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01年10月,前身是唐山路礦學堂礦冶科。辦學歷史可追溯到上世紀初(1905年的唐山路礦學堂礦冶科)。80多年來,學院孕育了一大批卓有建樹的材料學科專業人才,包括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和16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成立時間:2001年10月
  • 郵編:610031
  • 所屬國家:中國
  • 教職工人數:120人
  • 電話區號:0833
大學簡介,學院歷史,師資力量,教學規模,本科生專業,

大學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肇建於1896年,曾先後定名“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唐山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1972年,學校更名為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總校遷往成都,(峨眉成為分校,後改為校區)。2002年在成都犀浦建設新校區,遂形成“一校、兩地、三校區”的辦學格局。
是一所具有120年建校歷史、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特色985工程”重點建設,首批設立國家“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並設有研究生院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培育了以竺可楨茅以升林同炎等43位院士,包括16位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姚桐斌吳自良陳能寬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以及國家和省部級領導、為數眾多的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行業領軍人物和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近二十萬人。

學院歷史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05年在唐山路礦學堂創辦的礦冶科,1931年設立礦冶工程系。百餘年來孕育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其中有“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1979年在國家恢復研究生學位教育時,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1年開始招收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本科生,1985年成立材料工程系,隨著不斷的發展,2001年正式成立學院。2004年批准成立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另外學院還擁有人工器官表面改性、表面工程及摩擦學兩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以及低維複合材料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是四川省的重點學科。2012年,獲批建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905年:唐山路礦學堂礦冶科。
1931年: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礦冶系。
1946年:礦冶系分為採礦工程系和冶金工程系。
1951年:北京鐵道學院材料工程系劃歸唐院,建立材料工程系。
1952年:院系調整:冶金系、採礦系調往北京組建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和中國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材料工程系調回北京鐵道學院。
1979年:恢復招收金材專業研究生。
1981年:開始招收金材專業本科生。
1985年:恢復成立材料工程系。
2001年:撤系建院,成立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004年:依託學院建立了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2010年:獲得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2013年:建立了國家材料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師資力量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好、水平高、充滿活力的師資隊伍,包括教授16人(博士生導師9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20人,其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跨(新)世紀人才3人、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人。高級職稱的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70%,已形成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師資隊伍。
學院共有教職員工120名,其中雙聘院士2名、教授31名、博士生導師27名,教師中具有博士比率79.5%,教授中博士比率93.55%。;在校研究生565人、本科生1135人。

教學規模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擁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材料成型機控制工程三個本科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和材料成型機控制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材料學博士點。學院已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其中許多人在國內外學術研究及套用領域中成為骨幹力量。學院現有在讀博士生、碩士生及本科生1080人。
學院承擔了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基金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項目50餘項,在研科研經費超過1200萬元。近5年已獲發明專利20餘項,出版專著、譯著、教材15部,發表一大批高水平學術論文。
依託學院建立了國家材料教學實驗示範中心、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人工器官表面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省低維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川省先進焊接技術與表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領域涉及生物材料及其表面改性、功能高分子與複合材料、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高速鐵路關鍵材料、表面工程及生態環境材料以及材料成型加工技術等。近5年,承擔國家“973”計畫、“863”計畫、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預研基金、國防基礎科研項目、新世紀人才基金以及重大產學研合作等重要科研項目300餘項,年均到校科研經費近3000萬元,發表SCI、EI、ISTP檢索收錄論文800餘篇,獲得各級政府授予的科技獎勵3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3項、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獲得發明專利100餘項。主持研發的新型心血管植入器械、納米抗菌材料、軌道交通新材料、輕質隱身材料、新型焊接技術等實現了產業化或成果轉化,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和好評。
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擁有大量先進的材料分析、測試和製備設備,設備總資產超過6000萬元,其中價值40萬元以上的大型設備50餘台套;實驗室面積超過6000平方米。學院圍繞本科生教學還有一個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教學實驗平台,材料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兩個專業實驗室。
多年來,學院十分重視學生培養、教育與管理,設立獎(助)學金獎勵(資助)優秀(貧困)學生。以學科前沿研究帶動對學生的專業教育,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以“團結、嚴謹、求實、創新”的風貌,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在生物醫用材料超導材料、材料表征、新型材料製備、現代材料成型及質量控制、材料加工重大裝備研發及國產化等方面,立足學科前沿,開展科學研究,追蹤學科前沿,推廣技術成果,搭建出國內高水平的人才培養平台,為社會培養出大量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社會適應性好的高級研究人才和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科生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寬厚的材料領域的基礎知識與豐富的實踐技能,能從事科研、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數學、物理、外語、物理化學、計算機繪圖、電腦程式語言與設計、材料科學基礎、電工基礎、電子技術、機械製圖、材料加工成型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材料力學、材料力學性能、材料物理性能、結構材料、材料現代分析測試技術、材料研究綜合實驗、電子信息材料、生物材料與環境材料、高分子複合材料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可進入現代製造業、大型鋼鐵企業、汽車製造業、陶瓷、高分子材料及化工等企業,從事金屬結構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等領域的材料製備、設計、服役性能評價等工作;或從事功能材料、超導材料、特殊功能材料、陶瓷、高分子材料、環保技術、新型炭材料及高性能電池材料等新材料領域的相關科研、教學和技術管理、檢驗、技術支持服務、採購等工作。由於本科階段注重夯實基礎、拓寬專業的教學實踐培養,本專業的畢業生在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中的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領域均具有比較寬廣的適應能力。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生物醫學工程是生物學、醫學、物理學、化學、材料學、力學、電子信息技術和工程學等學科交叉產生的邊緣科學,它是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術、新儀器設備等,用於醫學的診斷與治療,提高醫學水平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工學一級學科。其發展起源於生物醫學電子、計算機領域,隨著信息計算機技術、生物學、現代醫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和幹細胞工程等領域發展,迄今該專業包括生物醫學電子學、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生物機械生物力學康復工程等多個領域。主要培養適應國家創新發展需求、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備堅實的理、工、醫基礎知識和較強的科研實踐和工程套用能力、富有敬業精神的高素質、知識複合型的,能在材料特別是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醫療器械領域從事研究研究與設計、產品與技術開發、工程套用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療器械及設計、醫療器械的質量控制及生物學評價、生物化學、生物物理、生物力學、組織與胚胎學、人體解剖與生理學、生物醫學電子學、生物醫學信號處理、信號與系統、醫學儀器與診斷技術、醫療器械表面工程、醫療器械CAD、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生物醫學圖象處理、材料性能、生物醫用材料、納米材料在生物醫學工程中的套用、生物材料現代研究方法、固體物理、先進制藥技術、分子生物學、藥物控制釋放、組織工程、人工器官植入臨床實踐、生物醫學工程前沿等。
【就業方向】
適用於醫療器械領域從事研究、技術開發、工程套用及管理以及銷售、檢測和評價,適用於醫院大型醫療器械的操作和管理; 適用於材料領域特別是生物材料領域從事新材料的研究和技術開發; 適用於製藥領域藥物製劑的研究和技術開發; 也適用於相關的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材料、機械、計算機、電力電子等領域基礎理論知識,能在涉及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技術領域從事科研、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產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外語、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電工技術基礎、電子技術、工程圖學基礎及機械製圖、材料加工成型基礎、機械設計基礎、計算機套用基礎、計算機語言及程式設計、微機原理及套用、材料力學、材料力學性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基礎、焊接材料及材料焊接性、焊接結構、焊接方法與設備。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軌道交通、機車車輛、汽車、石油天然氣、水電火電、化工、建築、機械、鍋爐、壓力容器、航空航天等行業從事材料加工工程設計、生產、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軌道交通、機車車輛領域的就業具有很大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