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藏扁手蛙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兩棲綱(Amphibia)
- 亞綱::滑體亞綱
- 目::無尾目(Anura)
- 亞目::新蛙亞目
- 科::蛙科(Ranidae)
- 屬::扁手蛙屬
- 種::西藏扁手蛙
- 分布::分布於西藏等地。
西藏扁手蛙(學名:Platymantisxizangensis)為蛙科扁手蛙屬的兩棲動物,俗名西藏小岩蛙,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西藏自治區等地,多生活于山坡大石下或有腐殖質的亂石下。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500至3100...
網紋扁手蛙(學名:Platymantis reticulatus)為蛙科扁手蛙屬的兩棲動物,俗名網紋小岩蛙,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墨脫希壤。基本資料 網紋扁手蛙 中文名稱:網紋扁手蛙 英文名稱:Boulenger'splatymantis 拉丁文名稱:Platymantisreticulatus 命名者:ZhaoetLiPetersetDoriae 科學分類 ...
小耳湍蛙是兩棲綱湍蛙屬動物,體較細長, 頭寬,三角形,吻鈍尖,鼻孔略近於吻端,頰部凹陷,前肢細長,後肢很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遠超過吻端,末端具大吸盤,腹面和四肢皮膚光滑,背面深黑灰色,腹面暗綠黃灰色,咽喉、胸部有大圓或卵圓形褐色斑點,小耳湍蛙分布於西藏、墨脫南部阿波爾、印度大吉嶺、那加蘭...
小腺蛙(學名:Glandirana minima)是蛙科、腺蛙屬的兩棲動物,中國特有種。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圓;鼻孔位於吻眼之間;鼓膜圓而大;犁骨齒兩小團;舌後端有缺刻。前肢較短;指長而略扁,末端略膨大;指間無蹼;內掌突大而扁平,外掌突較小。後肢中等長;趾間半蹼或1/3蹼;內蹠突較大,橢圓形;外...
蛙體背面粗糙,背部有長短不一、多斷續排列成縱行的膚棱,其間散有小疣粒,脛部縱行膚棱明顯;頭側、手、足背面和體腹面光滑。背面多為黃綠色或灰棕色,散有不規則的深綠褐色斑紋;四肢橫紋明顯;體和四肢腹面肉色,咽、胸部有棕色斑,胸後和腹部略帶淺藍色,呈現有斑或無斑現象。第二性徵 雄蛙前肢粗壯,第一...
《西藏賦》是清代乾嘉時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和寧任駐藏幫辦大臣時所作的一篇描寫西藏獨特地貌與歷史文化的地輿大賦,也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唯一的一篇以西藏為題材的賦作。該賦不僅具有較高的歷史文獻價值與方誌學價值,而且具有獨特的文學價值與審美價值。作品原文 粵坤維之奧域,實井絡之南阡。風來閶闔,日躍虞淵...
Anura 科:蛙科 Ranidae 屬: 扁手蛙屬 Platymantis 種: 網紋扁手蛙 P. reticulatus 形態特徵 微蹼與趾端不膨大,兩條向後斜走的黑紋;體背及體側具網紋斑及較大的黑色斑;體腹面排有整齊的黑白相間的橫紋。分布信息 網紋小岩蛙,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西藏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墨脫希壤。
橫紋樹蛙是中國特有種,僅分布於中國西藏(墨脫)。繁殖方式 橫紋樹蛙的產卵季節頗長,在5-8月。7-8月是橫紋樹蛙的繁殖旺季。夜幕降臨,橫紋樹蛙開始活躍起來,雄蛙會鳴叫,發出類似“吱……吱”的單音節、尖銳的鳴叫聲,兩次鳴叫之間間隔數秒。當雌蛙被鳴叫聲吸引過來以後,雄蛙會從背後抱住雌蛙,雄蛙前臂粗壯...
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山東、江蘇、四川、西藏。繁殖方式 隨著春季氣溫升高,林蛙逐漸甦醒過來,解除休眠,出河上岸進入產卵場,出河的適宜溫度:氣溫5℃,水溫3℃以上。林蛙性成熟時間為2年,一年生雌蛙的生殖腺處於萌芽狀態下,肉眼很難看出,野生林蛙在自然狀態下,...
頭前端瘦削;眼小,瞳孔圓形;鼻孔位於吻突前端;吻長,形成肉質吻突;四肢較扁,通體被柔軟的革質皮膚覆蓋,無角質盾片;頸基兩側和背甲前緣均無明顯的瘰粒或大疣;腹部有7塊胼胝體;體色為橄欖綠色;雌鱉尾比雄性短。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鱉行蹩蹙,故謂之鱉。”鱉在中國除寧夏、新疆、青海和西藏外...
洪佛樹蛙生活于海拔1100m左右的山區,棲息於與小溪相連的小水塘邊的灌木枝葉上。常棲息於與小溪相連的小水塘邊的灌木枝葉上。蝌蚪在靜水塘內生活,剛完成變態的幼蛙體長16mm。地理分布 洪佛樹蛙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四川都江堰、汶川。繁殖方式 洪佛樹蛙繁殖季節為6月。洪佛樹蛙在靜水域邊的泥窩內及草叢中...
哀牢髭蟾又稱鬍子蛙,是無尾目角蟾科髭蟾屬兩棲動物。頭寬略大於頭長,寬而扁平;吻端圓,略超出下頜,超出部分不及鼻孔至頜緣間距的二分之一;吻棱顯著,頭側自吻棱和顳褶以下向外傾斜;鼻孔近吻端,松果體不顯;眼較大,眼徑幾為頭長的三分之一;眼球上半灰黃色,下半為淺藍色,眼內虹彩的顏色上半部...
多行動緩慢笨拙,不善游泳,多數時間作匍匐爬行,但在有危險的時候也會小步短距離小跳(也有例外,如蟾蜍類中的雨蛙科、樹蛙科、叢蛙科比蛙類善跳而且靈活,滑趾蟾蜍類則可以像蛙類一樣跳躍)。環境特點 1.生活在泥土中或棲居在石下或草間,夜出覓食。2.棲息於潮濕草叢,夜間或雨後常見。捕食多種有害昆蟲和...
雄蛙體長54毫米,雌蛙體長53毫米左右。頭較窄扁,頭寬略小於頭長;吻端鈍尖,突出於下唇;吻棱較明顯,頰部甚傾斜;鼻孔在吻至眼中央,眼間距小於鼻間距和上眼瞼寬;鼓膜圓形,其直徑約為眼徑的2/3;犁骨齒兩小團,呈卵圓形,位於內鼻孔前緣連線之後方;舌卵圓形,後端缺刻較深。前肢適中,前臂及手長為體...
羅默劉樹蛙,樹蛙科劉樹蛙屬物種,生活於近海邊的浸水坑邊及其附近的灌木叢或草地上。形態特徵 體型小,雄蛙體長15~18mm,最大者不超過20mm;雌蛙體長20mm左右。頭小而扁,頭長大於頭寬或長寬幾乎相等;吻端鈍尖,突出於下唇;鼓膜約為眼徑之半,鼓膜與眼后角的距離約為鼓膜直徑的一半;無犁骨齒。背麵皮膚較...
中華大蟾蜍是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兩棲動物,又名癩蛤蟆、蝦蟆、蚧巴子。體形如蛙,四肢比蛙粗壯。頭寬大,口闊,吻端圓,吻棱顯著;舌分叉;口內無犁骨齒,上下頜亦無齒;皮膚粗糙,全身布滿大小不等的圓形瘰疣,頭頂部兩側有一對大而發達的耳後腺。雄性背面多呈橄欖黃色,有不規則的花斑,疣粒上有紅點,雌性...
赤頸鸊鷉的食物主要為各種魚類、蛙、蝌蚪、昆蟲及其幼蟲、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小型水生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也吃部分水生植物。覓食方式主要是通過潛水,在空中飛行時,能夠抓住一些低空的昆蟲。赤頸鸊鷉通常在水下捕捉和吞食小的獵物,而將大的獵物帶到水面享用。通常它們用喙夾住獵物並搖晃著腦袋將獵物吞下。遷徙 ...
僅見於雲南西南部隴川及其附近。西藏和雲南的瀘水、麗江、保山、騰衝、永德、龍陵、隴川、盈江、景洪、綠春、景東、雙柏、新平、建水等地區。廣西桂林也有發現。世界:越南,泰國與緬甸北部,印度東北部,不丹,尼泊爾東部。有分布: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可能滅絕:越南;不確定:不丹,寮國。生長繁殖 紅瘰...
目前除西藏、海南、香港和澳門外,北京以南的所有省份(包括台灣)均有牛蛙的飼養。2013年中國的牛蛙總產量為15萬噸,至2019年已達到40萬噸左右,並且形成了養殖區域高度集中,養殖產業鏈較為完善等特點,至此牛蛙才在真正意義上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比起其它食用蛙類,牛蛙有天然的優越性:它吃得多、長得多,餵同樣...
分布於中國、日本、朝鮮、印度、緬甸以及大洋洲、非洲;在中國分布於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長習性 黃獨生長快,在露地致纏繞棚架可達20餘米,家庭陽台盆栽可達10餘米,室內營養缽培一栽年可達3~4米。其次...
除南極洲外,廣泛分布於各大洲;在溫差小、濕度大的中美、南美、非洲熱帶和亞熱帶種類最多,個別種達北極圈南緣。除西藏高原西北部(海拔4000m以上)和沙漠地區未見有分布外,幾乎遍布中國各地。防衛機制 無尾目中不少物種都有良好的偽裝能力,其與附近環境十分接近的膚色令一動不動的它們易於隱藏於環境之中。遇到...
雄蛙體長33~37mm,體形小,頭長小於頭寬,吻端鈍尖,突出於下唇,吻棱明顯,鼻孔卵圓形近吻端,頰面略向外側傾斜,有一淺凹陷,眼間距大於上眼瞼寬和鼻間距,瞳孔橫橢圓形,強光時可縮成窄縫狀。鼓膜圓形,約為眼徑之半,鼓膜至眼的距離,約為鼓膜直徑的1/2,顳褶明顯。舌呈梨形,後端缺刻深,犁骨齒兩...
石貂是鼬科、貂屬的一種中小型哺乳動物。體型中等,雄體長450毫米,體重1.5千克左右。毛色單一,灰褐色或淡棕褐色;喉斑大,可延及前胸,通常白色或略帶棕色斑點。四肢短粗,皆具5趾,趾行性,各趾有趾墊,掌墊3枚。石貂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以及中國新疆、西藏、寧夏、甘肅、陝西、河北、遼寧、青海、內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