插壽命改良的遺傳特性和育種 63
4.5.1 切花瓶插壽命性狀的育種和篩選 64
4.5.2 生物技術改良“瓶插壽命”的例子 66
4.6 影響采後行為的病害 67
4.7 結論和展望 68
參考文獻 69
第5章 觀賞植物抗病育種 79
5.1 引言 79
5.2 病原物生活方式和宿主特異性 80
5.3 觀賞植物的病害控制 81
5.4 抗病機制 82
5.5 抗病育種 83
5.5.1 常規抗病育種 83
5.5.2 生物技術在抗病育種中的套用 85
5.6 觀賞植物抗病育種:篩選案例 88
5.6.1 紅掌上的地毯草黃單胞菌花葉萬年青致病變種(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 88
5.6.2 杜鵑花上的多主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和麗赤殼屬病菌(Calonectria pauciramosa) 89
5.6.3 香石竹上的尖孢鐮刀菌香石竹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dianthi) 90
5.6.4 黃楊木上的Calonectria pseudonaviculata和C. henricotiae 92
5.6.5 菊花上的白鏽病菌(Puccinia horiana) 93
5.6.6 百合上的尖孢鐮刀菌百合專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 94
5.7 展望 95
參考文獻 96
第6章 植物組織培養技術 102
6.1 引言 102
6.2 微繁殖 103
6.2.1 第0階段 104
6.2.2 第1階段 104
6.2.3 第2階段 104
6.2.4 第3階段 104
6.2.5 第4階段 105
6.3 胚培養 105
6.4 體細胞克隆變異 107
6.5 原生質體 107
6.5.1 原生質體分離 109
6.5.2 原生質體融合 109
6.5.3 微觀評估 112
6.5.4 原生質體再生 112
6.6 結論 113
參考文獻 113
第7章 觀賞植物倍性育種 116
7.1 引言 116
7.2 有絲分裂多倍體化 118
7.2.1 方法與套用 118
7.2.2 展望 122
7.3 減數分裂多倍體化 122
7.3.1 方法與套用 122
7.3.2 展望 126
7.4 單倍體 128
7.4.1 方法與套用 128
7.4.2 展望 130
7.5 結論 131
參考文獻 132
第8章 觀賞園藝植物突變育種 137
8.1 引言 137
8.2 誘變技術 139
8.2.1 輻照誘變 139
8.2.2 離子束 140
8.2.3 化學誘變 143
8.3 影響突變率的因素 144
8.3.1 基因型選擇 144
8.3.2 誘變劑和誘變材料的選擇 145
8.3.3 放射敏感性試驗 145
8.3.4 確定*佳處理劑量 146
8.3.5 產生穩定突變體的體外方法 147
8.3.6 突變體的篩選 149
8.4 觀賞植物花色突變譜的誘導 149
8.5 觀賞植物商業突變品種的開發 150
8.6 突變育種的前景 158
參考文獻 158
第9章 觀賞植物分子育種技術新進展 165
9.1 引言 165
9.2 DNA標記 166
9.3 高通量測序的發展 167
9.4 開發基因分型技術 168
9.5 方法和軟體開發 168
9.6 如何使用標記 170
9.6.1 品種保護 170
9.6.2 育種系統中的身份檢測 170
9.6.3 種質資源遺傳結構 170
9.6.4 實生苗篩選 171
9.6.5 親本篩選 171
9.6.6 減數分裂和偏分離 171
9.7 基因組測序及候選基因途徑 172
9.7.1 第一個觀賞植物基因組及其發展 172
9.7.2 混合樣本分組分析 172
9.7.3 候選基因途徑 172
9.8 精確育種技術 173
9.9 結論 174
參考文獻 174
第10章 六出花 178
10.1 引言 178
10.2 生長與培養 179
10.3 育種規程 179
10.4 結論 181
參考文獻 181
第11章 杜鵑花 183
11.1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介紹 183
11.1.1 歷史遺傳資源研究 183
11.1.2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起源的分子生物學研究 184
11.1.3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的品種選育 184
11.1.4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的栽培技術 185
11.2 分類學和系統發育 185
11.2.1 杜鵑花屬於杜鵑花屬(不包括一些特殊的種類) 185
11.2.2 雜交類群的命名 187
11.3 遺傳資源和育種基因庫的特徵與保育 190
11.3.1 西歐與亞洲聯繫的重建 190
11.3.2 當前ILVO育種基因庫中的遺傳相似性 190
11.3.3 AFLP分子標記在義大利常綠杜鵑花分類中的套用 192
11.3.4 日本常綠杜鵑花品種與野生物種的遺傳關係 194
11.3.5 中國品種和雜交群體 195
11.4 比利時盆栽杜鵑花及相關常綠杜鵑花的育種 195
11.4.1 育種目標 195
11.4.2 雜交 196
11.4.3 種間雜交 196
11.4.4 其他育種方法 197
11.5 主要目標性狀介紹 198
11.5.1 花色 198
11.5.2 花型 200
11.5.3 株型 201
11.5.4 葉片形態 203
11.5.5 香味 203
11.5.6 抗生物脅迫 204
11.5.7 非生物抗逆性 206
11.6 結論 206
參考文獻 207
第12章 五彩芋 211
12.1 引言 211
12.1.1 繁殖 212
12.1.2 細胞學 212
12.1.3 分類學 214
12.2 重要性狀及育種目標 215
12.2.1 植株和葉片性狀 215
12.2.2 塊莖特性和產量潛能 216
12.2.3 抗病性 217
12.2.4 抗逆性 219
12.3 遺傳模式 219
12.3.1 葉片類型 219
12.3.2 主脈顏色 220
12.3.3 葉片底色 221
12.3.4 葉斑點 221
12.3.5 葉斑塊 222
12.3.6 皺褶葉 222
12.3.7 葉性狀的遺傳連鎖 222
12.3.8 其他性狀 223
12.4 育種方法和技術 223
12.4.1 雜交 223
12.4.2 種間雜交 225
12.4.3 誘變育種 225
12.4.4 倍性育種 226
12.5 生物技術方法的發展和套用 227
12.5.1 體細胞雜交 227
12.5.2 遺傳轉化 227
12.5.3 分子標記 227
12.5.4 基因組信息的開發和套用 228
12.6 展望 228
參考文獻 229
第13章 肖竹芋 232
13.1 引言 232
13.2 生殖生物學 234
13.2.1 花 234
13.2.2 自然授粉 234
13.2.3 人工授粉 235
13.3 育種 236
13.3.1 育種史 236
13.3.2 育種目標 237
13.3.3 育種方案 237
13.4 種間雜交 238
13.4.1 細胞學研究 238
13.4.2 花粉萌發與受精前障礙 241
13.4.3 胚挽救 242
13.4.4 種間育種 242
13.5 多倍體化 243
13.6 結論 244
參考文獻 244
第14章 菊花 246
14.1 生產和貿易 246
14.2 起源、基因中心 247
14.2.1 基因中心 247
14.2.2 多倍體 248
14.2.3 在中國的實際套用 249
14.2.4 中藥、殺蟲劑 249
14.2.5 傳播到西方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