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論在刑法解釋中的作用

規範論在刑法解釋中的作用

《規範論在刑法解釋中的作用》是2020年3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世陽。

基本介紹

  • 書名:規範論在刑法解釋中的作用
  • 作者:李世陽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3月
  • 頁數:290 頁
  • 定價:85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970222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規範論在刑法解釋中的作用》從規範論的角度,借鑑日本、德國的刑法學說,結合我國刑法從四要件理論體系向三階層犯罪論體系的轉變過程,考察刑法學中許多具體問題的的規範論構造,如過失競合的主體選定、中止行為、被害人同甩您危意、共犯體系等。

作者簡介

李世陽,男,1987年生,福建南安人。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教授,刑法研究所所長。在《中國法學》《法學》《法律科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個人專著一部,譯著三部。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論刑法的規範構造
一、法規範的功能及其實現條件
二、刑法規範的構造
(一)刑法規範的理論構造
(二)刑法規範的價值構造
三、刑法的規範構造與古典犯罪論體系的演變
(一)賓丁的規範論
(二)貝林的構成要件理論
四、刑法的規範構造與新古典犯罪論體系的演變
(一)M.E.邁耶的文化規範論
(二)梅茲格的新構成要件論
(三)弗蘭克的規範責任論
五、結論
第二章刑法中行為的特定論與一體的行為論
一、問題意識
二、以行為的特定為前提判斷實行行為
(一)實行行為進路的脈絡及其問題
(二)行為論具有獨立的體系地位與功能
三、刑法中行為的特定
(一)傳統行為論在選定行為上的不足
(二)規範的社會行為論之展開
(三)規範的社會行為論之提倡
四、行為之間的關聯性——以“一體的行為論”為視角的分析
(一)構成要件該當性階段中的“一體的行為”及其判熱紙斷基準
(二)違法性階段中“一體的行為”的意義及其判斷標準
(三)有責性階段中“一體的行為”及其判斷標準
(四)小結
五、行為論與罪數論的關係釐清
六、行為論對於構建訴因制度的阿雅肯兵意義
(一)訴因制度的確立符合我國刑事訴訟發展潮流
(二)以一體的行為論限定訴因變更的範圍
七、結語
第三章故意概念的再定位
一、問題的提出
二、間接故意概念的產生
(一)卡普佐夫創立間接故意概念
(二)來自費爾巴哈的批判
(三)小結
三、意志說及其理論變種
(一)作為我國通說的容忍說
(二)決定說在實務中的運用及其難題
(三)動機說的問題點
(四)認識因素與意志因素可否相互補強
(五)實現意思說的具體適用
(六)小結——恣意的意志說
四、認識說的歸結
(一)規範的故意論在實務中的運用
(二)客觀歸屬論視角的故意危險理論
(三)從可能性說到蓋然性說
(四)認識才是故意的本質要素
五、本章觀點的展開
(一)故意論的理論達到點
(二)基本結論
(三)觀點的檢驗
第四章過失競合的主體選定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選定過失犯處罰主體的標準
(一)從因果關係出發的進路
(二)從實行行為出發的進路
(三)從刑罰論出發的限定理論
三、本章觀點
第五章中止行為的體系地位及其規範論構造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止犯的規範論構造
(一)刑法的規範構造
(二)中止犯屬於制裁規範的範疇
三、中止行為的危險降低功能
四、中止意思對於中止性質的決定意義
第六章刑法中有瑕疵的被害人同意的效力認定
一、問題的提出
二、法益關係錯誤說的展開
(一)理論前奏:主觀真意說vs.動機錯誤說
(二)法益關係錯誤說的提出
(三)對法益關係錯誤說的批判
三、法益關係錯誤說的修正
(一)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在犯罪論體系上的貫徹
(二)將被害人同意視為“心理狀態”還是“行為”
四、結論
第七章被害人自陷危險的責任歸屬
一、問題之所在
二、國外的判例概覽
(一)梅梅爾河案
(二)機車案陵寒棄
(三)酒駕同乘案
(四)越野賽車案
(五)海洛因注射器案
(六)愛滋病案
三、對相關學說的批判性考察
(一)被害人同意論的學說陣營及其問題點
(白只愚二)歸屬論的學說陣營及其問題點
(三)小結
四、以自殺為例的檢驗
(一)自殺行為在刑法上的評價
(二)法外空間說
(三)小結
五、結論與展望
第八章論共犯體系的崩潰
一、問題的提出
二、正犯概念的實質化
(一)行為支配說與客觀歸屬論
(二)重要作用說
(三)小結
三、共謀共同正犯與其他犯罪參與類型的關係
(一)共謀共同正犯與間接正犯
(二)共謀共同正犯與教唆犯
(三)共謀共同正犯與幫助犯
(四)間接籃付旋正犯與教唆犯
(五)小結
四、結論拔束辨勸
(一)為什麼要建構犯罪參與體系
(二)構築犯罪參與體系時應當考慮什麼要素
(三)各個要素之間如何排序
第九章規範論視角下共犯理論的新建構
一、問題的提出
二、規範論的分析框架
(一)行為規範與制裁規範的對置
(二)對置的意義
三、共同犯罪的規範構造
(一)共同犯罪的規定屬於行為規範範疇的理由及其問題
(二)共同犯罪的規定屬於制裁規範範疇之觀點的展開
四、結論
第十章論承繼共同正犯的共同性
——以一則案例為素材
一、問題的提出
二、案情簡介及問題提煉
(一)案情簡介
(二)問題所在
三、問題點分析
(一)共同犯罪的共同性
(二)共謀的射程範圍
(三)間接正犯的成立與否
(四)承繼的共犯的成立與否
四、結語
(二)基本結論
(三)觀點的檢驗
第四章過失競合的主體選定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二、選定過失犯處罰主體的標準
(一)從因果關係出發的進路
(二)從實行行為出發的進路
(三)從刑罰論出發的限定理論
三、本章觀點
第五章中止行為的體系地位及其規範論構造
一、問題的提出
二、中止犯的規範論構造
(一)刑法的規範構造
(二)中止犯屬於制裁規範的範疇
三、中止行為的危險降低功能
四、中止意思對於中止性質的決定意義
第六章刑法中有瑕疵的被害人同意的效力認定
一、問題的提出
二、法益關係錯誤說的展開
(一)理論前奏:主觀真意說vs.動機錯誤說
(二)法益關係錯誤說的提出
(三)對法益關係錯誤說的批判
三、法益關係錯誤說的修正
(一)行為無價值論與結果無價值論在犯罪論體系上的貫徹
(二)將被害人同意視為“心理狀態”還是“行為”
四、結論
第七章被害人自陷危險的責任歸屬
一、問題之所在
二、國外的判例概覽
(一)梅梅爾河案
(二)機車案
(三)酒駕同乘案
(四)越野賽車案
(五)海洛因注射器案
(六)愛滋病案
三、對相關學說的批判性考察
(一)被害人同意論的學說陣營及其問題點
(二)歸屬論的學說陣營及其問題點
(三)小結
四、以自殺為例的檢驗
(一)自殺行為在刑法上的評價
(二)法外空間說
(三)小結
五、結論與展望
第八章論共犯體系的崩潰
一、問題的提出
二、正犯概念的實質化
(一)行為支配說與客觀歸屬論
(二)重要作用說
(三)小結
三、共謀共同正犯與其他犯罪參與類型的關係
(一)共謀共同正犯與間接正犯
(二)共謀共同正犯與教唆犯
(三)共謀共同正犯與幫助犯
(四)間接正犯與教唆犯
(五)小結
四、結論
(一)為什麼要建構犯罪參與體系
(二)構築犯罪參與體系時應當考慮什麼要素
(三)各個要素之間如何排序
第九章規範論視角下共犯理論的新建構
一、問題的提出
二、規範論的分析框架
(一)行為規範與制裁規範的對置
(二)對置的意義
三、共同犯罪的規範構造
(一)共同犯罪的規定屬於行為規範範疇的理由及其問題
(二)共同犯罪的規定屬於制裁規範範疇之觀點的展開
四、結論
第十章論承繼共同正犯的共同性
——以一則案例為素材
一、問題的提出
二、案情簡介及問題提煉
(一)案情簡介
(二)問題所在
三、問題點分析
(一)共同犯罪的共同性
(二)共謀的射程範圍
(三)間接正犯的成立與否
(四)承繼的共犯的成立與否
四、結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