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所於2016年12月30日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航空發動機研究所依託機械、能動、力學、材料、電氣等優勢學科,助力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自主研製與創新發展。
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學術帶頭人由李應紅院士擔任,所長由吳雲教授擔任,書記(兼任副所長)由曹宏瑞教授擔任,副所長由李兵教授、楊志勃教授擔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交通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所
- 成立時間:2016年12月30日
- 主管部門:西安交通大學高端裝備研究院
- 現任領導:學術帶頭人:李應紅、所長:吳雲、書記:曹宏瑞
歷史沿革,學術研究,人員編制,科研平台,研究方向,科研項目,科研成果,人才培養,學生培養,教學成果,合作交流,機構領導,
歷史沿革
2016年12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在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成立依託航發所主體人才隊伍,聯合中國航發西安航空發動機有限公司、西安空天能源動力智慧型製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寶雞中車時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西安中車永濟電氣有限公司、西安英特邁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陝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山東中車風電有限公司八家行業單位,全面整合力量並醞釀建設的裝備運行安全與智慧型監控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2019年4月8日,研究院作為西安交通大學首家研究院正式揭牌入駐創新港,裝備運行安全保障與智慧型監控國地聯合中心也同時入駐。
學術研究
人員編制
截至2022年7月,研究所有教職工40餘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傑青、卓青、萬人領軍6人次,國家四青人才5人。教授(博導)11人,研究員1人,副研究員2人,副教授6人,助理教授7人,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2人。
截至2022年7月,研究中心有研發人員75人,教授13人,研究員23人,正高20人,副高33人,副教授18人,專職科研博士後9人,工程師15人。
科研平台
2018年,由研究所成員作為牽頭負責人獲批一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1年驗收優秀;2019年,由研究所成員作為牽頭負責人由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成立裝備運行安全保障與智慧型監控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所有裝備運行安全與智慧型監控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製造大數據與智慧型製造研究中心、繩驅動測試實驗台 直升機旋翼椎體測量試驗台、多艙段潛艇結構振動主動控制模擬仿真試驗系統、三轉子振動噪聲綜合分析實驗台 循環水泵智慧型運維實驗台、軸承全壽命實驗台、智慧型製造創新中心、區塊鏈驅動的智慧型產線平台、基於數字孿生的智慧型製造單元平台等科研平台。
研究方向
▷新概念發動機與容錯控制:包括新概念發動機原理與設計、發動機智慧型控制、發動機健康管理和空天組合動力等。
▷抗疲勞製造與製造系統:包括雷射衝擊強化、雷射製造與加工、智慧型決策與預測運營、健康監測與智慧型運維、振動噪聲綜合評估治理等。
▷健康管理動力學:包括航空發動機數字孿生與健康管理、複合材料衝擊損傷分析、航空發動機葉端定時檢測等。
▷健康管理系統:包括航空發動機故障診斷與健康管理、航空發動機檢測機器人、高端裝備(直升機、高鐵等)振動主動控制與健康管理等。
科研項目
項目來源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973) (2015CB057400,3500萬) | 航空發動機運行安全基礎研究 | 陳雪峰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51225501) | 機械系統動態監測、診斷與維護 | 陳雪峰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 (2007AA04Z410) | 航空發動機轉子裂紋定量檢測與剩餘壽命預測技術研究 | 陳雪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51335006HZ) | 大型風電裝備故障機理分析與診斷 | 陳雪峰 |
‘兩機’重大專項基礎研究項目 (1900萬) | *** | 陳雪峰 |
GKJW基礎(2500萬) | *** | 陳雪峰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畫集成項目(92060302,1600萬) | 航空發動機主軸承及傳動系統故障智慧型診斷研究 | 陳雪峰 |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 核電廠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關鍵技術研究 | 陳雪峰 |
西安鐵路信號有限責任公司 | 西安鐵路轉換設備動態實驗平台研究與建設 | 陳雪峰 |
廣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直升機健康管理系統”產學研協同創新合作 | 陳雪峰 |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 (2020YFB2007700,3271萬) | 面向大數據的高端軸承狀態監測與健康管理技術 | 曹宏瑞 |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51922084) | 機械系統動態監測、診斷與維護 | 曹宏瑞 |
GKJW基礎(JZM-202103006) | *** | 曹宏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1772244) | 空氣靜壓主軸多場耦合動力學分析及動平衡精度提升方法研究 | 曹宏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575423) | 智慧型主軸高速高效加工早期微弱顫振辨識與主動控制研究 | 曹宏瑞 |
裝備預研領域基金項目(61400030601) | 裝備異常狀態檢測與識別技術 | 曹宏瑞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075114) | 火炮間隙動力學分析 | 曹宏瑞 |
‘兩機’重大專項基礎研究項目 (2700萬) | *** | 溫廣瑞 |
‘兩機’重大專項基礎研究項目 (2100萬) | *** | 宋志平 |
總裝備部預研項目(499萬) | *** | 宋志平 |
‘兩機’重大專項基礎研究項目 (1520萬) | *** | 何衛鋒 |
中國航發商用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 | 基於非接觸式測量的航空發動機轉子葉片動應力重構技術研究 | 喬百傑 |
GKJW基礎(JZM-202103006) | *** | 喬百傑 |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0342) | 葉片多模態、動應力場數字型反算及分析系統軟體開發 | 喬百傑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51875433) | 變工況運行機械裝備多尺度數據關聯健康監測方法研究 | 楊志勃 |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實驗室 | 高速列車綜合診斷技術研究——高速列車軸承健康管理數據分析及PHM關鍵方法研究 | 楊志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1775408) | 艦艇耦合場寬頻聲學狀態量化評估的小波浸入邊界法研究 | 張興武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52175114) | 高速動車組走行部軸承張量稀疏智慧型診斷研究 | 張興武 |
‘兩機’重大專項基礎研究課題 | *** | 張興武 |
中國航發集團企業合作課題 (296萬) | ***傳動系統健康評估研究 | 張興武 |
國家重大專項基礎研究項目 (600萬) | *** | 李明 |
‘兩機’重大專項基礎研究課題 (366萬元) | *** | 成瑋 |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課題(2019YFB1705403) | 基於深度機器學習的製造企業智慧型決策與預測運營 | 成瑋 |
中核集團領創項目(2019-10) (162萬元) | ****關鍵設備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技術研發 | 成瑋 |
‘兩機’重大專項基礎研究課題 (427萬元) | *** | 張志芬 |
資料來源: |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7月,研究所先後獲得國家級、省部級技術獎:2008年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2009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8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019年獲陝西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研究所科研團隊針對風電裝備、高鐵、航空發動機等研製了大數據監測診斷軟硬體系統,所研製的風電監測診斷系統在國內100多個風場獲得套用。
研究形成的高功重比微型渦輪發電技術可單獨或配合垂直起降無人機用於以下軍事領域用途,如海軍艦船用無人偵察機、物資裝備運輸投送軍用短垂無人機、短途軍用運輸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和可派生擴展套用到連隊微型渦輪發電設備。
人才培養
學生培養
截至2022年7月,研究所每年可招收碩士研究生100餘人,博士生50餘人,在讀博士生和碩士生300餘人。
教學成果
2018年,研究所獲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8年獲準立項陝西省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一項:《智慧型製造對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需求及對策研究》,出版專著4本:《小波有限元理論及其工程套用》《風電裝備振動監測與診斷》《航空發動機運行安全基礎研究》《機械結構化稀疏學習診斷理論與套用》;出版教材4本:《有限元方法及其工程案例》《工程有限元與數值計算》《智慧型運維與健康管理》《裝備與產線智慧型運維》;戰略報告《機械工程學科發展戰略報告2021-2035》,負責機械學科E0503方向“機械系統動力學”編寫,《製造強國戰略研究三期》綜合卷參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