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活動時間:2023年6月10日
- 舉辦地點:成都
- 主題: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自信自強
- 主辦單位:國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0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山西主場活動在運城舉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線上線下活動為公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2023年6月10日,由陝西省文物局主辦、西安市文物局承辦、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理委員會等...
《關於開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通知》是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通知。通知發布 2023年6月10日是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國家文物局下發《關於開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的通知》。通知內容 今年活動的主題“文物保護利用與文化...
2023年10月12日—16日,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將舉行,主題為“共享履約實踐 深化文明互鑒”,策劃有五洲非遺、神州非遺、巴蜀非遺、雲上非遺4大板塊。成都宣言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成都宣言於2007年5月24日正式發布 公元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是連結民族情感、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基礎。截至2023年12月: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其中國家...
截至2023年12月,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餘項。概念 定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定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社區、群體,有時是個人,視為其文化...
2023年9月10日至25日,第45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大會 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背景信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是政府間組織。1972年11月1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第17屆會議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2023年,本機關共收到政府信息公開申請10件,從申請內容來看,主要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涉及文物保護單位行政許可等方面;從申請人情況看,自然人10件,法人或其他組織0件;從辦理情況看,予以公開的4件、部分公開的1件、無法提供的3...
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 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壁畫、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黃山普通紀念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於2023年4月7日發行的普通紀念幣。該紀念幣與現行流通人民幣職能相同,與同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普通紀念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背面主...
2016年9月17日,國務院批覆住房城鄉建設部,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05年,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其中一項...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粵劇”項目保護單位廣東粵劇院、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佛山粵劇傳習所(佛山粵劇院)、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吳川市粵劇南派藝術傳承中心、南寧市民族文化...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是2022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活動內容 (一)聚焦高質量發展要求,展現新時代風采。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圍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策劃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博活動,...
依據《世界遺產公約》之主旨,複合遺產是指兼具自然與文化之美的代表,截至2020年1月共39項。泰山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自然文化雙遺產。截至2023年9月,中國的世界遺產有57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9項,世界自然遺產14項,世界文化與自...
世界自然遺產是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為了保護自然遺產而設立的,根據《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規定申報成功的將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23年9月,中國世界遺產數量達到57項,其中文化遺產39項、自然遺產14項、自然與文化雙...
2023年12月,《公眾參與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支持引導機制(試行)》審議通過,這是全國首個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機制。根據該《機制》,北京市將建立公眾參與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監督員制度,鼓勵公眾對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