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潛艇(柴電潛艇)

常規潛艇

柴電潛艇一般指本詞條

常規潛艇是用柴油機作為動力源,邊航行邊帶動發電機給電池充電。 由於柴油機工作需要大量的氧氣,因此只有在水面狀態、半潛狀態和通氣管狀態航行時才能充電。潛艇的噪音降至90分貝左右就可以“淹沒”在浩瀚的海洋背景噪音中,就不是當代聲納所能偵測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規潛艇
  • 外文名:conventional submarine
  • 動力:柴油機
  • 裝置:常規動力裝置和核動力裝置
  • 特點:需要大量氧氣
組成結構,操作方法,充電,作戰,主要型號,歷史沿革,18世紀,19世紀,20世紀,

組成結構

潛艇可分為常規動力裝置和核動力裝置。常規動力裝置主要由柴油機、蓄電池和主電動機等構成。柴油機是常規潛艇水面航行的主要動力裝置,可使潛艇水面航速達10~15節。主電動機是常規潛艇水下航行的主要動力裝置,可使潛艇水下航速達15~20節;還裝有經濟電機,水下航速2~4節。潛艇水下航行受蓄電池電量的限制,常須浮出水面或在水下一定深度,使用柴油機航行,並帶動主電動機為蓄電池充電以補充電量。核動力裝置,主要由核反應堆、蒸汽發生器、主循環泵和蒸汽輪機等構成。

操作方法

充電

常規潛艇,由於潛艇充電時是處於暴露狀態,因此一般是在夜間或低威脅海區進行充電。 在作戰情況下一天24小時中,白天在水下潛航,夜間浮起充電。
完成一次充電過去需10~12個小時,現在使用快速充電器的情況下,需4-6小時。完成充電後,潛艇在水下潛航,高速(12~20節)航行一般可持續1小時左右; 低速(2-4節)航行可持續數十個小時。

作戰

常規潛艇,由於水下通信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因此潛艇只能按計畫以按時間協同或按海區協同的方式配合水面艦艇作戰。潛艇主要作戰方式有4種:陣地伏擊、區域遊獵、引導截擊和護航警戒
1、陣地伏擊是將潛艇預先展開在敵艦艇必經的海域待機設伏
2、區域遊獵是在一個比較寬闊的海域內,主動尋殲敵人
3、引導截擊是由海上、岸上或空中的預警系統引導潛艇對敵艦艇實施攻擊
4、護航警戒則是採取區域護航、伴隨護航和保衛航線等方式進行

主要型號

德國U214:U214=U209+U214,有AIP技術,模組化,高度智慧型化,可發射潛艦飛彈
俄羅斯阿穆爾1605:有AIP技術,是俄羅斯最新一代常規潛艇,噪音低,可發射潛艦飛彈及俄羅斯威力巨大的各種先進魚雷,還可發射巡航飛彈,與U214難分上下。
日本蒼龍級潛艇日本蒼龍級潛艇
日本蒼龍級:日本在二戰後建造的噸位最大的一款AIP型潛艇,可深潛低速航行數周。其聲吶系統是親潮級裝備的ZQQ-6的改進型聲吶,同時採用了比傳統的十字形尾舵具有更高機動性的X形尾舵,且尾舵損壞的危險係數更小,更適合在水文複雜的東海和黃海作戰。
中國039元級:亦稱041型,採用直徑9米的超大直徑高強度耐壓殼體,在動力上採用更小型、機動性和戰鬥力更強的燃料電池AIP,另外在艇體表面局部安裝了新型的玻璃纖維消聲瓦,同時安裝自主研製的新型聲納系統,使得中國大陸的戰略縱深和安全線至少得以向外推前1000公里。
以色列海豚:德國設計,德以共同建造,有良好的流線型艇體和設備,有強大的攻擊力,可發射魚雷,潛艦飛彈,和巡航飛彈,尤其是可以發射“海神”潛空光纖制導飛彈,唯一遺憾的是無AIP技術。
俄羅斯基洛:雖其各系統單項技術並不突出,但經過俄羅斯的精心整合,綜和性能十分先進,尤其是靜音效果非常好,被譽為“海底黑洞”
法國阿戈斯塔:擁有AIP技術和先進的火控系統,也可發射潛射“飛魚反艦飛彈
瑞典哥特蘭:世界上第一艘裝備AIP技術的常規潛艇,動力系統先進,艇上設備也都是上乘之作,唯一不足的是攻擊力削弱,由瑞典的中立國防戰略決定。
澳大利亞科林斯級:世界上最大的一級常規潛艇,安靜性和自動化程度均屬一流。
荷蘭海象級:採用了各種先進技術和措施來提高掩蔽性和抗衝擊性,並廣泛採用微機新技術,不能小視。

歷史沿革

18世紀

潛艇是能潛入水下活動和作戰的艦艇,又稱潛水艇,它具有良好的隱蔽性,較大的自給力,續航力和較強的突擊威力。在很早以前,人們就探索能在水下行駛的船隻。有確切記載,並得到人們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艘能在水下航行的船隻由荷蘭人德雷貝爾於1620年發明的。德雷貝爾是名物理學家,他在英國製作了一艘木製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峰外塗油,艇內有羊皮囊。向囊內注水,艇就下潛,可潛3-5米的深度把囊內水排出艇外,艇就能浮上水面。艇身有槳孔,由12名水手划槳行進。這是世界上第一艘人力潛艇,也是現代潛艇的雛形,它曾在泰晤士河成功地潛航了2個小時。
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美國人布希內爾建造了一艘單人駕駛,以手搖螺旋槳為動力的木殼潛艇“海龜”號,能在水下停留約30分鐘。1776年,“海龜”號潛抵英國戰艦“鷹”號艦體下,全力固定炸藥炸毀它,但未能成功。這是使用潛艇襲擊敵艦的首次嘗試。

19世紀

1863年,法國建造了“潛水員”號潛力艇,它以壓縮空氣瓶內的壓縮空氣推動活塞式發動機作為動力,這是世界上第一艘機械動力潛艇。1881年,愛爾蘭籍美國人約翰?霍蘭建造了一艘安裝有一台15馬力汽油內燃機的“霍蘭-II”型潛艇,這是世界上第一艘內燃機動力潛艇。這種潛艇還裝備了魚雷,曾在哈德遜河上成功地進行了試航。1884年,俄國工程師C?K?維捷斯基發明了使用蓄電池電動機的潛艇,艇上還裝有潛望鏡和空氣再生系統。現代的常規動力潛艇在水面航行時使用內燃機,在水下航行時使用電動機,正是霍蘭和維捷斯基等人的發明,為現代潛艇的誕生提供了動力裝置方面的物質條件。
1881年,英國人加萊德開始建造“諾德費爾特-1”號,1885年下水。它以蒸汽機為動力,當潛入水下時,鍋爐熄火以剩餘蒸汽作為動力。該艇還裝有魚雷發射裝置。“諾德費爾特-1”號是當時比較大,也是比較成功的潛艇。霍蘭在“霍蘭-II“型取得了成功後,又製造了更為先進的“霍蘭-III”型,這種潛艇採用水面以汽油內燃機,水下以蓄電池為動力的雙推進系統。該艇機動靈活,操作方便,並裝有多枚魚雷,攻擊力強,後來的潛艇,除了改用柴油之外,基本上都沿用霍蘭的設計。
1898年,美國海軍訂購了6艘“霍蘭-III”型潛艇,並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潛艇部隊。1897年,美國人S·萊克建成了第一艘雙層殼體潛艇,在兩層殼體間布置有可使潛艇下潛上浮的水櫃。

20世紀

潛艇已具有一定的作戰能力,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各主要海軍國家共擁有260艘潛艇。這些潛艇大多採用柴油內燃機一電動機雙推進系統和雙層或部分雙層殼體,航速和續航力有了明顯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戰一開始,潛艇就投入海戰。戰爭期間,潛艇共擊沉艦艇192艘。潛艇在攻擊海上運輸船方面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戰果,僅被德國擊沉的運輸船就有1300餘萬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潛艇的戰術技術性能又有很大提高。活動範圍幾乎遍及各大洋,戰爭後期,潛艇裝備了雷達和自導魚雷,這使潛艇的攻擊能力大為增強。德國潛艇還首先採用了荷蘭人發明的通氣管,大大增加了潛艇在水下的續航力和航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