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是2017年9月15日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
- 地理位置:西安市新城區幸福南路109號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一號樓
- 類別:非國有博物館
- 投用時間:2015年10月5日
-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10:00-18:00),周一閉館(含法定節假日)
- 主管單位:西安市文物局
- 登記單位:西安市民政局
- 屬性:民辦非企業單位
- 藏品總數:1000件(套)
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是2017年9月15日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西安市城市記憶博物館是2017年9月15日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1展出內容藏品收藏、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社會教育(法律法規規定必須辦理審批許可才能開展的業務活動,必須在取得相關審批許可後方能進行)。3註冊地址西安市新城區...
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館 西安市城市影像博物館是2019年10月11日成立的民辦非企業單 位。業務範圍 藏品收藏、陳列展覽、學術研究、社會教育(法律法規規定必須辦理審批許可才能開展的業務活動,必須在取得相關審批許可後方能 進行)註冊地址 西安市雁塔區科技路305號西安大都薈Localand D11(F3)。
深圳捷運16號線《城市記憶博物館》系列作品,通過藝術櫥窗的形式,從不同維度展示了16號線沿線蘊藏的客家地區特色和人文文化。這不僅有利於乘客乘坐捷運時細細品味客家歷史與人文,同時對客家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設計單位利用捷運線路站點繁多的特點,把捷運空間打造成小型博物館、美術館,讓文化...
滻灞生態區城建博物館,位於西安滻灞生態區商務中心,總建築面積5745平方米,展示面積2140平方米,展區分上下兩層,沿滻灞歷史脈絡,分為序廳、藍圖總攬、滻灞記憶、滻灞輝煌和重點項目五個展示區域。整個博物館通過實體沙盤、數字投影、大屏顯示及GIS技術的完美結合,展示了滻灞生態區的總體規劃及區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
西安臨潼博物館是一所地誌性歷史博物館,位於驪山腳下馳名中外唐華清宮東側百餘米處,建館三十餘年歷史,收藏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物萬餘件,展出面積六百餘平方米,設有五個陳列室,一個歷代石雕碑廊,一個石雕明墓保護室。發展歷史 臨潼,南依驪山,北俯渭水,因有臨河和潼河分別從縣城東西兩側穿過而得名,自古...
西安世博園,原名西安世園公園,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廣運潭,始建於2008年11月10日,於2012年4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西安世博園為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總占地面積418公頃。園區內主要建築有長安塔,珍寶館,自然館,萌寵館,集文化藝術珍品展示,珍稀動植物觀賞為一體;主題園藝景點包括長安花谷,世界庭院...
《西安千古情》由西安世園集團和宋城演藝聯合打造,表演場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世博大道世博園,是西安的重大文旅項目,也是“千古情”系列城市文化項目。大型歌舞《西安千古情》以一位華裔少女回國尋根的故事為主線,開啟一次尋找民族記憶之旅,猶如神奇的時空太空梭,全面立體展現周秦漢唐的宏大篇章。這裡有蒼茫古遠...
鶴崗城市記憶博物館坐落於向陽區北山園溪佳苑小區對面(原菸草公司),是向陽區自主籌建的,集收藏、展覽、公共教育培訓、文化交流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公益類博物館。歷史沿革 2017年,鶴崗城市記憶博物館開始籌備。2018年10月,鶴崗城市記憶博物館開始正式建設。2019年10月9日,鶴崗城市記憶博物館開館。展出內容 主要珍藏...
熱點旅遊:記憶與未來之間 經由文化藝術、創意建築、歷史氣息的有機結合,締造城市觀光旅遊的全新熱點。厚重磚牆、林立管道、斑駁肌理所構築的工業文明時代滄桑韻味,與現代創意建築的國際色彩相互融合,打造一道城市獨有的風景線。同時輔以主題酒吧、特色酒店及休閒餐飲等功能區塊,營造遊覽、觀光的便利性與愉悅感,使藝術...
2008年主題是:“博物館:促進社會變化的力量(Museums as agents of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2009年主題是:“博物館與旅遊(Museum and tourism)”2010年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社會和諧(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2011年主題是:“博物館與記憶(Museums and Memory)”2012年主題是:“處於變革世界...
《方案》明確,西安市將新建絲綢之路歷史文化主題博物館、“西安記憶”(西安革命歷史)博物館等一批地域文化特色突出、陳列主題鮮明的專題博物館,打造根脈文化、歷史文化、絲路文化、紅色文化博物館群。支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持續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根據《方案》西安市將支持研發文博創意產品,推動文博IP套用,最佳化文博IP...
克拉瑪依市城市記憶博物館簡介 克拉瑪依市城市記憶博物館建於2020年9月,位於克拉瑪依市塔河路147號,占地面積約510平方米,以“克拉瑪依城市記憶”為主題,集收藏、展覽、教育、研究、文化交流活動於一體的綜合性公益類城市記憶博物館。建築布局 館內分為上下兩層,一樓主要以紅色記憶教育為主,追憶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
陝西醫史博物館醫史專題陳列有“陝西古代醫家”“陝西著名古藥店”“少數民族醫學(藏醫學、蒙醫學等)”“中外醫學交流”古代城市衛生設施"“延安時期的醫藥衛生”等14個專題。館藏文物 綜述 陝西醫史博物館展覽共展出從遠古到近代的700餘件中醫藥珍品文物、31通中醫藥石碑、58幅精彩展板、20張珍貴拓片、11張醫家...
曾經榮耀著的長安城悄然遠去,只在這裡留下了一個沉默的背影。書院門靜靜的、凝固在冬天的午後,獨立於這個城市的喧囂之外,悠然守候著老去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西安書院門 從南大街走到書院門,忽然好像一下子安靜了下來。路兩邊,高大的槐樹後面,紅漆格子門半開著,大大小小的湖筆從門檐上面垂下來,一條浸透...
叩響經年往事(陝西歷史博物館)城市的記憶匣子(西安博物院)千宮之宮盛世大唐(大明宮遺址)第二章 當平民遭遇歷史 平民的名勝(明城牆)市芹中的神聖(清真大寺)喧鬧的“雅”集市(書院門)淘寶之城(陝百西安古玩城)西安小商的快樂生話 說一段往事給你聽 第三章 晨鐘暮鼓的生活 城市的呼吸聲(鐘鼓樓)關中...
西安市興慶宮公園位於西安市東門外鹹寧西路北,原長安城內的興慶坊。興慶宮公園占地面積780畝,其中湖面150畝,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園。興慶宮公園於1958年在唐興慶宮遺址上修建。興慶宮公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與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相鄰。歷史沿革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李隆基登上皇帝寶座,即為唐...
民族文化宮(the Cultural Palace of Nationalities)位於北京市西長安街,是一座具有博物館性質的民族風情展覽館,民族文化宮建築獨特,極具民族情調。2016年9月,民族文化宮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9年11月12日,國家民委公布“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民族文化宮位列其中。截至2022年底,館...
《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是中國的國家級名錄,由“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工程”國家諮詢委員會評審會負責評審,按照“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入選標準執行。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的建立,為中國申報世界記憶名錄和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提供了資源儲備。2000年始,國家檔案局建立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並組織申報評選工作。截至到2023年1...
阿歷山大大帝遠征亞洲時,對尚未完成的神殿甚為吸引,曾建議捐贈所有資金,但遭拒絕。公元五世紀前期東羅馬皇帝奧德修斯二世(Theodosius II)為狂熱的基督徒,他下令焚燒神殿。阿提密絲神殿就再沒被重建起來了,從此消失於大地,消失於人們的記憶里。神殿重現 公元1836年,英國業餘旅遊家兼考古學家約翰.圖特伍德對尋找...
秦鹹陽城的地勢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漸低下,城市最北部是作階梯狀陡起的形勢。宮殿建築群就分布在北部階地即所謂“北陵”或“北坂”的上下一帶。即鹹陽市東15千米處,西起武功漆水河畔,東至涇渭交匯處的鹹陽原上,渭河的北岸。東周百年群雄並起,列國都想吞併彼此,但誰都沒有旗幟鮮明的將統一天下作為...
秦都曾是后稷教民稼穡之地,周、秦、漢、唐等11個封建王朝先後京畿於此,是古絲綢之路西行的第一站、歷代商賈雲集之重地。區內文物薈萃,歷史文化遺產豐富,秦風、秦韻、秦文化氛圍濃厚,素有“地下文物寶庫”和“天然博物館”的美稱,是鹹陽市“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魅力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秦都牛拉鼓 牛拉...
2000年,遠安門城台修繕過程中,發現城台西側石灰糯米漿乾打壘夯築的城牆。為加強保護與展示,修建荊州城牆博物館,2001年5月對外開放。2018年初,國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批准實施《荊州城牆11號馬面及兩側城牆修繕工程勘察設計方案》。2018年3月份,項目開工。同年6月,世行貸款項目西城牆保護工程實施。同年11...
同期還將舉辦“丹青記憶 守望家園——中國文化遺產美術展”線上展覽、全國青少年文化遺產知識展演大賽等系列配套活動。 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省林業局主辦的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活動將在海南舉行。活動包含主題宣傳活動開幕式、世界遺產主題巡展、學術研討會及相關配套活動。活動期間,...
20219年4月1日晚8點,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 聚焦西安三學街千年文脈,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首播;從碑林里一塊北宋著名思想家張載的碑石《西銘》說起這條老街延續的非凡文脈。《記住鄉愁》由中宣部等多個部門聯合發起,旨在展現歷史文化街區風貌、喚醒逐漸消失的家鄉記憶。第五季收官之作《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