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別者

《觀別者》是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的詩作。此詩描繪了詩人所看見的一個離別的場景,抒發了詩人漂泊異鄉的苦悶與無奈之情。全詩著力描寫遊子依依惜別的情景,句句傷情,感情細膩深厚。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觀別者
青青楊柳陌,陌上別離人。
愛子游燕趙,高堂有老親
不行無可養,行去百憂新
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鄰
都門帳飲畢,從此謝親賓。
揮涕逐前侶,含淒動征輪
車徒望不見,時見起行塵。
吾亦辭家久,看之淚滿巾。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楊柳陌:路旁栽楊柳的道路。多用指分別之處。唐盧照鄰首春貽京邑文士》詩:“寒辭楊柳陌,春滿鳳皇城。”陌,田間小路。
⑵燕趙:燕趙都是古國名,地點都在河北。這裡泛指河北諸郡。
⑶高堂:在古代的家庭里,父母的居室一般被稱為堂屋,是處於一家正中的位置,而堂屋的地面和屋頂相對比其它房間要高一些,所以古代的子輩為尊重父母,在外人面前不直說父母而叫“高堂”。故用高堂指父母居處,或代稱父母。李白將進酒》詩:“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⑷不行:不行進;不前進。《楚辭·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⑸百憂:種種憂慮。《詩經·王風·兔爰》:“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⑹切切:懇摯、深切之意。《後漢書·竇武傳》:“而詔書切切,猶以舅氏田宅為言。”
⑺依依:依戀不捨的樣子。唐劉商胡笳十八拍》詩:“淚痕滿面對殘陽,終日依依向南北。”
⑻都門:都,都城。門,城門。都門,這裡指都城。帳飲:謂在郊野張設帷帳,宴飲送別。唐楊炯《送徐錄事》詩序:“臨御溝而帳飲,就離亭而出宿。”
⑼前侶:前面的同伴。
⑽征輪:遠行人乘的車。宋韓縝《芳草》詞:“繡幃人念遠,暗垂珠露,泣送征輪。”
⑾車徒:車馬和僕從。指遊子及其僕人。《文選·李康〈運命論〉》:“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車徒,冒其貨賄,淫其聲色,脈脈然自以為得矣。”徒:一作“從”。
⑿吾:一作“余”。久:一作“者”。

白話譯文

排列在青青楊柳的路上,正在送別遠去的親人。
是愛子宦遊要去燕趙,高堂上還有他年邁的雙親。
不離家無法把雙親奉養,離家去又新憂殷殷。
情意懇切地把兄弟囑咐,戀戀不捨地面對相送的鄉鄰。
都門祖帳中飲過了餞行酒,從此就告別了親屬和友人。
灑淚去追趕前面的同伴,懷著悲傷啟動遠行的車輪。
車馬人從漸漸不能望見,車馬後面不時揚起灰塵。
我離開家鄉日子也已很久,見到這情景不禁淚水滿巾。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王維有詩《別弟縉後登青龍寺望藍田山》:“陌上新離別,蒼茫四郊晦。登高不見君,故山復雲外。遠樹蔽行人,長天隱秋塞。心悲宦遊子,何處飛征蓋。”與這首《觀別者》詩同一機杼。只是這首《觀別者》寫法上很別致。它借陌上人的惜別,來表現自己的宦遊之悲。
青青河畔,楊柳陌上,依依別離。似有“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之風,又宛若“楊柳依依”之韻,離別之境,自然而現。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愛子”一游,或為生計,或為功名。尚有高堂,已是老親,又怎捨得棄高堂於不顧呢。一“愛”字,一“老”字,各種情境,只有畫中人懂得。心念老親,然生計所迫,遠遊原是那般無奈;此行遠去,尚不知明天深淺,自然又有新的憂愁升起。此番遠遊,歸期難料,然心中那個“孝”字,又該如何書寫。切切轉向兄弟,滿腔的心思,託付於手足之上;依依而望,對父母的牽腸掛肚,都訴諸四鄰。都門帳飲,飲畢做辭,心底仍是萬千不捨,一一惜別那熟悉的臉龐。同伴早已動身,飛奔而去,再停留怕是要追趕不上,只得揮淚闊別,邁向前方,而那轉身的瞬間,早已是兩行滾燙的淚花。轉眼間,已然望不見“車徒”,唯留下滾滾的行塵,淹沒了遠去的身影,那遠眺的雙眸,目送著遠方消逝的身影,早已是老淚縱痕。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吾亦辭家久,看之淚滿巾。”一句拉回現實,原來詩人只是一旁觀者,大有“同是天涯淪落人”之感,內心的觸動,亦隨著飄揚的塵土,沾濕了衣襟。
詩中畫面,在古代並不少見,詩詞之中亦不乏這樣的詩篇,然右丞筆下的畫面,卻是那般情深。至親別離,肝腸寸斷,然生活所迫,又無可奈何。歷史畫卷中,重複上演了多少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主角,不變的卻都是那份難以割捨的情致,親情、友情、愛情,一幕幕,一出出,在時空的帷幕里掀起層層浪花。

名家點評

《王孟詩評》:“切切”兩語妙絕,寫得此意出。
《唐詩歸》:鐘雲;觀別者與自家送別,益覺難堪,非深情人不暇命如此題。鐘云:情真事真,遊人下淚,不須讀下二句矣(“不行”二句下)。鐘云:貧士老於客游,方知此境(“切切”句下)。
《彙編唐詩十集》:唐汝詢曰:淺淺說,曲盡別思,覺雕琢者徒苦。又曰:說他人,其切乃爾,己懷可知。《陽關》所以絕唱。
唐詩選》:惜別情緒,緊懇痛快,真是遇風知寒,遇日知熱。
圍爐詩話》:右丞《觀別者》云:“不行無可養,行去百憂新。切切委兄弟,依依向四鄰。”當置《三百篇》中,與《寥莪》比美。
唐詩別裁》:只寫別者之情,“觀”字只末二句一點自足。
網師園唐詩箋》:入情入理(“不行”句下)。“觀”意一點便是(“余亦”句下)。

作者簡介

王維(701-761),唐代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