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模式

西湖模式是2007-2008年上半年銀根緊縮的巨觀背景下形成的關於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制度創新模式。其具體的運作方式是,西湖區政府從中小企業產業引導專項資金中出資200萬元與中新力合共同出資成立“杭州點石引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債權型基金的組織運營,註冊資金為1000萬元,中新力合全額擔保。西湖區將政府扶持資金、銀行、擔保公司、社會資金相互捆綁,以“小企業集合信託債權基金項目”的方式啟動“西湖區企業成長引導基金”,總規模逾2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湖模式
  • 時間:2007-2008年
  • 類型:制度創新模式
  • 單位:西湖區政府
西湖模式,六方共贏,

西湖模式

2008年9月12日,該項目的首個小企業集合信託債權基金“平湖秋月”,由杭州銀行正式發行,首期規模5000萬元,債期2年。
解構集合債5000萬的資金額度,政府資金和擔保資金作用在於托底——西湖區財政率先投資1000萬元,後帶動社會資金4000萬元。
“這就是中國正在成長的PPP(公私合作夥伴關係)的一種方式。”賈康在考察財政資金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上,給這種模式做出的評價。
他認為,從財政角度考察,該模式的一大特色,是以財政政策性資金介入,銀行、擔保公司、企業、政府管理部門和中介組織等多方支持、參與,降低與分散風險,從而降低門檻並擇優支持,實現增信,並保持規範運作和發展。
“西湖區一年的科技扶持資金有2000多萬元,拿出1000多萬元做企業債,資金利用率提高了。”西湖區科技局的孔村光認為,小企業集合信託債權基金實現了扶持資金、金融機構、專業擔保公司三力合一。

六方共贏

銀行、擔保、企業原本構成了擔保融資的鐵三角。在這個框架上,銀行是擔保資金的唯一渠道。“橋隧模式”的出現,引入了第四方——風投,大大增加了擔保資金源。而“西湖模式”中,引入了第五、六方,使擔保資金源拓廣到信託機構和地方財政。
“這是中國直接融資市場債券型基金的雛形,複製性強,尤其在當前嚴峻的經濟環境下很有社會意義。”中新力合董事長陳杭生說。
小企業集合信託債權基金,把擔保機構的資金源拓廣到財政資金信託機構募集的資金。財政資金的介入,使信託產品市場歡迎度大幅增長。中投信託人士介紹,“前兩期產品推出,都是當天售罄。”
更重要的是,這成為了政信業務飆升的一個推手。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統計,一季度,信託行業政信合作類的信託業務飆升了50%以上。
銀行的信託資金屬於這個模式中的劣後資金,風險不在擔保公司擔保之列。從風投角度看,獲得融資的企業,融資風險由擔保公司共擔。而且,多了政府部門和擔保公司的層層篩選,企業資信上的可信度增強。
銀行和信託在這一模式中,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充當了向社會募集資金的通道,多了一個理財產品,銀行也增加了中間業務收入
中小企業由於自身條件缺失,資金需求一直被排除在銀行信貸系統外。而在這一平台下,融資瓶頸被疏通。“平湖秋月”為西湖區20家科技型小企業提供從20萬元至750萬元不等的融資額。杭州市29家文化創意小企業入選,一年信託貸款利率為8.39%(略高於銀行一年期基準貸款利率7.47%),其中有一半以上之前從未獲得過銀行貸款
貸後調查
西湖模式正在全國範圍內不斷被複製。
6月1日,武漢市經貿委透露,該市擬發2億元中小企業集合信託,期限擬定2年,在財政資金適當貼息情況下,信託貸款年利率7%左右。該信託基金擬集合30家左右融資企業,單個企業融資規模起點100萬,最高1000萬。企業如果沒有土地、廠房可抵押,也可採用股權、專利權、倉單質押
做為模式的先行者,西湖區的貸後資金的扶持力度和可持續性也是本次調研團考察的重點所在。調研團深入當地財政、企業、銀行、擔保等參與的機構,通過提問、資金動態追蹤等方式進行調查。
中新力合通過貸後跟蹤調查顯示,首期入選20家企業總體經營狀況穩定,2008年與2007年同期相比,平均淨資產增加了10.9%、平均銷售額增長了33.17%,平均負債率基本持平。
在肯定創新的同時,調研組成員也提出了一些建議。
史建平指出,首先是風險控制問題。基金要長期運作,必須控制風險損失,而現有的基金合作機構在風險控制方面並沒有明顯的優勢。
其次,基金的可擴充性問題。如果基金規模擴大,需要有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入,政府是否能夠有足夠的投入將成為基金擴充的關鍵。
再次,如果政府的財政投入有限,那么在基金規模擴大的情況下,勢必會不斷提高企業籌資的成本,這樣,基金低利率的可持續性也將產生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