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滻灞生態區城建博物館
- 地理位置:灞河之濱
- 占地面積:5745平方米
- 開放時間:每日9:00-11:30,14:00-17:00
博物館介紹,走進博物館,
博物館介紹
走進博物館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互動性強。在一樓展示區一面40平方米的牆壁上,巨幅砂岩浮雕通過全息影像技術,栩栩如生地勾畫出古代滻灞地區的地理地貌,氣勢頗為壯觀。“這個牆正面是浮雕,背面是互動投影。”博物館工作人員孟瀟斐介紹說,該博物館總展覽面積約2140平方米,共分為5大區域,滲透了西安及滻灞的特色文化,其最大特點是傳統文化和先進數位技術的完美結合。
在巨大的互動投影牆前,長安八景中描述滻灞的《灞橋風雪圖》便呈現在眼前。特別有意思的是,你在投影牆前走動時,畫面上的柳樹枝似乎會隨風“飄動”,輕輕搖曳,雪花也開始飄飄灑灑,給人置身其中的奇妙感覺。“牆上的圖像是由15塊彩釉玻璃按原比例進行印刷後拼合而成,這在全國是唯一。人畫互動是因為頭頂有紅外線,捕捉到了人影。”孟瀟斐笑著解釋說。
數位化的城建博物館不時引起觀者陣陣驚嘆。在數字沙盤展示區,隨著宣傳片的播放,懸空的顯示屏上字幕開始滾動、正前方巨大螢幕上圖片開始播放、地面沙盤上的顯示燈驟然亮起,三位一體的視聽感受讓人非常震撼!“這個展示區運用了24個投影儀,通過實體沙盤、數字投影及大屏顯示、GIS技術的結合,全面展現動態的城市規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該數字沙盤為全國第二大數字沙盤。
為了讓大家詳細了解滻灞生態區,博物館還精心打造了滻灞記憶區、輝煌區及未來區。通過光感顯示屏組牆、塵封記憶盒子、未來家庭、未來辦公室等獨具匠心的設計,以圖片展示、CAVE體驗環境等方式,將半坡文化、生態建設成就及數位化未來逼真地呈現出來,其中不少技術在西安屬於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