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詩詞)

曾經滄海難為水(詩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曾經滄海難為水出自《孟子·盡心上》,意譯:曾經到過滄海,看到別處的河流也就不足為顧了。後人引用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曾經滄海難為水
  • 創作年代
  • 作品出處離思五首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元稹
寓意,原文,釋義,出處,賞析,作者,

寓意

曾經滄海難為水,元稹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
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懷舊悼亡之情,“滄海”、“巫山”,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
後面,“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張弛自如,變化有致,形成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曾經滄海”二句尤其為人稱誦。

原文

離 思 五 首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釋義

“見過洶湧的大海,他方的水不值一提;除卻巫山彩雲,別處的雲就相形失色。順次經過花叢,懶得回頭一看,半是因為修道,半是因為想你。”
其中:“海水”、“巫山雲”指代自己的愛妻韋叢,其他的“水”和“雲”指代世間其他的女子,即:自從我遇見了我的愛妻,覺得其他的女子都算不得女子。
文中句句體現出作者對愛情的忠貞不渝。
後人引用這兩句詩,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曾經滄海難為水”可以簡縮為成語“曾經滄海”,比喻曾經經歷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裡。
全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後人用以表達對生命里最美好事物的懷念及表示對後來事物的黯然失色感。常表示事業下滑或後續感情生活的悲哀。

出處

“曾經滄海難為水”語出《孟子 盡心上》:“觀于海者難為水”。
此為悼念亡妻韋叢之作。詩人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
“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於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賞析

此為詩人悼念亡妻韋叢(字蕙叢)之作。其運用“索物以托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妻子的忠貞與懷念之情。詩的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
兩處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觀于海”比喻“游於聖人之門”,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喻意並不明顯,是意隱喻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寫。元稹的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就全詩情調而言,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
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前兩句話的意思: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原詩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鐘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
首二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從《孟子·盡心》篇“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變化而來的。兩處用比相近,但《孟子》是明喻,以“觀于海”比喻“游於聖人之門”,喻意顯明;而這兩句則是暗喻,喻意並不明顯。滄海無比深廣,因而使別處的水相形見絀。巫山有朝雲峰,下臨長江,雲蒸霞蔚。據宋玉《高唐賦序》說,其云為神女所化,上屬於天,下入於淵,茂如松榯,美若嬌姬。因而,相形之下,別處的雲就黯然失色了。“滄海”、“巫山”,是世間至大至美的形象,詩人引以為喻,從字面上看是說經歷過“滄海”、“巫山”,對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實則是用來隱喻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因而除愛妻之外,再沒有能使自己動情的女子了。
“難為水”、“不是雲”,情語也。這固然是元稹對妻子的偏愛之詞,但象他們那樣的夫妻感情,也確乎是很少有的。元稹在《遣悲懷》詩中有生動描述。因而第三句說自己信步經過“花叢”,懶於顧視,表示他對女色絕無眷戀之心了。
第四句即承上說明“懶回顧”的原因。既然對亡妻如此情深,這裡為什麼卻說“半緣修道半緣君”呢?元稹生平“身委《逍遙篇》,心付《頭陀經》”(白居易《和答詩十首》贊元稹語),是尊佛奉道的。另外,這裡的“修道”,也可以理解為專心於品德學問的修養。然而,尊佛奉道也好,修身治學也好,對元稹來說,都不過是心失所愛、悲傷無法解脫的一種感情上的寄託。“半緣修道”和“半緣君”所表達的憂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說“半緣修道”更覺含意深沉。清代秦朝釪《消寒詩話》以為,悼亡而曰“半緣君”,是薄情的表現,未免太不了解詩人的苦衷了。
元稹真值得薛濤全身心地投入愛情嗎?
元稹私生活糟糕,正式娶妻之前拋棄過一位叫鶯鶯女子,二十歲時,元稹與遠親家少女崔鶯鶯相愛於花園並私定終身,鶯鶯曾贈玉環給元稹並痴情囑咐說:“玉取其堅潤不渝,環取其始終不絕”既表明自己忠貞不二,也期待元稹莫要辜負,哪知元稹進京後便斷了與鶯鶯的聯繫,娶了三品大員韋夏卿十九歲的女兒韋叢為妻,元稹對玩弄崔鶯鶯的事實絲毫不感歉疚,甚至還對這次艷遇津津樂道,在《會真詩》里賣弄身體寫作對於妻子韋叢,元稹談不上忠貞至少韋叢還未死時,就與薛濤同居了,而韋叢死後元稹寫下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經典詩句表悼念,很難說感情假。元稹後來的感情生活完全是“曾經滄海還愛水”的做派,妻子韋叢死後,因工作關係離開了薛濤,兩年便娶了小妾安仙嬪,四年之續娶了裴氏為妻。

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著名詩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年家貧。舉貞元九年明經科、十九年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舊官僚,遭到貶斥。後轉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最後以暴疾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與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世稱“元白”。
代表作有《菊花》、《離思五首》(其四)、《遣悲懷三首》、《兔絲》、《和裴校書鷺鷥飛》、《夜池》、《感逝(浙東)》、《晚春》、《靖安窮居》、《送致用》、《宿石磯》、《夜坐》、《雪天》、《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織婦詞》、《夜別筵》、《山枇杷》、《所思二首》、《斑竹(得之湘流)》、《竹部(石首縣界)》、《白衣裳二首》、《魚中素》、《酬許五康佐(次用本韻)》、《一至七言詩》等,其中《菊花》、《離思五首》(其四)和《遣悲懷三首》(其二)三首流傳很廣,尤其是《離思五首》(其四)這一首極負盛名。該詩寫久藏心底的不盡情思,因為與情人的曾經相識而自此對其他的女人再也不屑一顧(“取次花叢懶回顧”),詩中的比興之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語言幻美,意境朦朧,十分膾炙人口。而《遣悲懷三首》表達對亡妻的不盡思念,寫得悲氣襲人,令人不由得一掬同情之淚,其中第二首的結句“貧賤夫妻百事哀”為世所熟誦。微之其集與居易同名長慶,今編詩二十八卷(全唐詩中卷第三百九十六至四百二十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