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渚鎮

西渚鎮

西渚鎮隸屬於無錫市宜興市,位於中國著名陶都--宜興市的西南。地處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腹地,滬、寧、杭大三角中心,水陸交通十分發達。西渚鎮總面積66.61平方千米(2017年),有10個行政村,289個村民小組,9204戶,總人口2.77萬人(2017年)。西渚鎮環境優美,資源豐富,土地肥沃,宜工宜農宜商宜居。西渚鎮現有工業企業100餘家,亞麻紡織、銅材、鋁材加工已成為西渚鎮的支柱產業;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農業資源極為豐富,花卉苗木,優質茶果、生態養殖、綠色糧油、蠶桑生產已成為主體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渚鎮
  • 別名:西渚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宜興市
  • 政府駐地:無錫市宜興市西渚路136號
  • 電話區號:0510
  • 郵政區碼:214200
  • 面積:66.6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77萬人(2017年) 
  • 方言:吳語
  • 火車站:宜興東火車站
  • 車牌代碼:蘇B
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氣候,地理,氣候,文物古蹟,概述,筱王村古窯群,步龍橋,恩榮坊,特色產業,企業結構,技術設備,生產能力,產品結構,市場情況,經濟發展,社會事業,

概況

[Xīzhǔ]位於宜興市西南部。東接張渚鎮,南靠太華鎮,西鄰溧陽市,北連徐舍鎮。面積66.6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2.77萬人(2017年)。轄新和1個社區和西渚、溪東、橫山、五聖、溪西、白塔、篁里、筱里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無錫市宜興市西渚路136號。

歷史沿革

因該鎮位於太華山區72條澗灘的下游,連日暴雨,站在虬山嶺向西看,是一片汪洋,此地又在張渚的西面,故稱西洋渚。後改為西渚。
1911—1949年為西渚鄉,1959年成立西渚公社。1983年10月改西渚鄉,1992年橫山鄉的橫山、團結、荷花、桑場4個村併入。1996年,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轄橫山、團結、荷花、筱王、五聖、澗頭、百畝、嶺西、大蔣、西渚、廣橋、珠潭、吾橋、屋溪14個行政村。
2000年西渚、元上兩鄉合併為西渚鎮。鎮政府駐西渚路,在市政府駐地西南25千米處。2005年3月11日,《市政府關於同意調整西渚鎮篁里村等2個村民委 員會區域的批覆》(宜政發[2005]46號)同意如下調整:篁里村委會與蔡塘村委會合併,合併後的名稱為篁里村委會。全鎮轄金樓、西渚、珠潭、溪東、橫山、聯誼、五聖、溪西、白塔、篁里、筱里、厚陽12個村和新和社區。原元上鄉1949年為元上鄉,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
1996年,面積26.4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金山、牌樓、下蔣、磨山、白塔、潘墩、篁里、筱里、蔡塘、厚圩、毫陽、魯山12個行政村。2000年與西渚鄉合併為西渚鎮。

行政區劃

因西渚鎮位於太華山區72條澗灘的下游,連日暴雨,站在山嶺向西看,是一片汪洋,此地又在張渚的西面,故稱西洋渚。後改為西渚。
1911—1949年設西渚鄉,1959年成立西渚公社。1983年10月體制改革後復為鄉,1992年橫山鄉的橫山、團結、荷花、桑場4個村併入。
2000年西渚、元上兩鄉合併為西渚鎮。2005年3月11日,《市政府關於同意調整西渚鎮篁里村等2個村民委員會區域的批覆》(宜政發[2005]46號)同意如下調整:篁里村委會與蔡塘村委會合併,合併後的名稱為篁里村委會。西渚鎮轄金樓、西渚、珠潭、溪東、橫山、聯誼、五聖、溪西、白塔、篁里、筱里、厚陽12個村和新和社區。
西渚鎮西渚鎮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20282101:~001 121新和社區 ~200 112橫山村 ~201 112五聖村 ~202 220溪西村 ~203 220溪東村 ~204 122西渚村 ~206 112白塔村~207 112篁里村 ~208 112筱里村

地理氣候

地理

西渚鎮位於宜興西南35公里,東接張渚鎮,南連太華山區,西界溧陽市,北毗鯨塘鎮。境內三面環山,南高北低,丘陵、平地各半。西渚鎮總面積66.6平方公里。
(原西渚鄉總面積24平方公里,有59個自然村,11個大隊,120個生產隊,11個林副業專業隊。橫山鄉總面積約29平方公里,35個自然村,6個大隊,42個生產隊。原元上鄉總面積26.4平方公里,有70個自然村,12個大隊,141個生產隊。)

氣候

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942小時,最多為2395小時,最少為1730小時。年平均氣溫15.6度。春季平均氣溫14.5度,夏季平均氣溫為26.8度,秋季平均氣溫17.2度,冬季平均氣溫4.1度。風力變化一般是清晨小、午後大。從季節上看,是冬春最大,夏居中,秋最小。
春夏多東南風,秋多偏東風,冬多西北風。風力七級以上日數為12天,7月份較多。年平均降水量1197.3毫米,全年6月份為降水最多月,占年總降水量的14%,12月為最少月,占全年的3.9%。全年無霜期239天,一般初霜期11月15日,終霜期3月20日。按氣候學劃分,進入春夏秋冬的時間是3月20日、6月12日、9月16日、11月18日。山區降水比平原多10%左右。

文物古蹟

概述

西渚鎮歷史悠久,經南京博物館專家考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豬婆山曾是人群居住點,其陶瓷殘片已被宜興文管會收藏。1984年,吾橋村出土的一條長8米、寬1米的漢代獨木舟被南京博物館收藏。

筱王村古窯群

主要分布在五聖行政村的筱王、大地、中窯、五聖、潘山岕、包家等自然村。現已發現的窯址有20多處。窯址直徑小的約30多米,大的近百米,堆積高5—10米不等。古窯群建於宋代,部分窯址延燒至明初。其產品主要有四系壇、四系罐(俗稱韓瓶)、小缸、執壺、瓶、盆等。灰褐色胎。施亮青釉,因胎色較深,施釉後器表略近褐色;釉層較薄,施釉往往不及底。拉坯成型,部分器物修坯不夠精細,表面有旋坯紋。流、系、把等均採用粘接法。古窯群窯址分布範圍較廣,據傳共有窯墩90多座,除五聖行政村外,在溧陽戴埠的神山、東乾、宥里等地亦有分布。從堆積狀況看,其延燒時間較長,產量巨大,是宋代宜興日用陶瓷的重要產地之一。曾為岳飛抗金立下汗馬功勞。2002年10月,筱王村古窯群被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步龍橋步龍橋

步龍橋

在西渚鎮巷裡村,建於明萬曆元年(公元1573年),相傳有真龍天子從橋上經過。故名步龍橋。步龍橋為單孔石拱橋,南北向,青石砌築,欄桿為4柱5節,柱頂刻蓮花紋。橋長19米,中寬3.3米,橋堍寬3.7米。橋孔淨跨4.6米,矢高3.55米。橋下券石內嵌橋名石,陰刻“步龍橋”三字,銘文為:步龍橋,為首,任玉圭、任玉瑜、任宙風、任火三。萬曆元年孟春吉旦造。1996年11月,步龍橋被宜興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恩榮坊

位於西渚鎮牌樓村東端,為清乾隆皇帝特恩諭史貽直建造。恩榮坊正面朝南,北村面河,建於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為三間四柱三樓石牌樓。除四柱為青石外,其他均為花崗石雕砌,總高10米,寬9.8米。上層南刻“紫雲里”,北刻“恩榮”。1979年5月中旬遭雷擊,樓層全部擊倒。現存底層石坊,殘高5米,石柱0.9米見方。石坊北側6組浮雕為:喜鵲登梅、雙獅戲珠、雙鹿靈芝、獼猴采桃、雙鳳朝陽、河馬戲水;南側6組為:天鵝翱翔、雙獅戲珠、松鶴長青、雙鹿賓士、鳳凰牡丹、麒麟送子。均用高浮雕,局部鏤空雕,雕工精細。由於風雨長期侵蝕,雕刻已略有殘損。坊南近河邊有青石龜形碑趺2隻,碑體以失。1983年6月,恩榮坊被宜興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恩榮坊恩榮坊

特色產業

企業結構

西渚鎮工業企業138家,其中亞麻紡織企業120家,其中織布企業80家,紡紗企業25家,漿紗企業8家,開松企業7家,占西渚鎮工業企業數量的85%以上。規模企業20家。如宜興市舜昌亞麻紡織廠、宜興市華裕紡織有限公司,宜興市新得利紡織有限公司、宜興市金雲紡織有限公司、宜興市天馬紡織有限公司、無錫市宇航紡織有限公司等省內乃至全國都是相當著名的亞麻紡織企業,其中宜興市舜昌亞麻紡織廠固定資產投資1.6億元,擁有國際一流、環錠紡16000錠,織機300台,配套有自動絡筒機、射頻烘乾機等一流的先進裝備。產品90%出口到國際市場,出口額排全國同行第三位,已形成年銷售5億元的生產規模。

技術設備

西渚鎮亞麻紡織企業技術成熟,設備較為先進,在國內同行中,處於領先位置。擁有氣流紡生產線83條,漿紗生產線11條,環錠紡生產線54780錠,劍桿織機2584台,開松機224台,其他紡織設備200餘台。設備製造年代以1998-2005年為主,設備水平居國內領先水平,氣流紡、環錠紡、印染等設備是國內較為先進的生產設備,引進了多條法國、荷蘭等世界上最先進的亞麻紡織生產線,其中純亞麻紡有部分進口設備,各項技術指標領先,企業每年研究與開發投入800萬元。形成了配套生產,提高了產品質量及附加值,增強了市場的競爭力。

生產能力

日產亞麻坯布40萬米、亞麻紗80噸、開松亞麻原料120噸、漿紗40噸。2005年,生產各類亞麻紗25000噸,亞麻混紡坯布1.5億米,占江蘇省的90%。棉紡燈芯絨1500萬米,開松各類亞麻原料3000噸。完成工業總產值25億元,工業利稅2.8億元,其中亞麻紡織工業分別占西渚鎮的65%和80%

產品結構

主要生產亞麻坯布、亞麻混紡紗、純亞麻紗。產品價格,亞麻坯布平均6—8元/米,亞麻混紡紗平均15000-17000元/噸。亞麻原料、開松、紡紗、漿紗、織布、印染,各類紡紗、坯布,品種繁多,門類齊全。從紡織品原料到成品,已經形成了環環相扣,關係密切的產業集群。

市場情況

以國內紹興、柯橋、溫州等江浙一帶紡織品市場為中心輻射全國、國外市場以歐美和中東地區為主。上游產品亞麻原料由新疆、東北、雲南提供,少量由法國、比利時、埃及、荷蘭等國家進口。內銷市場覆蓋率20%左右,出口5000萬美元。下游產品銷往中國紹興輕紡城和全國各地,並出口到中東、歐盟、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如宜興市舜昌亞麻紡織廠、宜興市新得利紡織有限公司、宜興市華裕紡織公司產品大部出口,2007年完成自營出1200萬美元。

經濟發展

西渚鎮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5700畝,主要分西渚(2200畝)和元上(5500畝)二個工業集中區。工業企業138家,其中進區企業45家,亞麻紡織企業120家。亞麻紡織,銅材、鋁材加工業已成為西渚鎮的支柱產業。其中亞麻混紡紗、布是中國鄉鎮中最大的生產基地,形成了從原料到亞麻開松、紡紗、漿紗、織布、印染一條龍配套生產,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0%以上。2006年9月7日,被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授予江蘇亞麻紡織名鎮稱號,2006年11月2日,江蘇省紡工協會在天水灣舉行紡織行業資格評審會。2007年3月1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授予中國亞麻紡織名鎮稱號。江蘇義源銅業集團主要下屬企業有:宜興市無氧銅桿廠、無錫義源銅業有限公司、宜興市舜昌亞麻紡織廠、巢湖義源線纜有限公司、宜興市神馳交通設施有限公司。產要從事電工圓銅桿(絲)、電工圓鋁桿、亞麻產品、公路交通設施產品製造與銷售。其中,年產電工圓銅桿(絲)、電工圓鋁桿6萬餘噸,是華東地區電線電纜行業最大的原料生產、供應基地。2007年集團應稅銷售達26.5億元。是宜興50強企業之一。宜興市無氧銅桿廠創建於1992年,占地面積100多畝,擁有員工300多人,總資產3億多元,年生產電工圓銅桿(絲)、電工圓鋁桿6萬餘噸,是華東地區電線電纜行業最大的原材料生產供應基地。2005年12月,企業繼續加大投入產出力度,實施無氧銅桿產品深加工生產線工程項目,該項目占地面積27000平方米,其中廠房及附房面積17000平方米。該項目固定資產投入5000萬元,其中廠房、附房投入1300萬元;設備投入2500萬元(主要設備上引法組合爐、銅桿冷軋機、大拉機、連鑄連軋線圈收軋機等30多台套,皆由上海電纜研究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計製造);土地徵用600萬元;電力設施、配套工程等600萬元;需新增流動資金投入2億元。該項目投放生產後,可新增年產量5萬噸,企業生產總量可達11萬噸,年應稅銷售可達20億元。
2012年按照“做精品牌、做強配套、做優服務”思路,促進旅遊產業高效發展。重點工程建設快速推進,大覺寺三期白塔順利開工,蝶水風情商業街如期建成。中宜京都總部中心、金雲莊生態休閒體驗園、國際建築技術交流會議中心、義源茶藝會所、義源溫泉休閒度假酒店、芸芯山莊等項目積極啟動,並於10月份舉行了9隻旅遊服務業重點項目開工奠基儀式,總投資達32億元,集中展現了西渚鎮轉型發展的豐碩成果,對推動西渚旅遊服務業發展水平、提升景區競爭力和影響力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意義。景區設施配套漸趨完善,總長11公里的雲溪路、雲霧路兩條鄉村旅遊幹線建設已全線推進,橫山老街5.4萬平米拆遷工作已經結束,安置小區建設順利實施。進一步加強提升西渚農家樂品質,氿悅龍興灣、馨華園山莊、雲水人家等一批特色農家樂正式開業,景園菜館和溪東大酒店成功申報無錫三星級農家樂,興望農牧成功創建國家AAA景區,成為我鎮首個國家級A級景區。旅遊發展氛圍日益濃厚,成功舉辦以“傳播素食文化,倡導綠色生活”為主題的2012中國宜興兩岸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有效增強了西渚旅遊的競爭力和知名度。雲湖景區成功創建為江蘇省自駕游基地,江蘇省生態旅遊示範區創建有序推進,進一步擴大了景區影響。旅遊宣傳行銷舉措紮實,先後舉辦了雲湖風光攝影大賽、詩歌徵文比賽和西渚旅遊宣傳表述語徵集活動,全方位推介西渚旅遊。《雲湖弦歌、流韻西渚》獲宜興市鄉鎮形象片優勝獎。全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52億元,全鎮旅遊接待60.8萬人次,全鎮旅遊總收入達2200餘萬元。
2012工業經濟總體平穩。在下行壓力、運行風險增大的情況下,我們堅持把穩增長、穩企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通過最佳化服務、落實政策等途徑,進一步激發了全鎮企業共克時艱、共渡難關,戰勝危機、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特別是針對一些企業因融資困難而造成停產歇業、逃廢債務等突發情況,黨委政府提前介入,通過對上級政府要政策,向金融部門要優惠,鎮級財政臨時幫轉貸等紮實有力的措施,及時把控住局勢,工業經濟總體上保持了有序平穩運行。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工業應稅銷售31.4億元;財政總收入1億元;完成出口總額2830萬美元,協定註冊外資1330萬元,到位註冊外資501.5萬元。規模企業繼續發揮排頭兵作用,無氧銅桿廠、舜昌亞麻、華芸紡織、偉隆印染、神龍集團等企業通過千方百計開闢市場搶訂單,全力以赴壓降成本保生產,為全鎮經濟大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堅持統籌推進,農業發展增添活力。實現農業總產值3.47億元,全鎮人均收入達到16080元。夏糧實現豐產豐收,小麥、油菜平穩增長實現“九連增”。大力開展綠化造林工作,新建造林面積815畝,義務植樹6萬多株,為爭創無錫市森林綠化鎮奠定了良好基礎。篁里村綠苑苗木園、雲湖白芹基地、白塔村芸芯觀光農業、溪東村嶺西苗木場、西渚村博愛農業等項目規模大、投入多、帶動強,彰顯了我鎮現代農業的新亮點。金山農莊、義源茶業、雲湖合作社等7家企業經市評定為宜興市農業龍頭企業,興望農牧、盛道茶業分別評為省級和無錫市級龍頭企業。“五聖”白茶、“麗山”壽眉分別獲省“陸羽杯”茶葉評比特等獎,茶葉品牌更加響亮。紮實有效開展水利工程建設,全年建設蔡塘小農水連片整治工程、厚陽村路邊渠道工程、中心圩東站駁岸工程等重點水利工程項目10隻,水利基礎設施抗禦水旱災害和水資源保障的能力不斷提升。西渚村、白塔村成功創建為無錫市幸福村,筱里村創建為陶都美麗鄉村。
2014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6億元,實現財政收入6418萬元
2014年實現工業應稅銷售收入35.5億元,工業利稅總額1.2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億元,服務業增加值7.1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骨幹企業支撐有力。

社會事業

繼續做好大覺寺白塔、禪茶壺藝館、藏經樓等各項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白塔村成立全市首家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並被評為“江蘇最具魅力休閒鄉村”、無錫市“美麗鄉村休閒旅遊示範村”。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設計出台西渚旅遊形象標識,統一製作雲湖路沿線和集鎮區域範圍內所有旅遊標示系統,啟動全鎮店鋪招牌整治工作。旅遊發展效應逐步彰顯。雲湖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第三屆國際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2014無錫美麗鄉村游·金秋休閒季”等活動成功舉辦,全年接待遊客總量160萬人次,同比增長23%。
科技
完成專利申報8件、專利授權1件、市級研發機構升級3家,申報宜興市級項目2隻、各類儲備項目3隻,全鎮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