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潮級潛艇

親潮級潛艇

親潮級潛艇(日文:おやしお型潛水艦,おやしおがたせんすいかん,英文:Oyashio-class submarine)是由三菱重工神戶造船所和川崎造船神戸工場為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的大型柴電動力攻擊潛艇。本級潛艇也因其建造項目“平成五年潛艇建造計畫”而稱之為05SS。

本級艇外型設計融合了低可偵測性與流體力學的考慮,其指揮台圍殼採用傾斜漸縮的堆字造型以分散敵方大部分主動聲納的反射波,艦體表面力求平滑簡潔,儘可能減少潛艇外部的突出物,如此可改善潛艇的流體力學特性,使航行時水流經艦體產生的阻力與噪音降低,有助於增加隱蔽性與動力效率。

本級艇較前一型春潮級潛艇有更良好的操控性能、潛航深度的增大、續航力增加、情報處理能力更優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親潮級潛艇
  • 英文名稱:Oyashio-class submarine
  • 前型/級春潮級潛艇
  • 次型/級蒼龍級潛艇
  • 研製時間:1993年-1994年
  • 服役時間:1998年3月16日
  • 定型時間:1996年10月15日 
  • 國家:日本
  • 日文名稱:おやしお型潛水艦
  • 建造單位:三菱和川崎重工
  • 建造數量:11艘 
  • 服役情況:在役 
  • 艇型:常規潛艇
發展沿革,研製背景,建造沿革,服役歷程,技術特點,艇體外型,艇體結構,動力系統,艇電武裝,性能數據,本級各艇,總體評價,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二戰時期,日本“瘋狂”造艇,截至1945年8月,共造了190艘潛艇。二戰期間,日本潛艇戰沉了135艘,剩下的55艘戰敗投降。但是潛艇製造、使用經驗和教訓卻得以積累下來了,依靠著美國援助和自身基礎,日本二戰後的造船、特種鋼材、流體動力學、聲吶技術、電子和火控技術都走在世界前列。
日本水滴型潛艇日本水滴型潛艇
1955年8月,日本從租借美國的1艘小鯊魚級潛艇SS-501“黑潮”號開始,走上了獨立設計建造戰後現代潛艇的道路。之後1955年至1960年6月建成服役了用於技術測試的SS-511“親潮”號。1962年,又完成兩艘750噸的早潮級SS-521“早潮”號和SS-522“若潮”號並成為第一潛水艇隊。1963年又有兩艘小幅修改後的夏潮級潛艇SS-523“夏潮”號和SS-524“冬潮”號服役。1965年3月,首型大型遠洋SS-561“大潮”號服役,之後經過改進建造了四艘朝潮級。
1960年代,美國率先展開一波潛艇構型的革新風潮,率先研製並使用了水滴型艇型和艇艏球型聲吶。同時間,日本防衛廳技研本部便著手研究水滴構型。在1967年,第一艘新型獵殺潛艇正式編列預算,這就是劃時代的渦潮級。1971至1978年,海上自衛隊建造了七艘渦潮級潛艇,擁水滴型艇體、艇艏大型整合聲吶陣列等嶄新技術。日本之後遵循“研製、生產、服役”的三步曲,著手性能更先進的潛艇的研製。
1973年,日本對渦潮級進行了改進設計,於1975年開始建造二戰後第二代水滴型潛艇汐潮級,這使日本常規潛艇的技戰術性能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自1976年至1986年期間,日本以每年一艘的速度共建造了10艘汐潮級潛艇。汐潮級服役後很快取代渦潮級成為日本海自潛艇部隊的主力。與此同時,在建造汐潮級的計畫執行到一半時,沿襲日本海自裝備的發展特點,更先進的新型潛艇又在醞釀之中,另一方面是日本的潛艇技術瞄向了1990年代水平。1986年,日本正式決定建造戰後第三代水滴型潛艇春潮級。

建造沿革

1993年(日本平成5年),日本展開“平成五年潛艇建造計畫”(05SS),研發春潮級柴電攻擊潛艇的後續艦,成為親潮級。日本海自總共建造11艘親潮級,從1998年至2008年以每年一艘的速度成軍。首艘親潮級親潮號(SS-590)造價581.76億日元,第二艘滿潮號(SS-591)約506.73億日元(合5億美元),最後一艘親潮級望潮號(SS-600 )總經費約420億日元(艦體250億日元,艤裝約170億日元);平均每艘親潮級的建造成本約5億美元。
春潮級潛艇春潮級潛艇

服役歷程

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11艘親潮級潛艇先後分別於完工服役。外型設計融合了匿蹤與流體力學的考量,其帆罩採用傾斜漸縮的堆字造型以分散敵方大部分主動聲納的反射波,艦體表面力求平滑簡潔,儘可能減少潛艦外部的突出物,使航行時水流經艦體產生的阻力與噪音降低,有助於增加匿蹤性與動力效率。

技術特點

艇體外型

親潮級常規潛艇低矮輪廓艇首;圓滑狀艇體結構,艇首下方裝有聲納整流罩;指揮塔圍殼位於艇體中部較前位置,指揮塔圍殼前方僅小部分艇體可見;指揮塔圍殼高聳,前後緣垂直,寬度由前至後逐漸變細;指揮塔圍殼上的潛水舵位於前緣位置中等高度較下方位置;艇尾尾舵可見,前緣略傾。
親潮級的艦體表面並非傳統的圓弧形,而是由數種不同角度的平面狀組成,不同角度的平面的交會處是不太連續的傾角,而帆罩的造型則為向上漸縮的傾斜造型,可降低浮航時的雷達截面積。親潮級的艦體表面力求平滑簡潔,儘可能減少潛艇外部的突出物,並將開口(如水櫃口、艙口蓋等)的面積與數量降至最低,如此可改善潛艇的流體力學特性,使航行時水流經艦體產生的阻力與噪音降低,有助於增加隱蔽性與動力效率。親潮級擁有最新的降噪減震科技,而且是日本海自第一種在艦體表面鋪設吸音瓦的潛艇,可大幅減少敵方主動聲吶的回波。
從艇首看親潮級從艇首看親潮級
親潮級的隔音瓦採用螺栓固定,而非向其他幾個西方國家潛艇使用黏貼方式,可以避免出海值勤期間因黏著劑失效導致隔音瓦脫落,而且隔音瓦與艦體之間的縫隙還會滲入海水,形成一個額外的吸音層;不過,採用螺栓固定會額外增加螺栓本身的重量,而且暴露在隔音瓦表面的螺栓頭難免多少會產生些微的紊流。相較於過去使用雙殼構造的海自潛艇,以單殼構造為主體的親潮級擁有更大直徑的耐壓殼,提供更多空間安裝效能更好的減震降噪設備。經過種種努力,親潮級成為當代全世界最安靜的新型柴電潛艇之一。
從艇尾看親潮級從艇尾看親潮級

艇體結構

親潮級潛航排水量達4500噸,比春潮級進一步放大。有別於日本先前渦潮級、汐潮級與春潮級採用的水滴型雙殼構造,親潮級採用“雪茄”型艇型,艇體構造融合單殼與部分雙殼設計,以單殼結構為主體,再沿著耐壓殼體上部設定一層非水密的上層構造。相對於純雙殼構造,複合型結構僅在單殼主體外部附加部分外殼,因此外殼與耐壓殼之間的容積大幅減少,在外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可增加耐壓殼體本身的容積,而一些不需要特別保護、能直接接觸高壓海水的設備則安裝在耐壓殼體與外殼之間的非水密區,不必占用寶貴的耐壓殼內空間;雙殼複合結構的非水密區域比雙殼潛艇減少,使潛艇外殼需要的流水口減少,有助於降低航行時的流體阻力與噪音。
親潮級潛艇雙視圖親潮級潛艇雙視圖

動力系統

親潮級擁有兩具川崎重工Kawasaki)的12V25/25S四行程柴油機,帶動兩具川崎製造的5700kw交流發電機替2組共240具的硫酸電池充電;潛航時電池驅動一具富士制7750馬力大型電動機帶動單軸推進器,推進器採用低噪音設計的高曲度七葉片螺旋槳。親潮級的控制面構型仍與汐潮級、春潮級相同,採用十字型尾舵,前水平舵位於帆罩上。相較於春潮級,親潮級的控制室與操舵配置都有很大的差異與改進,大量使用最新的造船工藝以及自動化科技,而其射控與聲吶系統也有很大的精進。親潮級的排水量高於春潮級,但由於自動化程度提高,編制人數從春潮級的75名降至70名。
親潮級柴油主機艙親潮級柴油主機艙

艇電武裝

親潮級配備日本沖電子公司(OkiElectric)開發的ZQQ-6整合聲吶系統,包括位於艦首的主/被動聲吶、艦身兩側的大型低頻被動陣列聲吶以及ZQR-1被動拖曳陣列聲吶等。過去渦潮級、汐朝級、春潮級的艦首布置了直徑3公尺多的大型圓柱被動陣列聲吶,魚雷管向後移到艦體兩側部位;而親潮級則將魚雷管布置在艦首上部,因此ZQQ-6的艦首陣列聲吶就改成橫向嵌在艦首下部。ZQQ-6的被動陣列聲吶採用三子陣列設計,艦體兩側各有三個聽音陣列分置於前、中、後段,整體孔徑遠大於先前春潮級ZQQ-5的單一側面被動聲吶;這種三子陣列設計與美國從後期型洛杉磯級開始測試的寬孔徑聲吶(Wide Aperture Array,WAA)相似。
親潮級的控制室與潛望鏡親潮級的控制室與潛望鏡
此外,親潮級也配備最先進的光電搜尋/攻擊潛望鏡組。親潮級的作戰中樞為ZYQ-3戰鬥系統,可同時導控6枚魚雷接戰。從第八艘起的本級艦開始以COTS商規電腦組件取代原有的部分軍規電腦,使得運算能力、維持成本與升級彈性大幅增加;而從第九艘本級艦起則增設海上指揮管制系統(MOF),與日本海自的海幕衛星資料傳輸系統的指揮管制終端機(C2T)相連。與以往日本的潛艇相同,親潮級配備六門533mm HU-605魚雷管,不過安裝位置由艦側移至艦首上部,配置方式為上二管、下四管。HU-605為水壓彈射式,除了發射魚雷之外尚可發射魚叉反艦飛彈與水雷。
航行中的親潮級航行中的親潮級

性能數據

艇體參數
艇長
82米
艇寬
8.9米
吃水
7.4米
排水量
浮航2750噸潛航3000-4000噸
航速
13節(水上)
20節(水下)
潛深
約500米
艇員編制
70人
動力系統
Kawasaki 12V25/25S 四行程柴油主機×2/3400軸馬力
Kawasaki交流發電機×2/功率3.7MW
2組硫酸電池共240具
推進用電動機×1/7750軸馬力
單軸/七葉片螺旋槳
水面上偵測/電子戰系統
ZPS-6 搜尋雷達×1ZLA-7 電子支援系統
聲吶
ZQQ-6整合式聲吶系統
1部艦首主/被動聲吶
1部側面被動陣列聲吶
1部ZQR-1被動拖曳陣列聲吶
射控/作戰系統
ZYQ-3潛艇戰鬥系統
艦載武裝
6具HU-605型533mm魚雷發射管
載彈量:6(管內)+16發(彈藥儲放艙)
89式潛艇用魚雷、魚叉反艦飛彈與水雷

本級各艇

編號
舷號
日文艇名
中文艇名
開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製造商
8105
SS-590
おやしお
親潮號
1994.1.26
1996.10.15
1998.3.16
川崎造船
8106
SS-591
みちしお
滿潮號
1995.2.16
1997.9.18
1999.3.10
三菱重工
8107
SS-592
うずしお
渦潮號
1996.3.6
1998.10.15
2000.3.9
川崎造船
8108
SS-593
まきしお
卷潮號
1997.3.26
1999.9.22
2001.3.26
三菱重工
8109
SS-594
いそしお
磯潮號
1998.3.9
2000.11.27
2002.3.14
川崎造船
8110
SS-595
なるしお
鳴潮號
1999.4.2
2001.10.4
2003.3.3
三菱重工
8111
SS-596
くろしお
黑潮號
2000.3.27
2002.10.23
2004.3.8
川崎造船
8112
SS-597
たかしお
高潮號
2001.1.30
2003.10.1
2005.3.9
三菱重工
8113
SS-598
やえしお
八重潮
2002.1.15
2004.11.4
2006.3.9
川崎造船
8114
SS-599
せとしお
瀬戸潮
2003.1.23
2005.10.5
2007.2.28
三菱重工
8115
SS-600
もちしお
持潮號
2004.2.23
2006.11.6
2008.3.6
川崎造船

總體評價

從整體的靜音、聲吶、射控、武器系統來說,親潮級是一種具備頂級水平的遠洋柴電潛艇。親潮級第十一艘也是最後一艘SS-600“望潮”號的建造完畢後,日本海自潛艇研製的腳步並未稍歇,而是繼續推出更新一代的潛艇─ ─“平成16年度潛艇計畫”(簡稱16SS或2900噸型),即蒼龍級潛艇,用來替換現役的春潮級潛艇。蒼龍級的基本設計系由親潮級改良而來,主要的變革包括加長艦體以容納四具斯特林MK.3封閉循環發動機(由瑞典Kockums公司授權日本川崎重工製造),使其成為東亞第一種配備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 (即AIP)的柴電潛艇,大幅延長了持續潛航時間;此外,蒼龍級也改用更適合淺海域操作的X型尾舵,而艦上的聲吶系統、作戰射控等電子裝備亦將大幅更新,採用COTS商規組件等最新技術。親潮級潛艇滿載排水量達3000噸,是世界上在役的大排水量常規潛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它既適合於在日本這個多島之國的水域執行巡邏警戒任務,也適合於遠海作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