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宗旨:立足花卉種業創新需求,推動花卉產業技術進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主管部門:北京林業大學
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宗旨:立足花卉種業創新需求,推動花卉產業技術進步。
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宗旨:立足花卉種業創新需求,推動花卉產業技術進步。 研究方向花卉種質資源挖掘與創新、花卉遺傳育種、花卉分子生物學、花卉繁殖與栽培技術。發展歷史“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
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花卉分子生物學研究,觀賞植物花香、抗逆重要性狀形成機理研究,芳香植物開發利用等 主持科研項目 1. 2023/01-2026/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梅花AP2/ERFs轉錄因子調控低溫下花香化合物合成機制研究”;2. 2019/01-2021/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梅花PmWRKYs轉錄因子參與冷脅迫應答...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成立於1958年,是蔬菜花卉學科唯一的國家級公益性專業研究機構。研究所堅持“四個面向”,圍繞學科及產業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問題開展套用及套用基礎研究,創新重要基礎理論和套用技術,組織全國重大科研協作,為政府決策提供諮詢,搭建國內外學術交流平台,培養高層次專業人才,出版全國性學術...
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一支以院士領軍、以國家級及省部級學科帶頭人為科技創新骨幹的高水平工程化研發團隊,形成全國乃至國際有重大影響的花卉研究群體。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國家重點學科作為技術支撐,現有工程實驗室、教育部園林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大林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花研究室、...
據2017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作為農業部農業基因組學學科群建設的牽頭單位,強化學科群內的3家綜合性重點實驗室,15家專業性重點實驗室間在規模化基因挖掘與鑑定平台、種質創新與鑑定平台、生物信息資料庫的最佳化與共享;與北京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共建“農業基因資源與生物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加強農業基因...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作物種質資源、遺傳育種、栽培生理和分子生物學為主要研究領域。據2017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在職職工357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所設有科研內設機構4個,建有國家重大科學設施2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品種改良中心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
第5期“分子植物育種理論與實踐研討班”於2005年8月2-10日在海南省熱帶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研究所舉行,由海南省農作物分子育種重點實驗室和《分子植物育種》編輯部承辦。辦刊成果 收錄情況 《分子植物育種》被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11~2014年版)之核心期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中國科技論文...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資源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簡歷 1989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1999年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野生植物資源遷地保育及可持續利用創新研究組研究員。從事資源植物遷地保育、遺傳育種、植物離體種質保存以及蕨類植物生物學研究。近年作為項目或專題負責...
強化制度建設。要按照《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相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實驗室相關制度,製作規範標牌,實現管理科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加快開放共享。要推進科研設施、儀器設備、科學數據等開放共享,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推進成果落地。要充分發揮部、省雙重管理優勢,加強與中央、地方科研單位及企業的協同創新...
9. 2001-2005,北京市重大科技契約項目 “蔬菜種質改良中心建設及產業化開發” ,子課題 “蔬菜輔助育種新技術研究——茄果類DH育種”。10. 2001-2004,農業部 “948” 項目 “甘藍類蔬菜、胡蘿蔔胞質雄性不育材料和體細胞雜交技術”(編號: 2001-223)。11. 1999-2003,北京市高技術實驗室科研項目“抗鱗翅...
8.農業部油料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製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油料作物和新型能源植物種質挖掘與創新,油脂與蛋白質形成的生物學基礎,功能基因組學、現代育種理論與技術,環境生物學、油料質量安全標準與檢測技術等研究。9.農業部果樹種質創新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落葉果樹種質資源,優質高產多抗新品種選育,分子生物...
畢業獲博士學位;1997年2月—1998年12月在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植物細胞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9年1月—2000年8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植物病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0年11月—2020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20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
4. 主持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無花粉重瓣百合種質創新的分子途徑(編號6042015,2004—2006)論文著作 【研究論文】1. 劉青林,李蓮梅.鵝掌楸苗期生長過程分析.西北植物學報,1988,8(5):98~99 2. 劉青林,田硯亭,吳滌新. 花卉的體細胞無性系變異及其在育種上的套用.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2,14(2):90...
院研究中心: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創新研究中心、ABT生根粉研究開發中心 國家林業局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局林木培育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局植物新品種分子測定實驗室 國家林業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落葉松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國家林業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濱海林業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花卉研究...
芍藥無土栽培生產技術規程 《芍藥無土栽培生產技術規程》是2017年1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芍藥盆花、切花、工程苗的無土栽培生產。起草單位 北京林業大學、國家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花卉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起草人 於曉南、劉燕、張啟翔、程堂仁、呂英民、劉建鑫。
2005年以來開始開展花卉分子生物學及其生物技術育種工作,已經建立了絡石、膠東衛矛、刺槐、菊花、百合等林、花的轉化再生系統。已經培育京小菊系列品種10餘個,花期從6月~12月。另外,建立了高效高產量表達外源基因的菸草葉綠體基因工程技術平台,國內僅有3個實驗室擁有該技術。我們已經利用該技術平台生產高附加值可降解...
2000.09-2003.06:西南大學,碩士,專業:作物遺傳育種。2003.09-2006.06: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專業:植物學。2006.09-2012.04: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研究員。2012.04-2016.11:主要農作物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北京首佳利華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級高級...
曾擔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黨委書記 ,蔬菜花卉所副所長、所長。任免信息 2021年10月,孫日飛任中國園藝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重要貢獻 主要從事大白菜遺傳育種研究,主持“八五”、“九五”國家攻關課題和農業部重點技術與基礎研究及重點開放實驗室項目、國際合作歐盟項目10餘項。十五期間,國家863計畫“蔬菜高效...
2006.12-2009.09: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方向:植物發育分子生物學。2009.09-2010.11: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2010.11-2011.06:北京未名凱拓公司暨國家作物分子設計工程技術中心,項目主管、副研究員。2011.07-2016.11:主要農作物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1、根莖植物種質創新與分子育種和品質調控,包括: ⑴、根莖植物特色資源和特異種質重要基因的發掘、鑑定、創新和利用。 ⑵、根莖作物專用優質特色新品種(如彩色甘薯和馬鈴薯、觀賞甘薯等)選育。 ⑶、根莖作物優質栽培調控及其優良品種的優質生產。 2、根莖植物生物技術及其高新技術產品開發,包括: ⑴、根莖植物生物...
農業部西北地區園藝作物生物學與種質創製重點實驗室秘書。《長江蔬菜》(學術版)編委。園藝學報、中國農業科學、農業生物技術學報等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評議人。榮譽稱號 1995年入選陝西省農科院首批跨世紀學科代頭人; 1996年獲陝西省鹹陽市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1996年入選陝西省楊凌科技基金...
尹偉倫現任北京林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楊樹委員會主席,國家花卉工程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林木育種國家工程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林業科學》主編,《北京林業大學學報》主編,《中國林學(英文版)》主編,國家發改委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務院應急辦專家,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北京市政府專家諮詢...
2009.03-2011.06:國家作物分子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2012.11-至今:湖南農業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2011.07-2016.11:主要農作物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博士生導師;北京首佳利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2013.05.19-06.07:國家行政學院,中關村重點企業全球化戰略專題第...
國家油茶科學中心:種質創新與利用實驗室、繁育與栽培實驗室、技術裝備實驗室、加工利用實驗室、油茶種質創新實驗室、南緣地區種質創新及茶油加工實驗室、生物技術實驗室、北緣地區育種與栽培實驗室、騰衝紅花油茶科學實驗站 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就 1958-1966年,全院共開展了800項林業研究...
祝水金,1962年5月14日出生,博士學位,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導、博導。社會兼職 兼職: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棉花專家顧問、中國棉花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國家標準化委員會會員、浙江省遺傳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副院長 從事專業:植物分子育種與種質創新、植物生物...
其中VGD1是國際上第一個在植物中認定的控制花粉管在雌體生殖通道中泳動的主效基因;該基因的克隆第一次揭示了果膠甲酯酶與花粉管伸長、發育之間的關係,從而明確了花粉管在雌體生殖通道中延長的分子機制,有關論文在Plant Cell雜誌上發表並獲專欄突出介紹。在種質創新領域的貢獻包括甘藍型油菜、白菜、甘藍等蕓薹屬...
《北方園藝》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為依託,據2018年9月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官網顯示,該院建立國家級、省部級中心分中心和重點實驗室43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4人、綜合試驗站28個、農業部野外觀測站9個、原原種基地、示範推廣基地及共建高效現代農業示範園區24個。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8年9月中國...
(9)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二)重點項目“3500BC-1500BC中國文明形成與早期發展階段的技術與經濟研究”,2006-2008(參加)(10) 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畜禽特色優異基因資源挖掘與種質創新,2008-2010(參加)(11) 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高通量基因克隆技術體系的研究,2008.7-2010.12 (任務...
李振聲在1993年北京主持第八屆國際小麥遺傳學會議。這項工作擴大我國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也為植物細胞和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32] 李振聲通過藍單體獲得大量的缺體小麥(染色體數目40),經連續自交選擇,獲得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並建立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