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編著的《西遊記》以豐富瑰奇的想像描寫了師徒四人在去往西方取經的路途上,和窮山惡水、妖魔鬼怪鬥爭的歷程,並將所經歷的千難萬險形象化為妖魔鬼怪所設定的八十一難。以動物幻化有情的精怪,生動地表現了無情的山川險阻。以降妖伏魔,歌贊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鬥精神,鼓舞人積極鬥爭,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百折不撓。
基本介紹
- 書名:西遊記/名師點評人生必讀書
- 出版社:山東美術出版社
- 頁數:180頁
- 開本:16
- 作者:吳承恩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3041488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二、猴王借寶
三、孫悟空大鬧天宮
四、師從唐三藏
五、寶袈裟被盜
六、智取豬八戒
七、偷吃人參果
八、棒打白骨精
九、觀音收紅孩
十、智過女兒國
十一、真假美猴王
十二、三借芭蕉扇
十三、彌勒擒黃眉
十四、棒打蜘蛛精
十五、大聖斗魔王
十六、三進無底洞
十七、施法滅妖邪
十八、觀燈遇犀牛
十九、寇善人還魂
二十、功成取真經
文摘
石猴出世後,整日在山問行走跳躍,餓了便食山花野果,渴了便飲山澗泉水,與狼蟲虎豹相處。有一天,天氣炎熱,石猴與其他猴子玩過一陣後,便來到山澗里洗澡。猴子們看見澗水奔騰不息,就想去尋找澗水源頭,於是,一齊逆流而上,很快便來到山澗的源頭。源頭是一股瀑布飛泉,泉水飛流直下,就像是一個由無數珍珠聯結在一起的白色帷幕,景象非常壯觀。有一個年齡大的猴子對大家說:“誰有本事鑽進去再出來,又沒有受傷,我們大家就拜他為大王。”連說了三遍後,其他猴子都沒有做聲,只有石猴從草叢裡跳出來,高聲說:“我進去看看。”
石猴緊閉雙眼,飛身一躍,跳進瀑布,睜眼一看,瀑布後面沒有水,只有座鐵板橋,走過橋,橋頭有一個山洞,洞外有幾竿翠竹,還有梅花,洞口旁邊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洞內十分寬敞,能容納許多人居住,裡面還擺放著許多石碗、石鍋、石灶、石床、石凳。石猴看到這些後,心裡便想,這裡確實是我們安家的好地方。想到這些,石猴便縱身一跳,穿過瀑布出來。出來後,便把裡面的景觀對猴子們細說了一遍。大家一聽,滿心歡喜,便跟著石猴穿過瀑布,走過鐵橋,鑽進石洞,看見裡面有許多碗盆等物件,於是猴子們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胡亂折騰,直累得筋疲力盡。
看到那么多猴子在互相爭奪,石猴坐在一張高高的石床上,大聲說道:“大家不要爭搶了,我現在為大家找了這么一個安身住家的好地方,你們應該履行原來的諾言,拜我為王。”群猴一聽,對石猴心存感激,便一個個跪拜在地,齊呼“大王”。從此,石猴登上了王位,並且號稱“美猴王”,他還分派了君臣官吏,整天帶著一群猴子遊山玩水,采果覓食,自由自在,不與飛鳥來往,也不服其他猛獸管束,生活得非常快樂。
美猴王與眾猴子快快樂樂地生活了幾百年,心裡倒是非常快活,但想到自己終究有一天要死去,便時常產生出一些煩惱。他的心思有一次被眾猴子發覺,大家都不太理解。美猴王仔細說出自己的心思,並向群猴討教長生不老的辦法,其中有一個見多識廣的通臂猿猴對美猴王說:“大幹世界中,只有佛祖和神仙不歸閻王管轄,他們都沒有死的煩惱。大王要想長生不老,只要找到佛祖或神仙,向他們學些本領和道術,就可做到長生不老。”美猴王一聽,滿心歡喜,對眾猴子說:“我明天就辭別你們下山,向仙人學藝,求得長生不老的道術,好與你們永享榮華富貴。”眾猴齊聲稱好,大家分頭準備,置辦許多新鮮果品,為美猴王送行。第二天,美猴王把一切安排妥當後,辭別了眾猴子,便離開花果山水簾洞,下山學藝去了。
美猴王獨自一人,乘著渡海的筏子,在大海里漂流了許多日子,歷經千難萬險,仍沒有找到神仙住的地方。但他意志堅定,毫不氣餒,堅信自己一定會找到神仙,於是,不斷地登名山,訪古洞。一天,他來到一座大山腳下,只見山巒起伏,壑谷幽深,林木茂盛,日映嵐光。正巧遇見一位在山上打柴的樵夫,美猴王便求樵夫告訴他神仙住的地方,樵夫看他心誠,便用手指向密林深處,對美猴王說:“這座山名叫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個斜月三星洞,洞中住著一個名號為菩提祖師的神仙。你可順著山路去找他,定能學到本領,求得長生不老之術。”猴王謝過樵夫,順著山路向山的深處走去,很快便找到了樵夫所說的那個山洞,他雖滿心歡喜,但不敢貿然去敲洞門,便先在洞門外摘了一些松子充飢。
不多一會兒,只聽“吱呀”一聲,洞門便打開了,從裡面走出一個相貌清奇的道童,高聲說道:“誰在此地騷擾?”猴王趕緊上前彎下身子施禮說:“仙童,我是一個尋仙訪道的弟子,來這裡是為了找神仙學些本領,哪裡敢騷擾你們呢?”那童子笑道:“我師父正在登壇講道,算到今日有人要來訪仙學藝,想必那人就是你了。”猴王答道:“正是我。”於是仙童便把猴王引進洞內,見到有一副仙風道骨的菩提祖師,猴王倒身下拜,不停地磕頭,上前做了自我介紹,懇請祖師收留他做弟子。菩提祖師體諒他不畏艱險,心誠志堅,便收留美猴王做了他的弟子,並為猴王取法名叫做孫悟空。見祖師願意收留自己做弟子,猴王心裡十分高興,再次拜謝祖師,從此,猴王便開始了他的學藝生涯。
孫悟空當了菩提祖師的徒弟,遂了十多年的心愿,別提有多高興了。他每天和眾師兄一起講經論道,學習言語禮貌,閒下來就掃地澆園,養花修樹,劈柴燒火,十分勤快,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六七年。一天,祖師登壇講道,講到玄妙之處,天花紛落,地生蓮花。悟空本來就心聰神慧,聽到妙處,不禁眉開眼笑,手舞足蹈起來。祖師喝問:“悟空!你怎么不好好聽講,亂舞亂動乾什麼?”悟空說:“弟子確實是在誠心聽講,只是聽師父講到妙處,歡喜得不能自已,還望師父恕罪!”祖師聽了,心中暗暗高興,又問道:“悟空,你來山中幾年了?”悟空說:“弟子愚笨,不知道多少時節,只記得山後邊有一山好桃樹,我到那裡吃了七次飽桃了。”祖師點點頭說:“想必是七年了。你既知道妙音,想跟我學些什麼?”悟空說:“弟子願聽師父教誨。”祖師便把術、流、靜、動等幾門道法一一講給他聽,問他學不學。悟空聽說這些道法都不能長生,又沒有多大神通,連連擺手:“不學!不學!”祖師惱怒了,跳下講壇,手持戒尺,指著悟空喝道:“你這猢猻!這也不學,那也不學,想學什麼?”說完,用戒尺在悟空頭上打了三下,倒背著手,走進裡面,把中門關了,撇下眾弟子不再出來。師兄們個個驚慌,埋怨悟空頂撞師父,把師父氣跑了。悟空只是賠笑,也不解釋,但心裡已經明白了祖師的用意。P1-3
序言
吳承恩從小就很聰明,很早人了學,少年得志,名滿鄉里。天啟《淮安府志》卷十六說吳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但成年後的吳承恩卻很不順利,在科舉進身的道路上屢遭挫折,到四十多歲才補了一個歲貢生,五十多歲任過浙江長興縣丞,後又擔任過荊王府紀善,這是同縣丞級別差不多的閒職。吳承恩創作《西遊記》大約是中年以後,或認為是晚年所作,具體時間無法確定。
《西遊記》原書一百回,從大的結構上看,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回至第七回是第一部分,主要寫了孫悟空出世、拜師、大鬧天宮,這是全書最精彩的章節,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頓折騰,將他的反抗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是第二部分,主要寫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經的緣由。第十三回至最後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寫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先後收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
《西遊記》不僅有較深刻的思想內容,藝術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