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是西安交通大學的二級學院。

交通大學機械工程教育源於1913年的電氣機械科;機械工程學院的前身為機械工程系及機械學系;1956年機械工程系(當時名為機械製造系)隨校遷至西安;1985年成立了機械學系;1994年6月兩系合併成立機械工程學院。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本科專業4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有在校本科生1200餘人,全日制博、碩士研究生1800餘人;有教職工27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外文名: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13年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現任領導:院長:洪軍
  • 專職院士數: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
  • 本科專業:4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3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3個
  •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鹹寧西路28號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專業設定,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學術科研,科研機構,科研成果,文化傳統,學院標識,社團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交通大學添設鐵路班。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學校將鐵路班升格為鐵路科。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增設電機科。
宣統元年(1909年),增設航海科。
民國2年(1913年)初,改電機科為電氣機械科,同時調整了課程設定。
民國4年(1915年),電氣機械專科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
民國10年(1921年)8月1日起,學校正式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除原有的電機科外,新增設了機械科。機械工程科四年級分機廠工務、鐵路工務、工業管理等三門。
民國17年(1928年),機械科擴充為機械工程學院。
民國23年(1934年),機械工程學院添設汽車工程門。
民國24年(1935年),將汽車工程門改為自動機工程門,分設汽車組與飛機組,其中“飛機組”成為後來“航空系”“航天航空學院”的前身。
抗日戰爭時期,交通大學一度是兩地(渝校與滬校)辦學,渝校為交通大學本部。
民國30年(1941年),渝校機械系下設鐵道、汽車、航空、造船四組。
民國32年(1943年),渝校增設4系,其中與機械工程教育相關的有造船管理系、工業管理系;同時增設輪船、駕駛兩專科。
抗日戰爭勝利後,渝校復原回上海,滬校與渝校兩校合一。
民國35年(1946年),組建工學院共有10個系2個專修科,機械工程係為其中之一。
1952年,院系調整,動力部分調出,成立動力機械製造系;同濟大學機械系調整到交通大學;調整後的機械工程系更名為機械製造系。仿蘇聯模式,機械製造系下設5個專業1個教研室,即機械製造專業、鍛壓專業、鑄造專業、焊接專業、金相熱處理專業及金工教研室。
1956年,交大開始西遷,機械製造系隨遷至西安。經過解放後第八次院系調整,學校的院系設定為5個系:機械製造系、動力機械系、運輸起重系、電工器材製造系、電力工程系。
1980年,機械製造系更名為機械工程系,設有機械製造工藝、設備及自動化、金屬材料、鍛壓、鑄造、焊接、液壓傳動及控制等7個專業。
1983年,將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從機械製造工程系分出,成立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機械製造工程系設機械製造工藝,設備及自動化,鑄造,鍛壓,焊接,液壓狀態及控制6個專業。
1986年,與機械工程系相關的科研機構是機械工程研究所(國家教委批准),下設工具機基礎理論研究室,液壓及機械控制研究室,模具研究室,機械故障診斷研究室,雷射與紅外技術研究室,CAD和CAM研究與開發中心,耐磨材料研究室。
1987年,增機械學系,設機械設計與製造1個專業;設機械設計與製造、機械原理與零件、工程畫3個教研室;設機械原理與零件、計算機製圖2個實驗室。
1992年,機械工程系(簡稱機械系)下設本科專業為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鍛壓工藝及設備,焊接工藝及設備,鑄造,機械電子工程(5年制)。機械學系下設本科專業為機械設計與製造。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
歷史沿革圖
1994年6月,由機械製造工程系、機械學系兩系合併成立機械工程學院。
1999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工業設計系。
2001年,工程院潤滑理論與軸承研究所、CIMS研究所併入機械工程學院。
2003年,鑄造及焊接專業調整至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4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儀器科學與精密製造系。
2008年,機械工程學院成立車輛工程系。

辦學條件

專業設定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4個系、本科專業4個。
教學系: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系、車輛工程系、工業設計系
本科專業:機械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工業設計

師資力量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270餘人,有教授80人,副教授81人,研究員4人,高級工程師11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院士3人,973首席科學家3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人才項目入選者10人,“萬人計畫”入選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人,國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入選者26人,陝西省教學名師2人,陝西省科技新星7人。
專職院士:謝友柏(中國工程院)、盧秉恆(中國工程院)、蔣莊德(中國工程院)
雙聘院士:王立鼎(中國科學院)、李應紅(中國科學院)、王華明(中國工程院)
海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獲得者:李滌塵(2006年)
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人員丁玉成(2003年)、江平宇(2004年)、梅雪松(2004年)、趙萬華(2004年)、洪軍(2004年)、趙玉龍(2005年)、毛軍紅(2005年)、賈書海(2005年)、吳成軍(2006年)、李兵(2006年)、魏正英(2006年)、姜歌東(2007年)、陳雪峰(2008年)、劉紅忠(2008年)、王海容(2009年)、吳九匯(2009年)、訾艷陽(2010年)、趙立波(2010年)、楊樹明(2010年)、段玉崗(2011年)、雷亞國(2011年)、李兵(2012年)、周光輝(2012年)、曹軍義(2012年)、溫廣瑞(2013年)、邵金友(2013年)
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李滌塵(2007年)、林京(2014年)、趙玉龍(2015年)
“騰飛人才計畫”特聘教授:李滌塵(第一批)、刁東風(第二批)、徐光華(第三批)、方素平(第四批)、趙萬華(第五批)、趙玉龍(第六批)、林京(第七批)、陳雪峰(第八批)、劉紅忠(第九批)、訾艷陽(第十批)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林京(2011年)、陳雪峰(2012年)、趙玉龍(2013年)、劉紅忠(2016年)
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及中青年專家:林京(2014年入選)
國家特支計畫(“萬人計畫”)入選者:趙玉龍(2014年)、林京(2016年)劉紅忠(2017年)、彭年才(2017年)

學科建設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3個、“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機械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儀器儀表工程、工業設計工程
“雙一流”建設學科:機械工程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機械工程
國家重點二級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重點、機械設計及理論重點、機械電子工程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1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試點改革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陝西省名牌專業1個。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試點改革專業:機械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基礎、機械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陝西省名牌專業:工業設計
  • 辦學成果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教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陝西省教學成果獎2項。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獲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一覽表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獲獎級別及等級
獲獎時間
深化內涵,創新路徑,多方協同:機械工程領軍潛質人才培養“一五三”新模式
陳雪峰、盧秉恆、王永泉、段玉崗、李兵、徐莉莉、郭艷婕、李瑞萍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
校企協同、創新引領,打造“兩交叉四融合”菁英班實踐育人新模式
徐忠鋒、管曉宏、王小華、陳立斌、段玉崗等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
科學選拔、因材施教、敦篤育人——西安交大少年班32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朱世華、鄭慶華、楊森、宋紅霞、王娟、邱捷、訾艷陽等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8年
瞄準三個面向科技戰略,實施拔尖人才分類培養——博士生創新能力培養實踐
陳花玲、趙萬華、李兵、盧秉恆、孫利平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6年
面向智慧型製造需求的數控技術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
梅雪松、陳花玲、徐學武、許睦旬、張小棟、張東升、董霞、張慶、劉吉軒、姜歌東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4年
大學生自主實踐的“夢工廠”—工程坊的建設
程光旭、王晶、宋超英、何茂剛、張春梅、馮祖仁、昝鑫、朱世華、於德弘、王峰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
全面推進文化素質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於德弘、張陵、張思鋒、宮輝、賈濯非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5年
多校合作、面向西部,創建基於天地網的新型教育資源共享體系
申瑞民、鄭慶華、陳德人、王燕昌、劉慶慧、徐乃莊、於德弘
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
科教融合、校企協同,構建機械工程類創新人才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段玉崗、王永泉、訾艷陽、陳雪峰、陶唐飛
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5年
立足改革、多措並舉,構建以質量為導向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新機制
陳天寧、裴怡、南文海、史力鍵、羅婧
陝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5年
“一主線二融合三牽引”的現代製造人才工藝創新能力培養新體系
盧秉恆,洪軍,趙萬華,梅雪松,張俊,段玉崗,李寶童,呂盾,王永泉,嚴如強,桂亮,李暘,尹昱東,霍婧琦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2022年
參考資料: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工程中心1個、國家級研究院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引智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中心1個、陝西省重點實驗室1個、陝西省工程中心5個。
國際聯合實驗室:微納製造與測試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中心:快速製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級研究院: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
2011協同創新中心:高端製造裝備2011協同創新中心
引智基地:微納製造與納米測試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設計及轉子軸承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中心:快速成型製造技術教育部工程中心
陝西省重點實驗室:陝西省機械產品質量保障與診斷重點實驗室
陝西省工程中心:陝西省裝備質量與可靠性工程中心、陝西省微型機械電子系統研究中心、陝西省雷射快速成型與模具製造工程研究中心、陝西省微納感測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陝西省生命科學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近十年,學院獲得國家級二等獎以上獎勵8項,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獎勵28項,承擔了國家973、863、科技支撐、重點研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點及重大、國防預研等重大項目300多項。
2021年11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公布,與四川大學國家生物醫學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聯合研發的體外膜肺氧合設備(ECMO)在國內率先進入臨床階段。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科研項目一覽表
項目名稱
課題名稱
“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高速精密數控工具機動態綜合補償技術
數控工具機故障預警診斷技術及基於功能部件的可重構監測診斷系統
Φ1500大尺寸超精密非球面車磨複合加工工具機及套用工藝
高檔數控工具機用長光柵製造及讀數方法研究
高速高效加工工藝與裝備技術創新平台
精密、重型工具機可靠性設計與性能試驗技術
精密數控工具機精度保持性技術研究
複雜零件快速精鑄技術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機械系統動態監測、診斷與維護
機械系統動態監測、診斷與維護
微/納機械感測與控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外青年學者合作研究基金
仿生與生物摩擦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指導專家組及管理專家組調研和學術交流組織
電毛細力驅動的納米結構壓印成形及其流變和界面行為研究
納米製造中的計量溯源與測試理論研究
三維光子晶體微/宏結構可控制製造方法及其性能研究
複雜機械系統裝配基礎理論與質量保障技術研究
關鍵設備故障預示與運行安全保障的新理論和新技術
資源節約型高速驅動系統創新設計理論、方法
複雜機電系統多維頻譜特徵建模與集成設計方法
複雜件多向振動增量式滾軋塑性成形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畫
ECR納米表面的極端製造原理與方法研究(重大研究計畫培育項目)
基於材料定域生長和薄膜斷裂機理的大面積納米縫電極並行製造技術研究(重大研究計畫培育項目)
國家“973”計畫項目
超高速加工及其裝備的基礎研究
高性能滾動軸承基礎研究
航空發動機運行安全基礎研究
國家“973”計畫子課題
超高速軸承微約束空間、強剪下潤滑介質的熱、動力學耦合行為
超高速柔性主軸系統高精度動平衡的數學力學原理
超高速加工工具機整機集成及驗證平台的構建
軸承複雜界面系統相互作用的動態接觸機理及軸承失效
高速重載精密軸承服役性能控制研究
非定常局部擾動與複雜結構系統全局熱動力奇異性
複雜構件的高能束控形控性製造
納米結構的外場誘導流變成形規律與控制
難加工異形零件複合加工過程的誤差波動監測與工藝能力評估
數位化加工多源多工序質量的綜合評估與最佳化
多場耦合作用下超高速加工的切削學行為
多場強作用下的結合面物理表征
磨粒與工件微觀作用、表面強化層的形成與其可控機理研究
晶圓表面加工中幾何參數的納米精度線上測量方法與表征
大功率傳遞接觸界面應力波傳遞規律與界面阻
高壓動壓軸承的自適應機理研究
複雜環境下大尺寸超薄晶圓的高效穩定傳輸原理與實現
多功能多孔材料高溫下以及阻尼、隔聲特性對聲傳播影響的研究
無再結晶層微冷卻孔群的高能束高效加工與檢測
複雜曲面加工及裝配精度的檢測原理
多工序加工中的精確定位原理
渦輪葉片雙工質冷卻實驗平台建設及複雜通道
國家“863”重點項目
植入式人工肝組織製造技術
100kw級微型燃氣輪機及其供能系統
高速主軸研究
大口徑光學非球曲面加工工具機和成套套用工藝
高檔數控工具機綜合動態特性線上測試系統
複雜與大型齒輪測量系統
生物微量試樣自動化處理與檢測設備
危化品狀態檢測MEMS感測器產業化關鍵技術與套用
智慧型診斷控制灌溉技術
油氣田監測高性能微感測器及數位化系統
油井監測微感測器及系統
石化設備群的故障診斷與健康狀態管理系統研究及開發
高性能數控工具機模組化設計平台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
大型覆蓋件及高速級進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研究
基於KBE的發動機設計指導軟體系統
陝西省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套用示範工程
教育部與國家外國專家局項目(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微納製造與納米測試技術
教育部重大科研項目
納米製造中的測試技術與理論研究
中國工程院諮詢項目
高端醫療裝備發展戰略研究
國家發改委項目
基於網路的設備遠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
參考資料: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國家級科研獎項一覽表
年度
名稱
完成人
類別
等級
2018年
風電裝備變轉速稀疏診斷技術
陳雪峰、雷亞國、訾艷陽、李兵、楊志勃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17年
高動態MEMS壓阻式特種感測器及系列產品
趙玉龍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14年
個性化顱頜面骨替代物設計製造技術及套用
李滌塵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13年
機械早期故障瞬態住處的小波熵檢測與自適應提取理論
林京等
國家自然科學獎
二等
2013年
複雜工況三維全場動態變形檢測技術
梁晉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12年
船舶動力裝置磨損狀態線上監測與遠程故障診斷技術及套用
董光能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09年
大型旋轉機械結構裂紋的動態定量診斷技術與套用
何正嘉、陳雪峰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09年
產品複雜曲面高效數位化精密測量技術及其系列測量裝備
蔣莊德、李兵等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06年
耐高溫壓力感測器設計、製造關鍵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
蔣莊德、趙玉龍、趙立波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05年
滴灌灌水器基於迷宮流道流動特性的抗堵設計及一體化開發方法
盧秉恆、趙萬華、吳普特、魏正英、王尚錦、張鳴遠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2005年
大型旋轉機械和振動機械重大振動故障治理與非線性動力學設計
朱鈞(第4)
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
2003年
柔性轉子全頻譜現場動平衡及其套用
屈梁生、張西寧等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
參考資料:

文化傳統

學院標識

  • 院徽
學院院徽如同齒輪與飛鳥相結合。
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
學院院徽

社團文化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開展了就業文化月系列活動、心理輔導活動、志願活動等活動。

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院長
黨委副書記
張敏
常務副院長
副院長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